九九重陽節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 九九重陽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九重陽節作文1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這個美好的十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敬老、愛老的節日——重陽節。
杜甫曾在這個節日,面對天穹,吟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樣的千古絕唱。
我原本以為,敬老、愛老,無非就是給老人買些補品,敬一杯香茶,捶捶腰、捏捏腿,這樣就是愛老了。可是在比我小的妹妹身上,我看到了重陽節里金子般的一顆心。
重陽節這天,遠在異鄉的妹妹熙熙,寄來了兩條圍巾,一張卡片。卡片上歪歪扭扭的寫著幾行字:“爺爺奶奶,伯爸伯媽,姐姐好,我是熙熙。圍巾是我在活動課上織的,卡片是在剪紙課上學的。我們栽了一棵搖錢樹,祝伯爸888,發發發;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
雖然這禮物不如姐姐的補品貴重,不如爸爸的豆漿機實惠;不如姑姑的紫砂茶具典雅,也不如我的香茶味兒美。但這兩條圍巾令人感到溫暖,令人感到愛暖暖的味道;這張卡片雖然薄,但它凝聚了妹妹對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
從那天起,我就讀懂了老人們的孤獨和對兒女的思念。我更愿意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了,因為我知道,他們不只需要物質上的充實,更需要有人和他們聊聊天,說說話。每當看到爺爺奶奶上揚的嘴角,我總會欣慰地一笑——老人們不孤單了!
尊老、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這樣的好風格發揚下去。在此,我祝全天下老人重陽節快樂!
九九重陽節作文2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倡導孝道文化。懂得孝敬老人,養成良好美德,行孝從小事做起,敬老從自我做起。馬上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就是我們俗稱的老人節,在這一天,你是否準備好去陪陪老人呢?
從我記事起,父母就非常孝敬老人。每當農忙,不管爸爸媽媽多么忙,他們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回老家幫爺爺奶奶收秋;每當逢年過節,我們一家都會買上大包小包的禮物,回老家跟老人一起分享。就在平時,只要有時間,我們都會回老家,爸爸總是說,奶奶會想念我們。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孝敬老人。我們要給予老人關心與陪伴,不只是在重陽節這天,我們在平日里也要多關心、孝敬老人。
老人撫育我們長大,教育我們成人。記得小時候在老家,爺爺總是跟我說,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正直善良、有孝心懂感恩的人。老人給予我們的不僅是諄諄教誨,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寶貴財富。
每逢佳節倍思親。沒有日夜陪伴老人的兒女,只有日夜思念兒女的老人。當我們不在老人身邊的時候,我們可以給老人打一個電話,告訴老人要降溫了;我們可以與老人開視頻,讓老人看看我們又長高了。
重陽節馬上就到來了,希望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問候,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九九重陽節作文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對親人的加倍思念。我也因此知道了傳統的重陽節,其實就是老人節。
