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讀后感(精選2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海經》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海經》讀后感 1
《山海經》是一本記載了各種怪蟲異獸和各種神話傳說的中國古代地理書,書中的那些我聞所未聞的怪獸和草木,讓我非常著迷!渡胶=浘矶何魃浇洝分杏幸欢芜@樣寫道:“又西百八十里,日泰器之山。觀水出焉,……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常行西海,游于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見則天下大穰。”意思是:從鐘山往西一百八十里,是泰器山。觀水從這里發源,水中有很多文鰩魚,長著魚的身子和鳥的翅膀,常常在西海和東海游走,在夜間飛行。它的叫聲像傳說中的一種鳥,一出現天下就會五谷豐登。
雖然《山海經》中的動物大都是現實中沒有的,只存在于神話傳說之中,但有一些記載在生活中還是真實存在的。如《山海經卷一:東山經》中的“……其狀如鶚,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日鸚鵡”,這不就是我們在寵物店經常看到的鸚鵡嗎!
這部博大精深、被稱作千古奇書的著作,其成書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公開流傳至今又經歷了兩千年。本書產生的時代并不在洪荒,因為它是文字成熟使用后的作品,文字數量多達3萬余字,而且用字簡潔準確,基本上都是陳述句,即有什么說什么!渡胶=洝纷詰饑翝h初成書至今,被公認為一部奇書。一是因為在3.1萬字的篇幅里,記載了約40個方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個歷史人物、400多種神怪異獸!渡胶=洝芳乩碇、方物志(礦產、動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書,又保存了中華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話。二是因為它開中國有圖有文的敘事傳統的先河,它的'奇源多姿,形象地反映在書中的插圖上。古之為書,有圖有文,圖文并舉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一千五百多年前,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有“流觀山海圖”的詩句,晉郭璞曾作《山海經》圖贊,在給《山海經》作注時又有“圖亦作牛形”、“今圖作赤鳥”的文字,可知晉代的《山海經》尚有圖。而且,在《山海經》的經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動作的記敘,明顯可以看出是對圖的說明。如《大荒東經》記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薄逗M馕鹘洝罚骸伴_明獸……東向立昆侖上”,等等。可惜這些圖并沒有流傳下來。但《山海經》有圖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后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便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山海經》讀后感 2
“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燭龍睜眼,赤地萬里”這段神奇而令人心生遐想的話,你知道出自哪里嗎?不錯,它來自我最為贊嘆的一部書——《山海經》。
《山海經》是西漢的劉向所編寫的,它與《易經》《黃帝內經》并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它在交通、科技都不發達的古代算得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科全書了。
這里面記載的風水寶地令我心生向往;奇珍異獸令我感慨萬千。這里面的神、鬼、仙、鬼、怪、山、川、海、天、地都是如此的奇妙!
每每翻看這部巨作,都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里的神話傳說是那么的精彩,生物描寫的是那么細致,有時連我自己都開始覺得這些奇珍異獸是真的存在過了。(不然作者怎能將其描寫得那么形象呢?)
《山海經》分為十八卷,在那么多卷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卷二《西山經》中的《竹山》: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山上多喬木,其陰多鐵有草焉……如麻,白而赤實,其狀如赭……多蒼玉。丹水出焉,東南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魚……”
每每讀到這一則,我都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好似我正瞑目地飄蕩在一個靜無波紋的、色如水玉似的湖上,我在上面慢慢漂流著,細細聆聽風的呼聲,鳥的鳴聲,水的流聲……我就這樣靜靜地被美包圍著、熏陶著……
統而言之,我讀完這本書后,感覺自己對美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個層次:美并不是直白地贊嘆,而是用簡潔、淳樸的語言表達出一種令別人舒適的感覺,并留下無限的遐想,那才是真正的美。
《山海經》讀后感 3
那年夏天,我才上三年級,那是剛放暑假,爸爸送了我一本《山海經》。
《山海經》是介紹上古時期的飛禽走獸。許多神話故事就是從里面演變的,其中有: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也有形態各異的上古神獸:九尾狐,畢方,武羅,幼鳥里面的圖畫也是多彩多色。
但我看著看著就厭煩了,索性只看圖畫,不在看文字了。果然,不出十分鐘我就全部看完了,但我仔細想想里面的內容才發現,我不但不知道他們的名字還不知道他們的`由來。我的心中越來越愧疚,爸爸買這本書給我,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學習到新知識,還為了激發我對學習的興趣;這時,我慚愧的捧起書,坐在書桌前,拿起筆認真的又讀了一遍。
果然,有效率的讀書就是不一樣。∥椰F在已經知道在上古時期,狐類生物大部分表示不吉利,只要他們出現這個地方就一定會出現干旱;蛇喜歡出現在寸草不生的地方,卻特別的吉利,大部分魚可以治風膽病
學習;猶如長征,路更長,關更多。突破一道道難關,會跨入一個新的境界,領略一番新風光。
《山海經》讀后感 4
