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辛勞的螞蟻》教案
探究《辛勞的螞蟻》教案
課前預習:
積累生字詞,了解作者及作品。 閱讀課文和《螞蟻與螞蚱》這則寓言,想想兩篇文章中螞蟻有什么不同? 相關課程標準: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領悟文章的諷喻主旨。
2.體會馬克﹒吐溫充滿同情和寬容的幽默感。3.學習從比較中辨析創作風格的異同。
重點
1.理解文章內容,領悟文章的諷喻主旨。
2.對螞蟻可笑又可愛的特點的賞析。
難點:通過比較閱讀領悟本文與《螞蟻》一文幽默語言的不同特色。
評價任務:
1.進行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再次閱讀課文,學生合作交流。
3.品味本文風趣幽默的語言。
4.比較本文與《螞蟻》一文幽默語言的不同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我們已經讀過南帆先生的《螞蟻》,它自以為幸福無比,但是在居高臨下的人看來,幸福是十分不可靠的,就在它為得到一點食物樂為可支時,致使它毀滅的危機隨時可能爆發,那么馬克﹒吐溫筆下的螞蟻以是怎樣的形象,會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馬克﹒吐溫筆下的螞蟻。
出示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領悟文章的諷喻主旨。
2、體會馬克﹒吐溫充滿同情和寬容的幽默感。
3、學習從比較中辨析創作風格的異同。
二 、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揪住 拽 啐 瀏覽 蚱蜢 下顎 瘸腿 汗流浹背 分道揚鑣 豌豆 絆倒 搡 褒揚 貶損 土坷垃
2、解釋下列詞語:
莫名所以 欺世盜名 若有所思 分道揚鑣
從容不迫 裝模作樣 納罕
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簡介馬克﹒吐溫的有關情況及其作品,整理筆記。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請概括作者筆下的螞蟻是怎樣的螞蟻?
的螞蟻。
(辛勞、愚蠢、癡呆、愛慕虛榮、欺世盜名等)
2、在上述的螞蟻的這些特點中,哪個詞是對螞蟻的集中概括?
——愚蠢
四、合作探究
閱讀課文,請同學們思考討論下例問題
作者用盡了一切筆墨,都在強調螞蟻的愚蠢,請從文中找出螞蟻的哪些行為體現了它的“愚蠢”? (請小組同學合作找出相應的段落、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概括)
(1)向相反的方向走
(2)不會繞過障礙
(3)重復雷同的經歷
(4)不會合作
2、從文中找出作者用人的工作與螞蟻工作相比較的句子,說說這樣的比較說明了什么?
——螞蟻工作量大、辛勞、愚蠢。
螞蟻“辛勞”的工作最終換來了怎樣的結果?你怎樣評價它的工作?我們可以用哪個詞代替它的“辛勞”? ——把“措物”丟棄,又去干別的傻事。
工作毫無目的,它的賣力,它的頑強都是毫無意義的,它是這個世界上最賣力的動物,又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動物,因此它的“辛勞”實則是“徒勞”。
朗讀最后一段,畫出 作者評價螞蟻的短語,透過螞蟻的形象你看到了的形象?你或你的周圍有沒有像螞蟻一樣“辛勞”的裝模作樣的人? ——進行欺騙、愚蠢無知、裝模作樣、愛好虛榮、不講求實效、顯而易見的騙徒。
——諷喻了哪些愛慕虛榮、裝模作樣的欺世盜名之徒。
文章把螞蟻寫得那么愚蠢,但并不給人可惡或可恨之感,反而在笑中帶著可愛,這是為什么? 作者用輕松詼諧、充滿幽默感的語言強調螞蟻的辛勞與徒勞之間顯而易見的荒謬 作者筆下的螞蟻雖愚蠢笨拙,但又是認真、執著、投入、頑強、天真的,它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完成著自己的任務,它的這份執著、真誠與笨拙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引發讀者的同情和會心的微笑。 作者借體發揮,他要表現的是對人的諷喻,不是某些智力低下的人們,而是包括作者和你我在內的人類的共同弱點。 五、品一品
文中有些語句讀起來讓人捧腹大笑、幽默風趣,請找出來。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收到這樣的表達效果的?
