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傘走路要注意》教案
《打傘走路要注意》教案
一、 活動內容分析
1. 教材版本:《安全教育讀本6》(新蕾版)
2. 幼兒學情分析:大班幼兒相對中、小班幼兒,在認知思維能 力和行為控制能力上都有所發展,幼兒基本形成了安全意識,但這種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因此,我園依據《綱要》要求,開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動,聯系生活實際,不斷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 活動目標:①學習正確打傘的姿勢。
②提高幼兒的安全意思。
、蹖W會關愛他人。
④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4.重點、難點:①重點:學習正確打傘的姿勢。
、陔y點:理解錯誤打傘姿勢造成的危險。
5. 活動環境:煙溪鎮中心幼兒園
6.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雨傘、幼兒用書、鉛筆、紅色彩色筆。
7. 教學方法:①直觀導入法
、谟懻摲
、垩菔痉
、芫毩暦
、萦螒蚍
、迍撛O情境法
二、 活動過程
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1. 讓幼兒聽打雷下雨的聲音,引出“雨傘”。
2. 以“送雨傘”為起因,教師帶領幼兒撐著雨傘走上臺。
3. 在幼兒自由打傘的過程中,選出打傘姿勢錯誤的幼兒,于是出
示今天的活動主題“打傘走路要注意”。
4. 教師針對幼兒的打傘姿勢進行解說,并讓幼兒學習正確打傘的方法和理解錯誤打傘姿勢帶來的危險。
過程二:熟悉材料,玩中學,學中玩。
1. 教師帶領幼兒觀看多媒體圖片,并一起對圖片進行分析。
2. 幼兒學習兒歌。
3. 將兒歌貫穿于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過程三:鞏固練習。
1. 多媒體課件與教材相結合,邊看圖邊做練習。
2.幼兒畫紅花,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結:你們學會正確打傘的姿勢了嗎?應該雙手握緊傘把,傘要放在頭的正上方。
孩子們,我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現在我們用正確的打
傘姿勢去給叔叔阿姨們送雨傘好嗎?
過程四:活動延伸。
1.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著音樂撐著小雨傘進行律動。
2.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去給叔叔阿姨送雨傘。
三、 活動總結
1. 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表現的非常積極,課堂氣氛活躍。
2. 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幼兒更容易接受所要學習內容。
3. 幼兒掌握了正確打傘的姿勢,理解了錯誤打傘姿勢帶來的危害
4. 學會關心他人,樂于幫助他們。
四、 活動反思
依據《綱要》要求:教學內容的選擇,即要貼近幼兒的生活,
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括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選擇了《打傘走路要注意》這節
活動課,因為,雨傘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日用品。
我認為本次活動成功的地方有一下幾方面:
1、我的活動結構清晰明了。我將活動設置為四個過程,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過程二:熟悉材料,玩中學,學中玩;過程三:鞏固練習;過程四:活動延伸。
2、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創設情境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游戲法等。
3、我的活動目的明確,并能正確地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4、在活動過程中進行了多元整合。如:“幫助叔叔阿姨送雨傘”整合了社會、學習兒歌整合了語言、律動整合了藝術等。
5、在活動過程中將多媒體課件與教材相結合,體現了科學技術在教學中的充分利用,與時俱進。
6、注重幼兒的主題性,使幼兒全面發展。
7、活動效果明顯,幼兒基本掌握了正確打傘的姿勢,理解了錯誤打
傘造成的危險。
雖然活動還算成功,但是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
1、我的語言速度太快,語氣不夠親切、活潑。
2、教學經驗太少,不能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3、思維具有局限性,活動設計不夠大膽。
針對以上所述,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改正缺點,保留優點,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增長技能,做一名優秀的老師。
【《打傘走路要注意》教案】相關文章:
小小班《走路》音樂教案(通用12篇)11-21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要注意什么問題03-19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