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的歷程》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美的歷程》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曾經以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諦;曾經以為,美只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曾經以為,美是冷峻而遙不可及的;曾經以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靜靜散落的身影。鏡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賞……
浮華的城市,斑駁的光影,闌珊的燈火,如晝的黑夜,喧鬧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讓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楊柳岸,還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的月光,還是午夜夢回,故鄉依舊的悠然?于是,走進《美的歷程》,走進美的記憶,感受美給予心靈的寸寸溫暖,完成了心靈一次矛盾掙扎而充實的洗禮……
鳥瞰著美伴隨著時間流淌千年的痕跡,漸漸發現,美是有生命的,她打開了每個時代的靈魂,她給予人們感性自覺與思考。漸漸發現,她擁有深厚的生命厚度與長度,她播灑智慧的讓人性在天地間閃耀。漸漸發現,美是莊周夢蝶那剎那的微笑,是孔子憂天下那沉重的腳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絕唱,是敦煌的,是魏晉的風度,是盛唐的青蓮,是夢斷紅樓后的蒼涼與寂寞。真正的美是讓人的靈魂顫動的。她帶給靈的不僅僅只是那短暫的快樂與幸福,還有那記憶深處彌漫飄逸的一縷芬芳。
陡然發現自己對美的認識的淺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卻忽略了美的本質,忽略了美帶給靈的如生命扎根般的。美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她來自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溫暖而愜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聽與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間去容納,需要用整個時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誠透明的靈魂去。生活給予美以生命,美給予生活以。
《美的歷程》終于讓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與自然的交流與相互和解,是需要從生活的點滴中去仔細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鏡的心中才能看見,同時看見自己的內心。從《美的歷程》中,我讀懂了生活,讀懂了美那澎湃無限的生命力正是來自于生活,而這種生命力需要我們用對生命的熱情去,只有這樣,美才能在眼前,真正富有一種動態的美感與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靜止、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著人們對美的理解在的海洋里一點點與沉淪,那歡笑過后的蒼涼,幻滅,,虛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點點發酵,破碎。美在這個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憂慮如影相隨,面對著那殘陽之下漸漸升騰的喧囂……
千百萬年智慧與生命的積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沒有歸宿與認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總是有規則地出發與回歸,無論滄桑卻依然生生不息,綿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個人最初清澈的記憶,一夢斑斕,夢醒之后依舊浪漫,,絢爛,美的傲然于天地之間。“生活永遠都不會拋棄如此深刻的,從古至今。”《美的歷程》低語著。
從先秦百家對來去的溯源到魏晉名士對于人的價值、文的的求索到南宋有無之境的深刻探討,先人對內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為外在物質追求的另一面,承載了太多沉重而偉大的思考與記憶。從自然人類本身,從對未知力量的到對意識的發掘,神秘的圖騰,古拙的漢塑,靈動的書法,哀婉的紅樓,虛實相間的山水人情,都是歷史在尋找美的最初的載體。《美的歷程》引領我從感性的思考,從親歷式的閱讀體驗中去觸摸生命之美的溫度,追尋美的足跡,獲得美的與啟迪。
我仿佛觸到了這個文明古國心靈的歷史,仿歷了千年以來懸于靈魂深處的。在美的下,生命變得敞亮而豁達,平靜而深邃。
作為人感性認識中自覺觸發的一種意識知覺,作為一個時代的火花的凝聚,美她于每一個人內心的深處。當外在的美使生命與合拍的那瞬間,我們需要做的,是聆聽生命之大美,是讓自己的心靈與美水乳交融,并成為內在美的自覺載體。
一如莊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拋棄,甚至把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與意識相剝離,最后還剩下什么?是一種靜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續,是一種面對世界的偉大思考和假設。生命成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識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動。莊子把如此抽象的內在的美的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價值的提升與意識的超越是美的終極意義與價值。這樣的灑脫與超然,這樣的是怎樣的一種美的境界?她如扶風而來的笛聲,直抵我們的心靈深處。
一剎那的,在千年風霜間……我浮躁的心終于安靜下來,窗外露臺的一角有紫藤蘿在柔風中輕歌曼舞,那隨風飄搖的律動如生命的呼吸與吐納于這林立的樓宇間,澄澈,絢爛,沉靜,驚奇,原來美可以在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時間的流里潛滋暗長,只因愛美的心,生命的力,溫暖的情。
【讀《美的歷程》有感】相關文章:
讀《美的歷程》有感04-19
讀《美的歷程》有感(精選22篇)04-18
《美的歷程》讀書筆記03-30
李澤厚《美的歷程》閱讀答案06-15
《美的歷程》的閱讀題及答案04-23
美的歷程讀書筆記01-20
《美的歷程》讀書筆記03-30
美的歷程讀后感09-19
讀后感《美的歷程》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