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的教案
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的教案
一、課前準備
1、搜集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及相關事跡。
2、搜集有關人生價值的名言警句
3、搜集關于李素麗、時傳祥、雷鋒的事例
4、探索“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的典故
二、自我探究
探究任務一: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
1、展示搜集到的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及相關事跡,談談他們的生命價值是怎樣體現的?
2、閱讀課本P14雷鋒和孔繁森的話,說一說:雷鋒、孔繁森他們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
3、“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4、歸納:為什么說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
探究任務二: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
1、展示“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的典故,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2、為使自己生命更有意義,自己在下列環境中應該怎樣做
在家中:
在學校中:
在社會上:
3、展示搜集到的關于李素麗、時傳祥、雷鋒的事例,然后進行討論:有人說,干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也有人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能創造人生的價值。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4、百家爭鳴: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
三、能力拓展與提高
(一)單項選擇題
1、.在2003年2月1日,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中失事,七名宇航員魂歸太空,這七位都是人類的杰出人物,培養出這樣的人才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是他們的生命卻在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內就永遠的消失了,留給我們的是傷心的回憶和無比的惋惜。對此事件理解正確的有()①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②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善待自己③我們每個人都要去關愛與呵護周圍的生命④世界土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004年4月,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因公殉職。4月17日上午,河南登封市少林大道被手持花圈和挽幛的人潮所阻塞。當地14萬百姓走上街頭痛別他們心目中的“女包青天”。這段材料告訴我們:()
A、因公殉職的人們總是得到人們的懷念
B、努力為他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的生命更有價值,更值得敬重
C、老百姓非常懷念“包青天”
D、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寶貴的
3、野田圣子是日本原內閣最年輕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郵政大臣。她的工作經歷是從負責清潔廁所開始的。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A起點越低,成就越大B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平凡的工作積累
C干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D從生活中平凡的點滴做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4、下列行為能體現人生價值的有()①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②護送小學生或盲人過馬路。③主動為災區群眾捐款捐物。④幫助同學做作業。⑤自愿給急救病人獻血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5、下列關于創造和奉獻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創造和奉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②創造和奉獻是實現生命價值的要求。③創造和奉獻是簡單的事。④奉獻使人快樂,使人充實,使人高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
A從生活中平凡的點滴做起。B必須有好的機遇
C領導的重視。D干好本職工作
7、實現人生價值,就要()①從干大事開始,小事不值得做。②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③不斷地創造和奉獻。④干好本職工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生命的啟迪
兩棵樹的故事。曾經有一位主人在一個山坡上同時播下兩顆種子,并以同樣的方法澆灌這兩顆種子。過了幾天,兩顆種子發芽了,慢慢地鉆出了泥土。一段日子后,小芽長成了小樹苗。主人還是辛勤地培育著。其中一棵不滿足主人的待遇,竭力地遠伸根須,積極地吸收著大自然恩賜的陽光雨露,因此長得很快。另一棵卻說:“唉,老兄,你何必活得這么累呢!主人會給我們養料的。”那棵小樹只是笑笑。又過了一段日子,一棵長成了大樹,而另一棵還不到它的半腰。那棵小樹又發話了,說:“兄弟,你真是自討苦吃,長那么高干嘛,每天都經歷日曬雨淋,多么苦啊!哪像我,有你檔風遮雨!蹦强么髽湟仓皇俏⑽⒁恍Α啄旰螅陉柟庥曷兜淖虧櫹麻L成一棵參天大樹。而另一棵卻因長期的“營養不良”,還只是一棵彎彎扭扭的小樹。一天,主人開來了一輛卡車,把那棵大樹砍了,運去制造物件。那棵小樹見了不禁惋惜而感嘆地說:“老兄啊老兄,你最終還是被砍了。還不如我呢!”大樹聽了鄙夷地說:“我要做個有用的人,怎能像你呢!”
(1)讀了這段故事,你認為這兩棵小樹的生活態度有何不同?
(2)請聯系相關知識談談這個故事對你有何啟示?
(3)請根據故事中的情境編寫一條自己的生命箴言
我的生命箴言:
四、整理本課的基本要點
【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的教案】相關文章:
熱愛生活英文演講稿(精選15篇)08-14
從心做起感恩演講稿范文07-13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