古人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第一就要做到“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那天,奶奶還是照舊騎著那輛破三輪車,放學接我回家,日復一日,風雨無阻,我望著奶奶滿頭銀發,兩只眼睛陷進了眼窩,眼角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到家,我放下書包,準備用行動來表現一下,我拉著奶奶皺巴巴的手,讓她坐在椅子上,親切地說:“奶奶,您別動,讓我給您捶捶背吧,您太累了!”奶奶連聲說不用,有你這份心就夠了。于是,我又急中生智地想到給奶奶泡杯茶喝,當我端著一杯熱騰騰的茶放到奶奶面前時,奶奶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臉。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繼承傳統的中國文化,敬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把這個優良傳統美德傳遍神州大地。
九九重陽節作文4
10月21日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老師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就是給長輩做一次家務活:做飯、洗衣服等。
重陽節的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把姥姥換下的衣服放在洗衣機里,放水、倒洗衣液、打開洗衣按鈕,二十分鐘后,我把衣服撈出來,放在盆里,找出沒有洗到的部位用手搓洗,哎呀!腳手都是酸的,我的衣服也被水濺濕了,還好,經過一番努力總算洗好了。
中午我去做飯。我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洗手、系圍裙。我做的是蒸大米,首先開水,淘米,下鍋。姥姥最愛吃的就是西紅柿炒雞蛋,炒菜我學的不多,不學什么時間會?心里想著總有第一次,開始做,自己給自己打氣。把雞蛋磕碎,切好西紅柿,添油、打火,先炒雞蛋,不知道什么時間熟,等了兩三分鐘后一看,啊,煎鍋了,為了姥姥吃上可口的菜,重來,等我做好菜,電飯煲的米飯提示已經煮好。在吃飯時,我問姥姥:“好吃么?”姥姥說:“太好吃了,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飯了。”其實我知道,這并不好吃,可姥姥卻……
晚上,為給姥姥洗腳早早地溫好水,端到姥姥的臥室里,放到姥姥的腳下,幫姥姥脫鞋,把腳輕輕地放在水盆里,慢慢的搓揉,柔跟的燈光,舒服的椅子,溫暖的水,看著姥姥
又是一年重陽節,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九九重陽節作文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重陽節時寫的膾炙人口的一首詩。而現在,也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顧名思義就是老人們的節日。
清風送爽,丹桂飄香。媽媽為了讓我懂得敬老、愛老、養老的道理,把我帶到了牛塘敬老院。從敬老院回來,我才知道要多為老人著想。在敬老院中,大多數的爺爺奶奶,都是歷經了種種困難,為自己的兒女著想創造優質的環境。現在,他們累了,需要我們的照顧。要感恩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讓他們不要感到孤獨、寂寞。要常回去看看他們丫哪怕只是聊幾句家常,洗洗碗筷,他們也會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蹦蹦跳跳的。
對老人真正的關心,無一條需注重形式。一條短信,一個電話,身在異鄉,一句真誠的祝福都能讓他們高興的活蹦亂跳。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重老人。雖然,我們不能給天下所有的老人一個溫馨的家。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因為一點一滴感動他們,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九九重陽節作文6
小時候,我只是一個孩子。每次考試領到“三好學生”的時候,我都會得意忘形的纏著奶奶買棉花糖,一圈一圈形成氣球形狀很有趣的。每次我都吃得興高采烈的,狼吞虎咽的場面頗為壯觀。而且,,每次挑三揀四,非要吃距離家幾里之外龍溪口福爹做的那種。因為福爹做的棉花糖夠大個夠甜,做的時候還會說一些很逗的順口溜。小孩子都愿意跑到他那里去圍觀,但是湊熱鬧的居多,真正買棉花糖的很少。所以一群子伙伴當中如果有誰吵著讓爸爸,媽媽買棉花糖成功,當中大口大口吃得噴噴香,那是一件很讓別的孩子羨慕的事情。當然,多數孩子的爸爸,媽媽碰到這樣的事情多了,也就不買他們的帳了。奶奶對我卻格外的寵愛。總是慈眉善目的,臉上洋溢幸福的微笑。一只手端著獎狀,不厭其煩的看過一遍又一遍,另一只手則非常有節奏的拍著我的后腦勺。說一些諸于我很有出息很有志氣的話。然后背起我,或者牽著我的手,去距離家幾里之外的龍溪口,吃福爹做得那種夠大個夠甜的棉花糖,聽一些很逗的順口溜。一路歡聲笑語,一路陽光燦爛。現在再也沒有吃過棉花糖,偶爾看見馬路旁邊有做棉花糖的機器,卻再也沒有當時那種喜形于色的神情。
