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成語的笑話精選14個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成語的笑話,歡迎大家分享。
1、狐假虎威:
關鍵是“假”字!凹佟本褪恰敖琛钡囊馑。狐貍雖然也是食肉動物,可由于它個子小本領有限,在動物界并沒有什么威風。可是狐貍聰明,腦袋好使,它善于“假借”老虎的威風。在老虎的勢力范圍內(nèi),誰漠視老虎的威風誰倒霉。狐貍正是押準了這一點,在動物王國里活得格外滋潤。
2、伯樂相馬:
關鍵是“相”字。既然伯樂壟斷了提拔千里馬的大權,他完全就有資格也有機會“相機行事”了,最典型的做法是不見好處不點頭,不得實惠不簽字,不見兔子不撒鷹……
3、鶴立雞群:
關鍵是“立”字。鶴的腿長得那么長,那么特別,立在雞群中,自然就顯得雞群太普通太俗氣太沒有品位了,雞群不發(fā)怒不生意見那才怪呢!當然,如果鶴懂得越是優(yōu)秀人才越要夾著尾巴做人的道理,到了雞群中,不那么一枝獨秀地立著,而是能夠入鄉(xiāng)隨俗地蹲下來與雞群保持一致,就肯定不會受到雞群的排擠了。
4、見錢眼開:
關鍵是“開”字。它告訴我們,人的瞳孔的開放度與金錢的多少成正比。當然,眼“開”之后就是心“開”,心“開”之后,就可能規(guī)矩和原則之門大開。
5、濫竽充數(shù):
關鍵是“充”字!俺鋽(shù)”不是簡單的“湊數(shù)”,“充”意味著高明的表演意味著成功的作秀意味著精彩絕倫的裝模作樣。想當年,沒有一手“充”的絕技,南郭先生那支“濫竽”還能在齊王的眼皮底下混?
6、殺雞駭猴:
關鍵是“駭”字。你想,主人的出發(fā)點只是想借雞的血來嚇一嚇猴子,他怎么可能對猴子動真格呢?只是委屈了那些無辜的雞,白白犧牲掉了它們的生命。
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關鍵是“喊”字。“喊”畢竟只是動動嘴皮子的功夫,如今的人是越來越“君子”了,“君子”動口不動手嘛。然而,喊的聲浪再高,分貝再大,氣氛再足,若不出手,自然傷不了老鼠的一根毫毛!袄鲜蟆眰兌级眠@個簡單的道理,照樣招搖過市,時間一長,沒有了“喊打”聲的伴奏,它們過起街來還很不習慣呢!
8、【對牛彈琴】
戰(zhàn)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yōu)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diào),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fā)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對牛彈琴的啟示:
說話不看對象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9、【東施效顰】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言談微笑,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稍用淡妝,身著衣服樸素,但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她實在太美了,沒有人不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xiāng)間走過的時候,鄉(xiāng)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著她。
鄉(xiāng)下有一個丑女人,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fā)式,卻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可用扭捏作態(tài)一詞形容。結果,富人看見丑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窮人看見丑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子和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來走去的丑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東施效顰的啟示:
每個人都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10、【杞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并且自言自語的說:“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么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從此以后,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fā)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來勸他說:“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么會塌下來呢?再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fā)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可是,無論人家怎么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后來的人就根據(jù)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11、【自相矛盾】
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舉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個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了。
12、【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可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游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嚇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游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13、有機可乘
“我明天就要出差了,你在家可要安分守己呀!”局長對妻子說。
“你就放心吧!到哪兒去出差?”
“出國考察!
“出國考察,有飛機可以乘坐—真是有機可乘呀!“
“是呀,我也非常擔心,我走了,別人也有機可乘呀!”
“那他也一定是當官的,我可以大顯身手了。”
局長聽了大驚失色。
14、知足常樂
“看你,成天愁眉苦臉的,打不起精神!逼拮勇裨拐f。
“孩子上學,找工作,沒有錢,能不愁么?”丈夫回答。
“你看人家張局長,天天歡天喜地!
“咱咋能跟人家比,送禮的擠破門,還有人天天請他洗腳,能不高興么!”
“洗個臭腳,有什么高興的?”
“婦人家知道什么,這叫知足常樂!
【成語的笑話】相關文章:
笑話的英文09-17
爆笑的笑話11-29
笑話大全03-12
笑話的作文09-21
經(jīng)典短篇笑話07-21
漢字的笑話03-12
爆笑的笑話07-13
幽默的笑話11-07
古詩改編笑話古詩改編笑話大全07-17
古詩改編笑話古詩改編笑話精選大全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