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錄音新聞》的教案
有關《錄音新聞》的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錄音新聞的形式與其他新聞的異同。
2、了解我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成功的盛況。
二、能力培養:
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培養祖國的榮譽感,學習參試人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清新聞的基本特點和結構。
2、學習語言,訓練朗讀。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以及在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教具準備:收音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二、課前熱身:
1、給下列字注音:
翱碩大愨頃刻停泊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分析文章的結構。
3、深入賞析課文,從描寫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口語與書面語結合入手。
三、合作探究:
互動一:朗讀課文,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教師明確: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互動二: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
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學生自我評析。)
互動三:再次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教師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
導語:在第二小節,第一小節是引子,交代通迅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
互動四:通過比較,了解錄音新聞特點的知識。在這則新聞中,括號里的文字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這些文字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教師明確:這些文字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增強了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縮短了聽眾和事件發生現場的距離。
互動五:從這里我們能看出“錄音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
教師明確:材料真實,報道全面。
互動六:精讀課文內容,請同學們畫出表示時間的句詞,并分析作用。
教師明確: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情況,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時間順序,這樣使事件發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收聽。
互動七:課文除時間語言準確外,還有許多形象的語言,把它們找出來,看看它們對錄音新聞有什么作用?
教師明確:從景物描寫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達作用等方面談,言之有理即可。
互動八:設置活動,模擬播音,以課文播音稿為基礎指定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播音。朗讀時根據課文內容,確定感情基調,選擇適當的語調速度。
四、達標反饋:
1、現場采訪一同學,并根據錄音寫成錄音新聞的稿件。
2、改正錯字:波光鱗鱗喜型于色撥地而起螢光屏運栽
五、小結:
這則錄音新聞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贊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軍指戰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歌頌了黨的領導。
方法小結:1、作為錄音新聞,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點。2、合理安排順序,使事件報道條理清楚。3、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色。
六、資料補充:
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評述四類。
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新聞結構:標題、導語、主體、結語、背景。
標題:可以分為引題、正題、副題。
導語:“電頭”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來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實。
主體: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
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可有可無。
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
新聞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議論、描寫。
【《錄音新聞》的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新聞兩則》優秀教案精選02-25
報社新聞的個人實習報告(通用5篇)07-19
關于學校新聞宣傳工作總結的模板03-19
新聞編輯年度工作總結(精選10篇)08-12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