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案
功教案
《功》教案
公式的適用條件。
公式W=F.SCsα其實也不是普遍適用的,它只適用于恒力做功,這一點教材上沒有提及,但必須及早向學生指出。經驗表明,如果教師不向學生指明,學生很少會獨自“悟”出來。至于指出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寫出公式后馬上開列“注意點”,實踐表明這種方式看起來很快很方便,但學生不容易真正理解并掌握,只是死記硬背。另一種方法是先設計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結論,即借助啟發式教學。
[例1]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的靜止物體,受-10N的水平向右的力推動,運動8時突然將此力反向,但大小不變,一直把物體推回原處(即全過程總位移為0),能否用W=F.SCs α算出此力在全過程中做的功等于零?總功為多少?
通過將運動分成如圖的AB、BC、CA幾個階段,可以得出全過程中推力做功W=160而不等于0,從而明白W=F.SCsα只適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變“的恒力做功,同時還初步學會處理“變力”做功的方法之一,將運動分段,使每段都可以看作是“恒力”。
⑸在討論公式時不要讓學生單純從數學形式上就α=0°、90°、180°得出結論,應啟發學生從力做的功等于為F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S的乘積來分析幾個特殊情況的意義,要讓學生體會到:α=0°時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就是S;α=90°時,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無位移;α=180°時,物體位移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反,力做的功為負。
如何突破“負功”這一難點。(10分鐘)
⑴教材從兩方面說明,從公式上看α>90°時,Csα
⑵因為前幾章的學習中,對“負”號我們已強調是表示方向,學生有一定的思維定勢,所以在這里應特別強調功是標量,功的正負只反映力是動力時使物體速度增大,力是阻力時使物體速度減小,不說明功具有方向性,并且明確指出:力F做負功-FS 克服力F做功F.S.
⑶通過力做負功的例子再加以強化。
例:一同學豎直上拋一物體,請問在上升、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如何?
鞏固本節學習的新知識。(5分鐘)
通過多媒體演示練習。
布置作業。
板 書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一段位移,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發生的位移。
3.功的計算式:
⑴力的方向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W=F.S.
⑵力的方向跟物體運動方向成某一角度α時,W=F.SCsα。
討 論:a.當0°≤α
b.當α=90°,力對物體不做功。
c.當90°
⑶注意點:a.功是標量
b.公式中各物理量意義
c.公式的適用條件
4.功的單位:焦耳(牛。米),符號.
1=1N×1 1=1N×1
【功教案】相關文章:
《電功》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0篇)11-10
初中物理電功公式總結01-04
物理課功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08-23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