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講述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讀后感
最近我拜讀了《名師講述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十分喜歡,很有收獲。你看看它的目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喚醒自我、在觸動中覺醒、成功激勵自我、體驗中獲得教訓、讓學生在自我選擇中喚醒自我意識、讓學生自己領悟個中道理、在關愛中促進學生自我轉變、創造顯示自我的條、如何撰寫評語、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回歸生活、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建構新知、讓學生在民主的堂氣氛中自主學習、設計問題情景,實現自主學習、成功其實也很容易、自我觀察中發現答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巧用策略、激發成就動機,促進自主學習、目標激勵自主、如何幫助孩子自定學習目標、運用目標差異策略,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巧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放飛學生心靈的翅膀、問題解決中的自我監控、讓學生在體驗中反思和學習、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我確定目標實現知識建構、調節自我情感,實現自我發展、在自我評價中解決問題、做班級管理的主人,真正實現自我發展、學生自主選擇作業、讓學生自主管理和利用時間、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制定學習計劃等等。這中間有不少就是作為教師的我需要加強的。它讓我讀有所獲,并不斷的反思。
本書針對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學要求、不同教育對象,有針對性的進行選題,比如棘手學生問題、堂如何切入及引導藝術、班主任的教導、堂互動藝術、提高堂效率等等,這些鮮明的主題從教育的細節出發,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每篇都從案例自述、教學反思、教學延伸、專家點評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尤其案例后的各個環節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支持。比如在《在觸動中覺醒——心靈感化,激發學習的動機》一后的專家點評: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定目標、分階段,主動學習、并逐步提高。看,這些理論知識單獨讀起枯燥、空洞,可當它們與該教師的教育案例一結合,就變得生動可親起,覺得可操作性強。
在教學中我常常抱怨:"我都講了好幾遍,他們怎么還是記不。""我反復強調了多次,怎么考試時還是犯同樣的錯?"是啊,學生是一個個鮮活而又獨特的個體,用統一的眼光看待他們,用一刀切的方法教育他們,能行嗎?在細細品讀此書的過程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學習那么多知識為什么很快就被遺忘了?這是由于它與學習者的"自我體驗"無關,與體驗無關的知識便無意義了,能記得住并靈活應用嗎?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了解他們,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充分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確立"心中有學生"的思想,他們才是教學的中心,而我們的職責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給學生創設一個真正自主學習的情境。比如:上時多點合作互動、設置疑問陷阱、競賽、游戲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快樂參與,讓我們的學生們動起,多發言、多動腦、多動手,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我看到《別開生面的體驗》的案例時,我的感觸很深。你看,陸老師面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常去搖小樹的搗蛋鬼并沒有斥責,而是讓他們在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這讓我想起了盧梭在《愛彌兒》中說過的一句話:"不要對孩子進行任何語言教訓,讓他們從經驗中得到教訓。"陸老師的智慧正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從體驗中獲得經驗,從而認識自身的錯誤所在。不僅如此,很可貴的是陸老師對事情做出判斷時是站在學生還是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認為,小孩子破壞小樹的行為不是明知故犯,而是出于好玩,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是啊,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每次學生犯錯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蹲下,和學生、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平視與理解他們的行為,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有些學生會犯錯誤、也不善于學習,但這只是暫時性的,他們也是渴望學習、也將會成為善于學習并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這,需要教師運用智慧與學生共同努力。
【《名師講述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讀后感11-08
提升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秘籍03-31
如何提升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論文07-17
如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11-20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12-05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12-06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總結11-29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2-05
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學習能力教學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