那種喜形于色的神情。
九九重陽節作文7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
這天早晨,爺爺和外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戴上爸爸為他們買的禮帽。奶奶和外婆在梳妝臺前梳頭發,穿上美麗的裙子和新衣,準備出去游玩。爸爸、媽媽和小姨忙著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重陽糕和米果糖等各類點心。同學們和大哥哥、大姐姐去干休所、敬老院看望老人們,幫老人們理發、洗衣服、做飯、掃地、擦窗戶。
重陽節是老人們最高興的一天。這天,老人們去公園玩不用買票,坐公交車也不用投幣,醫院免費為老人看病。小區里的爺爺呀、奶奶呀,不是約著一起去公園玩,或去廣場散步,就是到樓下花園里的小亭子里打牌、下棋。
社區的廣場上呢,老人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聊天,有的溜狗或放鳥。個個說說笑笑,很開心!翠湖就更不用說了,爺爺奶奶們讓公園的道路變成了一條“老人河”,擠的連麻雀都沒站腳的地方了。湖上,老人們坐著電動船,象在開聚會一樣,看看書,聊聊天,看上去很自在。不論是公園、廣場還是小區,爺爺奶奶們都很開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與健康。我相信將來老人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這就是我所看到的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作文8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天氣晴朗,萬里無云,伴著花的芳香,踏著歌的節拍,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敬老院,開展關愛老人的活動。
首先,我們為老爺爺、老奶奶們獻上了紅領巾和禮物,戴上紅領巾后,有些老爺爺、老奶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有些露出燦爛的笑容,像花一樣美麗。
接下來,我們表演了精彩的節目。看!馬可欣和李睿軒表演的雙簧真搞笑啊!逗得大家合不攏嘴。盧繹迪表演的葫蘆絲音質優美,非常動聽。
表演完節目,大家每三個人攙著一個老人,到老人住的房間,把自己親手做的一個禮物送給他,陪老人聊聊天。我和易江奕,董延澤一起扶著一位老奶奶回到房間,當我們都拿出了禮物送給老奶奶時,她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還熱情地拿蘋果給我們吃,我拿著蘋果玩起了雜技-----把蘋果頂在頭上,繞著屋子走了兩圈,蘋果也沒掉下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們又陪著奶奶說會兒話,才知道今天也是老奶奶的生日,真是雙喜臨門呀!我們給老奶奶帶上生日帽,給她唱起了生日歌,還給她捶捶背、捏捏肩,老奶奶高興地合不攏嘴。
該回家了,我們向老奶奶一邊找招手一邊說:“奶奶,以后我們會經常來看望您的!”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敬老院。
這次活動真有意義呀!讓我懂得了尊老愛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九九重陽節作文9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題記
重陽節,我沒有怎么在意過,只有春節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節日。重陽節在我的腦海里是,只聽過,但沒過過的節日,所以我對重陽節的印象非常模糊。
但袁老師給我們過了個完整的重陽節。
水、燒水壺、菊花?這是要干嘛?哦,這是要泡菊花茶!水在水壺中翻滾著,袁老師在講堂上激情的講著,可就有一些同學關注點不一樣,雙眼注視著水壺,看到水沸騰了便喊道:“袁老師,水要溢出來了!”袁老師便回過神將熱水倒在另一個壺中,放入菊花枸杞。過了一會兒,水從白色變成黃色,一朵朵盛開的菊花,漂浮在水面上,十分漂亮。
袁老師給我們講解了關于重陽節的由來,習俗后,我們便喝了菊花茶,有兩壺茶,看著那茶水倒入杯中,心里饞的要命,在看見那些人喝下菊花茶后,不說流出口水,心里也要流口水,所以不看為好。但看著最后一壺茶被倒完,而我的杯中,空空如也,心里崩潰!
