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井》 讀后感
篇一:《瑞恩的井》讀后感
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年級的小男孩當他從老師都口中得知,非洲的孩子沒有水喝,老實說每一分都可以幫助,非洲孩子,瑞恩聽了后他,就開始攢錢為非洲的人捐錢。
瑞恩為了給非洲孩子們捐錢。媽媽制作了一個表格,上面畫了三十五行,瑞恩每完成一行就可以得到兩美元。瑞恩第一項工作就是為地毯吸塵,然后他又去擦窗子,一共得到了兩美元。
沖瑞恩這件事情中,我想到了我得一件事我每次干什么事都不認真的去做,把事情做到了一半就不做了,老師半途而廢。
學習了這個篇課文,讓我知道了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要半途而廢。
篇二:《瑞恩的井》讀后感
今天在雜志上讀了一篇文章《瑞恩的井》。文章講述的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潔凈的水的夢想,額外幫家里做家務來攢錢造井,他的事跡感動了身邊的很多人。終于,瑞恩的井建成了。讀完本文后,感觸最深的就是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有這樣的同情心。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同情行為是社會里一種非常重要的美德,若社會里沒有同情,爾虞我詐,人人自利,社會也不成社會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同情心也是很有必要的。去年我們的學生進行過一次募捐活動。當時班里的孩子都曾捐過舊書或者報紙,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己心愛的圖書也捐了出來。當時我在班里曾舉行過一次班會,題目是《我們如何募捐》,當時學生們的反應很強烈,有很多學生的發言很令人感動,但僅是一次班會沒有后續的教育,可能也不會在學生心中留下痕跡。
我們現在對孩子同情心和責任心方面的教育似乎有些缺失。我們的孩子也能和小瑞恩一樣在聽完一個故事后能對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同情,進而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嗎?我想大部分孩子可能不會,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或者是機會去思考這樣的事情。我想這是家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職,而這樣的事情不正是為孩子編織有意義的生活嗎?
明天的班會課上,我將把非洲小孩喝不上干凈水的事情講給班里的孩子聽聽,看看我們的學生會不會和瑞恩一樣?如果不會,我將開始對學生進行同情心和責任心的教育。如果學生也像幫非洲孩子建一口井,那么她的錢從哪里來?他會和瑞恩一樣通過額外干家務或者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嗎?我不敢想象,我們的教育和國外相比,真的存在很多問題。寫到這里,更加敬佩那個六歲的加拿大小男孩——瑞恩。
篇三:《瑞恩的井》讀后感
今天,我讀了《瑞恩的井》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6歲的瑞恩為非洲兒童捐款打一口井,讓他們喝上水。為了得到70美元,他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地做家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終于得到了70美元,捐給非洲的.兒童。
瑞恩的感人故事,使我想起了發生在今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它震撼了全世界。全世界的知名人士,老百姓都慷慨解囊,獻給災區人民,讓災區的小朋友們重返家園,讓災區的老百姓們重建家園,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災區的老百姓小朋友們也自強不息,發奮圖強,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重建美麗的家園。看著他們高高興興,背著書包上學,我也替他們高興。他們不也是有著瑞恩的這種精神嗎?
瑞恩的這種精神啟發了我: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我要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克服種種困難,向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以前我在學習當中馬馬虎虎,做作業就是做個差不多,遇到不會做的難題就問媽媽,或者說干脆不做,所以我的成績并不是怎么理想。有時媽媽叫我做家務,我也要嘟嘟囔囔個半天,才漫不經心地去做。
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我要學會自強自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我再也不會讓一道難題讓我停止不前。
篇四:《瑞恩的井》讀后感
《瑞恩的井》這一文,寫的是加拿大男孩瑞恩,為了能給處在饑渴、疾病中的非洲兒童打一口井,他靠自己的努力募集到6萬美元,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展現了瑞恩美好的心靈世界。
瑞恩是一個關心他人、有著超人的毅力和決心的6歲兒童!他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非洲每個人能夠喝上干凈的水,他用自己的行動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和瑞恩相比較,我卻十分懶惰!家務活一般是被人包辦,做飯,洗碗,掃地,拖地……讀到這,我希望我不在那么無所事事,變得勤快起來,要知道父母做家務不是應當做的。也許人生之路中會有很多座坎坷的山,有些人總會半途而廢,只有一部分人堅持不懈,登上了頂峰~欣賞到了美景。我也要堅持不懈,登上巔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夢想是靠自己的行動實現的。不能依靠別人,自己的事自己做!
如今我們豐衣足食,享受著,但看看非洲孩子,在死亡之間徘徊,我要知足!
我不要渾渾噩噩的過完一生!努力,奮斗,這才是我的目標!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愛別人,這也是我要做的。
篇五:《瑞恩的井》讀后感
《瑞恩的井》為我們講述了一位小男孩——瑞恩為非洲人民做奉獻的故事。
瑞恩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有一天,老師給他講述了非洲的生活狀況,以及怎樣可以幫助他們。瑞恩聽了老師的話,決定給非洲的人打井,但媽媽說要自己掙錢,瑞恩決定每天都干活掙錢。當別人玩的時候,休息的時候,瑞恩都在努力地干活。周圍的人被瑞恩的精神打動了,都盡力幫助他。瑞恩終于攢夠了70元錢,但這遠遠不夠,瑞恩沒有放棄,他開始繼續努力,瑞恩的行為感動了許多人,他的事被刊登上報紙,人們不斷給瑞恩寄支票,兩個月后,瑞恩終于籌到了7000美元,五年后,“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為非洲的8個國家打了70多口井。
讀了這個故事,我非常羨慕他為非洲的小朋友打了那么多口井,為別人無私地奉獻,成為了“十大少年英雄”中的一員,這種大愛無私,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將來也一定要像瑞恩一樣無私奉獻,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篇六:《瑞恩的井》讀后感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天天用水吃水、心里又會想著誰呢!我猜非洲某些地區能吃上水的人一定記著加拿大男孩瑞恩呢!
說到瑞恩,他是我最近讀過的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文中講到在瑞恩六歲時,正上一年級,當他聽老師說非洲的孩子們缺醫少藥,又沒干凈的水喝后,立即向媽媽提出拿70美元為非洲孩子們捐一口井。可是出于家里的經濟狀況,父母沒能馬上答應他,而是提出‘為家里做一些額外的家務掙點錢’這樣的辦法。瑞恩犧牲很多時間去做家務,終于攢到了70美元。可是這時才發現錢是不夠的。為了瑞恩美好心愿的實現,媽媽寫了一封信給報社。果然,通過媒體的效應,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兩個月后,瑞恩就收到了七千美元的匯款!
瑞恩已經為非洲8個國家建造了30口井,這可真是不凡的舉動。要知道,瑞恩初次為非洲捐款打井時只有六歲呀!想想六歲的我們在干什么!無非是跌了一跤便哭個喋喋不休、為了吃糖鬧得天翻地覆、喜歡在媽媽懷里充當小寶貝……那里為別人想到過什么!回首我的童年,記憶里涌現的只有一幕幕不堪入目的壞事情,相比而言真的是羞愧難當。
【《瑞恩的井》 讀后感】相關文章:
瑞恩的井讀后感12-28
瑞恩的井說課稿06-27
瑞恩的井說課稿04-13
《瑞恩的井》教案12-16
瑞恩的井讀后感范文06-20
課文《瑞恩的井》讀后感06-19
瑞恩的井說課稿范文10-20
瑞恩的井說課稿范文06-15
讀《瑞恩的井》有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