如:(1)它氣憤地跳起來,踢去衣服上的塵土,向手上啐一口,惡狠狠地揪住它的捕獲物,把它又是往這面猛力地拉,又是往那面使勁地扯。
——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傳神地寫出了螞蟻生氣時的神態和動作,令人捧腹大笑,感嘆作者詼諧而溫文爾雅的描寫。
(2)這時候它拭去腦門上的汗……最后它停下來休息;它們揪住蚱蜢退相反的兩頭……其重量足以讓它們進行一番娛樂。
這兩處運用了擬人化白描手法,表現了螞蟻的自我折騰,即使合作、商量討論,也無濟于事,還把自己弄傷了,把螞蟻描繪得如同西方戲劇舞臺上的某些戲劇角色——十分笨拙,又十分天真、傻、死心眼,一錯再錯,死不悔改。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這類沙拉、傻里傻氣角色的調侃。
——運用擬人、夸張、大詞小用、不倫不類的比附等造成了幽默風趣的效果。
六、有比較才會差別
與南帆的《螞蟻》進行比較:
1、在螞蟻的形象上有何差別?
南帆筆下的是膽小、謹慎、幸福、義無反顧、信念堅定;馬克﹒吐溫筆下的螞蟻是愚蠢的、愛好虛榮、裝模作樣的欺世盜名之徒。
2、語言上有何異同:
相同點:運用擬人、夸張、大詞小用等,造成幽默詼諧效果。
不同點:他們的幽默是有差異的在南帆的詼諧幽默中,有一種冷眼旁觀的姿態,他把螞蟻寫得那樣有趣,但作者自己并設有為之激動,也沒有同情,沒有感動,仍然是一以貫之的冷眼旁觀。
馬克﹒吐溫的風格,并不是客觀冷靜的,相反是很輕松的、很詼諧,是充滿同情和寬容的幽默感。
七、我思故我在——我的收獲
人有“人性”,馬克﹒吐溫認為螞蟻亦有“蟻性”。馬克﹒吐溫筆下的螞蟻具有怎樣的“蟻性”?這種“蟻性”可惡嗎? 從短篇小說大師馬克﹒吐溫那里你學到了哪些寫作方法? (1)、反常人的觀點,另辟蹊徑;
(2)、運用擬人、夸張、大詞小用等形成幽默、風趣筆調;
(3)、生動、細致的動作,神態等描寫,惟妙惟肖;
(4)、用人的思想揣摩、描寫動物的行為、心理。
八、課外延伸
請你調動你的積累,寫出幾則與螞蟻有關的諺語或格言。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螞蟻啃骨頭。
教學反思:
本節課把指導學生抓住螞蟻的“愚蠢”和“辛勞”(即徒勞),作為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突破點。“愚蠢”體現在它的行為上,“辛勞”即“徒勞”則是通過與人類的工作量的比較和螞蟻對待獵物的處理上體現出來的。所以在這兩方面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思考題,學生很輕松的就理解了文章內容。本文語言輕松、詼諧,充滿幽默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來賞析品味,并總結這一語言的特色。在以上學習的基礎上,與南帆的《螞蟻》進行比較閱讀,使兩篇文章各自的特色更加突出。最后過渡到寫作指導上,不斷以原文的優點來提升寫作水平。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
【探究《辛勞的螞蟻》教案】相關文章:
小螞蟻和蒲公英教案04-19
兒歌《逗螞蟻》教案(精選12篇)05-16
關于《螞蟻避雨》的音樂活動教案03-2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讀《將軍和螞蟻》的感想06-30
《書本里的螞蟻》的教學設計10-23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