袁老師說:“沒喝到的,我再給你們燒一壺!”內心崩潰,慢慢化為烏有。茶燒好了!茶倒入杯中,聽著袁老師讀著作文,我們在下面悠閑地喝著茶,一切煩惱拋于腦后,感覺我在天堂過著悠閑生活。
幸福的時間總是短暫,喝完茶,便下課了,再聊聊天,美好的一天又過去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九重陽節作文10
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代,九為陽數所以叫重陽節。
和大多傳統的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代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折磨。有一位青年叫恒景,他的父母都被瘟魔奪走了生命,他就辭別了家鄉去訪仙學藝,他跋山涉水來到一座高山,山上有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被感動了,把降妖的本領傳授給他,并贈給他一把寶劍,恒景認真苦練,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九月九日這天,仙人交給他一包茱萸,一盅菊花酒,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鄉。恒景回到家鄉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他把茱萸和菊花酒分給鄉親們,當瘟魔一出來就被茱萸和菊花酒給鎮住了,恒景上去用寶劍把瘟魔刺死。從此鄉親們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重陽節不但傳說多,習俗也多:東漢時期形成了九月九日去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北宋時期盛行賞菊、喝菊花酒;重陽節插茱萸在唐朝已經很普遍了,因為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避邪……
另外,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壽的意思,所以被立為老人節,因此在這一天,子女都要去看望老人。
不光重陽節過的隆重,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我們要像愛爸爸媽媽那樣去喜歡上它們。
九九重陽節作文1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當我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重陽節”是個很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和兄弟姐妹還有家人一起登高山、插茱萸……還要更加孝順所有的老人,關愛老人,在家里多陪陪自己的家里的老人,因此又被稱為“老人節”。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選擇去敬老院慰問那些需要關愛的老人,而我選擇了帶上我們家里的奶奶出去旅游。
我家有一位善良、慈祥又很勤勞的奶奶,早幾年爺爺過世后,就剩下奶奶和我們一起,赤裸裸的說:從候開始,我們就是奶奶的全部!每一天奶奶都在圍著我們轉,為我們做很多事情……所以在這個假期,我準備帶奶奶出去走走,去深圳旅游,過一個不一樣的國慶和重陽節!雖然路上我們經歷了長長的車程,我們一路上歡歌笑語,反而不覺得很遠,一下子就到了,奶奶也很開心。到了目的地,奶奶開心的像個孩子,看來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奶奶喜歡這里,我想老人家年齡大了,出去的機會可能就會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都很珍惜和奶奶一起的旅游……
一年中,只有一個九九重陽節,也只有一個老人節,而我家也只有一位老人,所以我們要多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平常也要多陪他們,不要惹他們生氣,要讓他們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愿君重陽享安康,幸福恒久樂逍遙”這是我們所有人對家人寄予的最大愿望。
九九重陽節作文12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天氣晴朗,萬里無云,伴著花的芳香,踏著歌的節拍,我們來到了敬老院,開展關愛老人的活動。
首先,我們為老人們獻上了紅領巾和禮物。戴上了紅領巾后,有些爺爺、奶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有些露出燦爛的笑容,像花一樣美麗。
接下來,該表演節目了。看!馬可欣和李睿軒表演的雙簧真搞笑呀!語言幽默風趣,很好玩!逗得大家合不攏嘴。
表演完節目,我們每三人攙著一個老人回房間,把親手做的'禮物送給他,陪她說話。我和董延澤,易江奕一起扶著一位奶奶回房間,我們把禮物送給她時,奶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還熱情地給我們拿蘋果吃。我們又陪著老奶奶說了會話,才知道今天也是老奶奶的生日。真是雙喜臨門呀!我們給老人戴上生日帽,給老人唱生日歌,還給她捶捶背,捏捏肩。
該回家了,我們一邊招手一邊說:老奶奶,以后我們會經常來看你的!最后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敬老院。這次活動真有意義呀!讓我懂得了尊老愛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九九重陽節作文13
前天我們班召開了“九九重陽節,濃濃祖孫情”的主題隊會,九九重陽節。
我是主持人,首先是第一項升旗:我們全體起立,面向隊旗行隊禮,我又聽到隆重的音樂,還想起北京的天安門升旗是多么隆重!第二項:唱隊歌,那歌聲證明著祖國的偉大,證明著祖國的富強!
接著我們有欣賞了詩朗誦《啊,前輩》 ,這首詩是那樣的感人,寫出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然后,我們又給我們的爺爺奶奶頒發了獎狀 ,那一刻是那樣的溫暖是那樣的使人感動,看見一位位同學擁抱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我都想撲到我的爺爺奶奶身上,真是一個溫馨的環節呀!
