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時間:2022-12-21 19:55:0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7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的家庭教育原創作品,是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7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

  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個小男孩因不滿媽媽不給其買玩具而當街拽母親頭發、扼住母親喉嚨的新聞,讓我大吃一驚,而后寒心不已。是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成長環境才造就了這一幕的發生。這個男孩不僅扼住了母親的喉嚨,也扼住了教育的喉嚨,更是扼住了社會的喉嚨。為了減少這一幕悲劇的發生,我在此特別推薦一部家庭教育經典作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希望能給天下的父母親帶來幫助,給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尹建莉,她是一名教育學碩士,曾從教多年,現在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詢工作。尹建莉熟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特別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和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品學兼優,曾兩次跳級,2007年16歲的女兒即參加高考,成績超過當年清華錄取分數線22分。在個性方面,她女兒自主自立、自強自愛,是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尹建莉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個優秀的女兒,還出版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和家長們分享自己的家教心得,頗受天下父母親的歡迎和喜愛。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尹建莉的教子手記,記載了她成功的教育理念和一些實用的教育方法。它首次提出了一系列新穎成功的家庭教育原則,還給出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它不但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它還教你如何指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格。它集理論和實踐于一身,是實事求是談論家庭教育的典范,更是家長們最實用的育兒工具書。

  俗話說,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是孩子從小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一個心地善良的母親,不太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而一對不孝敬長輩的父母,絕不可能培育出一個大孝子。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寫道,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關注孩子的幸福感,要給孩子真正的自由。作者的一位老同學說:“我原來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間的差別。自從看了你的這些文章,才發現這差別原來是我和你之間的。作為母親,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實只是把孩子養活大了。”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2

  每年我都會利用假期這個比較充裕的休息時間閱讀一些書籍,給自己充充電。初為人母,所以近兩年選擇的幼兒教育的比較多。這次尹建莉老師寫的教育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我在學習教育子女的同時也聯想到了許多學校教育,受到很多啟發。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就被書中的貼近生活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讓我認識到原來教育的方式還可以那么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還可以像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甚至是不布置作業學生也可以認真的把學習給學好。所謂大愛無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說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特別是書中的“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的心靈以深深的震撼。

  許多家長和教師往往用“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們好”這句話來要求孩子好好學習,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設計孩子的人生。然而,我們應該想想,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是不是也很喜歡家長那說為了我們好卻又給我們無限的壓力呢?我是一個典型的都市小孩,和現在的孩子成長的環境差不多,兒時最多的快樂的記憶就是和鄰居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和同學們在操場上打鬧,卻一直沒覺得學習能夠是快樂的.。直到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才明白原來學習是可以快快樂樂的,是可以喜歡上的。

  利用假期的一段時間,我學以致用,馬上在侄女和兒子身上進行試驗。我的侄女一直跟著父母,又比兒子大挺多,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時候她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了,但是就是有點膽怯和害怕犯錯誤;兒子淘氣搗蛋,但是喜歡閱讀。我先分析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侄女給予了表揚,并鼓勵她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侄女在家期間,我也和他們一起學習,也和他們看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兒子對電視里的一些臺詞能夠跟著模仿。她們也跟著我看我喜歡的人與自然,了解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法則。我盡量克制自己,在家盡量的夸獎他們的優點和做的對的地方。我還和他們一起比背誦《三字經》,對我,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長者的身份要求他們做什么,而是給他們講這么做的意義。

  本書前言告訴我,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每一個父母都是雕塑家,而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手中的一塊玉。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鋤頭——當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確,讓我們手中的玉石綻放光彩呢?雄關漫道艱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教育之道,任重道遠······

  書中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們真正站在為孩子發展的角度去為他著想了嗎?有的父母又愛孩子漸漸變化為慣著孩子,有的老師從愛學生演變成了懲罰學生。不但如此,他們還給自己編了一個完美的借口,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好。我想說,如果你是真正為了你的孩子想,那就培養他自我獨立的能力吧;如果你是真正為了你的學生好,那就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幫學生懂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愛上學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3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時間最長,影響力最遠的教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我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個同事給我推薦的那時候對于當剛剛做媽媽的我來說,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個媽媽,所以說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幫助和啟迪,現在重拾這本書之后我發現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過案例的分析給人們闡述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好孩子的媽媽,這句話同樣適合用在作為教師一員的我身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學生的老師。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筆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觀點我很是認同,好媽媽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樣。在校園里好老師也要為學生做好好榜樣,小到一個站立,一個坐姿的標準,進入校園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個人的衛生及穿衣打扮,活動時的紀律,每天的本職工作,遇事處理的態度與方法等等,在在師德師風42條負面清單出臺后,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的約束自己,為學生做好榜樣。其實有部分老師平時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細節的方面還是做得不夠,要知道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為什么有的家長會反映,我們管不住呀!但老師的話孩子可以當圣旨,渴望而知,老師的言行舉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潛移默化的浸入學生的頭腦中。

