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案節選
草教案節選
《草》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古詩中三個生字:枯、榮、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古詩中一些詞的含義:離離、原、歲、枯、榮、盡。
4、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5、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學習古詩中一些詞的含義:離離、原、歲、枯、榮、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一年級學過三首古詩《鋤禾》,《鵝》,《畫》導入(學生背)我國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很多詩。這些詩寫得可美了。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出示)
二、整體感知
1、詩的題目和作者:唐朝
白居易
《草》(領讀題目和作者)
2、學習本課3個生字
3、讀課文,了解古詩內容:這首詩寫了什么,提出不懂之處(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深化
4、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1)這首詩是寫哪兒的草呢?請看“離離原上草”中的“原”字。誰能用“原”這個字組個詞語?
。ɡ蠋煱鍟鴮W生回答的詞語)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呢?
。ɡ蠋熢诤诎迳袭嬕环安菰瓐D”。)讓學生看圖回答問題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釋“離離”是什么意思了。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一歲一枯榮”。讓學生用“歲”說一句話,使學生明白一歲就是一年。再以一年四季草的變化描繪“一歲一枯榮”的情境。
。ɡ蠋熡梅酃P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剛發芽的小草、一棵長得茂盛的草、一棵老葉發黃的草、一棵枯黃的草,并每畫一幅就讓學生描繪一下當季節的草)
。4)指明小草一年當中,有兩次明顯的變化,從而使學生明白“枯”和“榮”的含義以及這句詩的意思。
(請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邊將“枯”和榮”寫在它們所對應的圖下面,能寫對,說說明他懂了)
。5)“野火燒不盡”這一句,“燒不盡”就是燒不——“盡”就是完的意思。可到了冬天草葉子都凍死了,枯黃了(邊說邊將“草原圖”上的草涂成黃色),大火一燒(用紅筆在草上畫上火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把草燒得干干凈凈,白居易為什么說燒不盡呢?聯系下一句想一想,白居易說的“燒不盡”是什么沒燒完?草根沒燒著,所以說沒燒盡!
。ó嬒旅娴膱D)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請學生到前邊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師畫的畫上畫出來。
。6)誘導學生把春風畫下來,要求能使人感到在刮風。
(7)請小朋友跟老師朗讀這首詩,理會小草的精神世界。頑強!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頑強!火把葉子都燒光了,第二年照樣發芽,多了不起呀!正因為這樣,白居易才寫詩贊美它。
【草教案節選】相關文章:
《長征》節選教學設計03-20
《賦得古原草送別》教案設計03-29
西師版《草》教學總結03-19
《草》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與評析10-17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公開課教學設計02-15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