下一個環節有許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嘻嘻也包括我,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今天中午把自己今天總務自己做的飯端過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啊,真是色香味具全呀! 有許多同學早已盯著飯好久了,想必早已像吃了吧?還有的同學口水都快滴下來了!
開完這次主題隊會,我還有了一個啟發: 不光在重陽節這天幫助老人,給老人捶背、柔肩, 陪老人聊天,要每天都這樣對待老人,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現在行動起來吧,我們就是爺爺奶奶的左膀右臂!
九九重陽節作文14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快要到了,傳說這一天要登高,佩帶茱萸。這也是老人的節日。我想在這一天送外婆一件禮物。左思右想,總是拿不定主意。是一雙手套還是一只小筆筒?或是一張賀卡?對了!賀卡,再為外婆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吧!他們一定會很開心!
于是,我打開抽屜,拿出一張白色卡紙做了起來,先貼上外婆喜歡的綠色彩紙再加上一個小鈴鐺,打開賀卡,在里面畫上一朵小玫瑰花,加上一個紅色的蝴蝶結,再寫上自己對外婆的祝福,把賀卡放入信封,在里面附上一頁信紙,寫上:外婆,重陽節快到了,讓我送您一張賀卡,再為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吧!我把信封好,放在外婆的枕邊,想給她一個驚喜。
第二天一早,外婆笑瞇瞇地對我說:“謝謝你,看來我們的袁露真的長大了。這樣吧,你就給我捶捶背吧!”
于是,我讓外婆坐在椅子上,我站在她身后,用手上上下下地捶背,外婆不停地夸我捶得好。捶完了背,我的手酸極了,但我十分開心,因為我為外婆做了一件事。而外婆又是那么開心!
孝敬老人不要限于節日,我們要懂得感恩,長輩們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大,我們也應該去回報他們。
九九重陽節作文1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談到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肯定就快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啦!我決定在這個重陽節做一個重陽糕給我的奶奶。
在做之前,我從媽媽那兒聽到了關于重陽糕的來歷: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重陽糕的歷史,人們吃重陽糕也是為了取吉祥之意,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聽完了來歷,我就急匆匆地跑到超市里去,買到做重陽糕的用品。
開始做重陽糕了。我先把糯米粉、大米粉、玉米粉等各種各樣的米粉放進一個大碗里,然后加入少許的糖和適量的水,再耐心的細細攪拌碾碎成小顆粒狀。接著拿出篩子,先取一部分半濕粉,放入篩網過篩。邊按壓邊鏟邊搖晃,為了讓做出的重陽糕蓬松好看。直至把全部半濕粉過篩完成細粉料。
取一個容器,鋪上打濕的紗布,輕輕放入過篩后的米粉到容器的三分之一處。鍋中放水大火蒸5分鐘后取出,涼了一會兒,我把重陽糕的底層涂上了紅豆沙,讓味道更濃厚,更香醇。想起來就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在米粉上鋪紅豆沙,再撒上蔓越莓干和葡萄干,再上鍋蒸15分鐘,就大功告成了。
剛出鍋,那迷人的味道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了我的鼻子里來。我仿佛進入到一個夢幻的世界。鋪在上面的蔓越莓干和葡萄干,看上去簡直就是錦上添花。我迅速拿了兩塊,一塊給奶奶,一塊給自己。樣子雖然丑了點,但畢竟是自己做的,比外面做的好吃多了,我們倆異口同聲地說:“啊!人間美味啊!”
【 九九重陽節作文15篇】相關文章:
九九重陽節滿分作文03-22
九九重陽節作文三篇03-21
九九重陽節作文8篇03-17
九九重陽節作文10篇03-17
九九重陽節作文六篇03-13
九九重陽節作文(精選5篇)09-30
有關九九重陽節作文4篇03-23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三篇03-22
【實用】九九重陽節作文四篇03-20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