  對于學生來說,這是有巨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的,這種老師們平時無意識產生的一些,也是最為直接,最為深刻,最為持久的。一天,在學校里面看見兩個學生為了一點小事在那里起爭執,其中一位學生講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生說了一句,我們老師說的怎樣怎樣,說明這個老師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說老師必須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做才能給學生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樣,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讓自己的教育潰于蟻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4

  說真的,我很慶幸自己能夠看到這么好的一本書,在看書的態度上,只要不是出于任務,我向來由著自己的性子,若內容足夠吸引人,我就會一口氣把它讀完,就是通宵達旦在所不惜,若內容枯燥乏味,我就沒有耐心讀下去。這個周末連續下了兩天的雨,而我卻并不為此煩惱,因為我遇見了一本好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其實這本書買來已經好久了,只是也許因為教育類的書看多了,難免會有厭倦,想著不過又是一些換湯不換藥的內容,便遲遲沒有翻動,正好這個周末下雨不出門,閑在家中便信手翻來,慢慢讀來,真是驚喜連連。我想若以后有了孩子,我仍會把這本書好好再看一遍。

  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她的真誠,書中沒有任何枯燥的理論,書中的母親是一位教育專家,通過多年的教育,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女兒,而書中所舉的例子多半就是她教育女兒時的一點一滴細節,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都是相似,不同的是家長面對孩子問題時所持有的態度。讀完此書,我的心似乎也跟著溫柔起來了,作者在跟女兒相處的過程中,至始至終都是懷著一顆溫柔的心在對待。

  書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細節,如書中提到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長看見孩子摔跤了就會去責怪讓孩子摔跤的.東西如板凳,以此來安慰孩子,但作者卻教自己的女兒摔跤后學會互相體諒,反過來給板凳揉揉痛,是啊,一個對物有情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會是一個心善的人,雖是一個細節,卻足以看見作者不凡的功力。

  讀到這里,我真是暗暗佩服,但讓我驚喜的還在后頭。比如作者看見自己的女兒罰抄數學公式,在得知女兒已經會背的前提下,這位媽媽居然替孩子抄寫要罰的公式,因為作者認為這些都是“暴力作業”,而如果機械重復抄寫只會讓孩子消磨對這門功課的興趣;還有如我們經常覺得應該從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而作者恰恰相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不刻意回避吵雜,讓孩子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中生活,事實證明這對她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又比如我們經常讓孩子要聽話,但在作者眼里,做父母的才應該適時的“聽話,就像本書前言所說,對于父母而言,孩子出生時就像一塊未雕琢的玉,而多年之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另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我們常常責怪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為什么不懂事,但是否曾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有時我也常常感嘆,家長如此野蠻,又怎會教育出乖順的孩子呢?家長如此任性,教育的孩子又怎會不任性呢?所以對待孩子我們應該溫柔,再溫柔些,因為他們原本沒有錯,他們犯錯,有些只是因為年紀小,沒有經驗,有些原因若深究下去,間接的也是因為家長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孩子撒謊,只看見孩子欺騙了你,卻沒看見他寧愿忍受欺騙帶來的負罪感,而不愿把事實告訴你,其實已經說明你和孩子之間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讀完此書,你會對教育孩子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最后我想說,若有了孩子,我希望能和她手牽手一起成長,一起讀古詩,一起數星星,一起感受生命中的酸甜,溫柔再溫柔些,其實好媽媽也就是好老師,而好老師也一定是一個好媽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5

  因為喜歡暢游書海,所以不管走到哪兒,我都會先找到當地的圖書館,辦一張圖書證,一逢周末便扎進圖書館,早出晚歸。

  年少時,酷愛讀小說,有道兒女情長的言情小說,像《我為歌狂》《誰偷走了我的奶酪》;也有訴說刀光劍影的武俠小說,如古龍的《武林外史》;還有發人深省的世界名著,似《飄》。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心理、教育類書籍便成了案頭常見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便是其中一本。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共包括七章,作者尹建莉女士既是一位媽媽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書中內容大部分取材于她和女兒的日常交流。在這部著作中,她經常從一個母親的角色進入問題,卻始終以專業工作者的學識和態度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閱讀此書讓我受益良多!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是第一章,它讓我知道:對孩子要承受的痛苦應如實相告,盡量不夸大也不過分縮小,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快樂為前提。“脾氣不好”在家長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書中所說的事情都是我已經親身經歷的事情,然而對比之下,相形見絀。比如,我會在孩子打針時,騙他“一點也不疼”;“逗”孩子時,可能開懷了自己,卻給孩子帶來了羞辱、擔憂和失落;因為自己的“脾氣不好”,不僅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自卑怯懦,也讓孩子身心俱傷,而在犯錯后屢教不改,一錯再錯。作為母親,我不懂我的兒子,而作為老師,我又不懂我的學生。

  看完“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這一章的內容,我突然了然: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而苦惱。兒童學業落后的原因,常在于他沒有學會思考。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后,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是:課外閱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系。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么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關于這一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上小學時,我屬于那種不需要花費什么工夫在功課上也能考得好成績的學生,可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而這跟我那少得可憐的課外閱讀量不無關系。對于這一點,尹建莉老師在書中也提到過。

  關于閱讀,尹建莉老師強調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他目的。當然,閱讀有好壞之分,但這里的好壞絕不是以“有沒有用”為區分標準,而是以“孩子的的'興趣”為核心要素。在書中,她談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壞閱讀的幾個特點,其中說到“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時,她提到:書中的具體內容根本不需要孩子專門去記憶,即使他把三個月前讀的一本小說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記了,也不能說他白讀了。她打了一個既形象又讓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三個月前閱讀的書正如三個月前的一頓美餐,盡管我們可能根本不記得當時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可當時可口食物里的營養的確被我們吸收了。

  此外,關于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她認為: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強迫他。讀書亦然!而我亦深以為然。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評價《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能讓家長、老師以及那些關心教育的人從中得到教益。我想,的確如此。這正如我堅信閱讀不僅對孩子重要,還對作為家長和老師的我同樣重要一般。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6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小學生家長是必備的,他里面講到了關于寫作業,暴力作業,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

  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小學,乃至是初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后的爆發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小學以后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說,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里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里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愿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后,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床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愿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在發現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這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么樣的關系呢,我給他制定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么關系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于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么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7

  暑假期間,陪兒子去書店買書,看到《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題目,把既是媽媽,又是教師的我吸引住了,于是買回來讀了,書中有許多教育理念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把自己的女兒婷婷培養得很出色。她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寫在這本書里,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并且書中描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細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讓孩子輕松地學習。

  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松學習,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的一系列做法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仔細想想,覺得很有道理,一個人如果特別討厭一件事,又怎么能把一件事做好呢?所以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

  尹老師說:“學習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我們在教育理論中經常談到這句話,可是在實踐中并沒有真正做到,因此,我們要好好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如果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那么孩子會更加討厭學習,所以我們要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對孩子心理的成長小心呵護。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呵護,孩子經歷的每件事,遇到的每個困難,尹老師都會幫助孩子化解,比如,美術老師對孩子畫畫的評價,讓孩子體驗到了很大的失敗,是媽媽幫助孩子從新找到想象的翅膀,如果不是一個對心理學有著很深造詣的媽媽,我想是不會體會到的。同時作為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在對待孩子的心理教育問題上也有很多困惑,這也更加的鞭策自己要多讀一些幼兒心理方面的書籍,遇到了問題就會有更多的辦法來解決,不僅要努力做一個睿智的家長,也要做一個睿智的老師。

  三、關于閱讀的一些問題。

  這本書的第二章幾乎全部是講早期閱讀的,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各個方面都闡述的很到位,并且舉了很多的實例。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閱讀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這是我早就已經深知的,讓我感興趣的是想看看尹老師是怎樣指導孩子閱讀的。讀過之后,受益匪淺,發現自己居然在對待孩子閱讀方面有很多錯誤。

  比如,我要求孩子看書要認真,一字一句的讀,不可以一目十行,有時兒子看書翻得快一些,我都要批評他。而尹老師在書中嚴厲的'指出,“一字一句讀的人是閱讀能力最低的人。”指出閱讀必須是一種半自動化的程度,才能被整體的把握和吸收,而一字一句地讀只會阻礙這種半自動化狀態的形成,所感知的閱讀材料是零散和不完善的。原來我犯了閱讀的另一大忌,看來得趕緊糾正,應該還來得及。還有,我不停的買書,但孩子卻看得很少。尹老師提及她的孩子閱讀的書籍大多是租來的,一來培養孩子勤儉的習慣,二來可以鍛煉孩子閱讀的速度。確實,我家書架上有很多書其實沒有必要一定要買,用借或租的也可以,這樣還不會助長孩子鋪張浪費的壞習慣,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懂得體諒大人掙錢的辛苦。

  讀了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是啊,不管家長也好,還是老師也好,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著太多的功利性,而缺少對孩子的愛,所以我們的施教應該溶于對孩子濃濃的愛中。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語錄08-28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語錄11-10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個人感悟范文05-1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心得體會03-2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筆記范文通用03-20

讀《好爸爸勝過好老師》的感想07-10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08-3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06-0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后感09-01

《好媽媽》05-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亚洲Av2020在线播放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婷婷网亚洲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