在暑假里,爸爸送給了我一個禮物——《山海經》?吹搅诉@個書名,頓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無數的景像又是山又是海的,勾起了我很濃厚的興趣。
但是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我太震撼了。
《山海經》約成書于4000年前,它是一部先秦古籍。分為《山經》、《海經》兩大類,共18卷。書中記載了古代的各種奇形怪狀、擁有超人神通的奇靈怪獸500多個,內容包括了地理、神話、宗教等方面,也同時記載了許多具有神話傳說性質的事情,在我看來稱得上是一部神奇的百科全書。里面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現會發生天災,還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聲,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其中還有兩種奇異的動物讓我難忘:一種是比翼鳥,每只鳥只長了一只翅膀,所以必須得兩只鳥并在一起飛才能飛的起來。還有一種叫相柳,它長了九個頭,可以同時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凡是相柳到過的地方,都被掘成沼澤和溪谷。
在海經第六卷,海內西經記載了讓我感覺十分神奇的樹。珠樹:傳說只生長珍珠的樹。文玉樹:當然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生長五彩美玉的樹。玗琪樹:生長紅色玉石的樹。還有最神奇的不死樹:就是一種長生不死的樹,人服食了它長生不老。
總結最后我覺得《山海經》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知識的山、知識的海,它以豐富和奇特的內容,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所嘆服。所以要想學習和探索中國的歷史在我看來不可不讀《山海經》。
《山海經》讀后感 5
看了《山海經》后,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本奇書!它有5大特點:
1、它與其他書不同,是一本述圖之書;
2、書中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
3、《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密切關系;
4、該書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山經》與《海經》;
5、《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與現實的順序不同。這本書上記載的,遠比現在的地理書細密,能將中國的大部分江河山川融入在內,確實值得我們敬佩它的精確,也讓我懂得了做事要仔細,平日里要觀察周圍的變化,雖談不上洞悉一切,起碼也要略知一些。但是一直有個問題縈繞著我,如此膾炙人口的《山海經》它的作者到底是怎樣一個團體呢?難道真的是巫師嗎?古時學者大都認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來此說純屬無稽之談。
無論是從其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各篇成書時間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經》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是集體編述而成。因為《山海經》的內容非常廣泛,是民間個人無力完成的,即使一個氏族部落的領導集團也只能編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時地域、交通條件的限制,一個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個的情況。所以,只能通過巫師口耳相傳累積,在大一統的后世將其加以整理成書。而早期巫師的職責,決定了他們文化知識的結構,大凡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生物、醫藥、帝王世系及重大技術發明等等,無不知曉,故《山海經》的內容十分駁雜。
《山海經》中所保存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精衛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鯀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傳說,不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積極鼓舞;而那些如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月亮每月的圓缺盈虧、一年四季的寒暑變化等有關自然界的記述,不僅僅是上古人要為解釋自然現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探索的勇氣!渡胶=洝氛媸墙o予了我們不少啊!
《山海經》讀后感 6
今天,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我的心深深的觸動了。
文章是講述魯迅先生與“阿長”的故事!鞍㈤L”就是“長媽媽”。“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說“‘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認為這是魯迅先生在評價“長媽媽”的地位。讀到下面時,我又有了新發現,“阿長”這個名字別的女工也用過的,我可以體會到“長媽媽”在魯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為連名字都可以用別人的,而且是為了省事。
又往下讀時,我發現魯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長“,因為阿長經常會告狀,我卻認為”阿長“雖然會告狀,但她是出自于真心想帶好魯迅先生的,阿長不僅會“切切察察”還知道許多風俗。但魯迅先生卻不領情。
“阿長”的性格不僅善良、熱心,還會關心人,我知道她對魯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時魯迅先生還小,并不愿聽?伤齾s不知厭煩的傳授她所知道事情。還為魯迅先生買了一本《山海經》,別人不愿做,她卻會去做,她小時候沒讀過書,從“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中,她連字都記不住,可以想像到她買這本書有多么困難,于是魯迅先生又對她產生新的敬意。 所以,魯迅先生為何三十年后還要專門寫一篇關于“阿長”的一篇文章。
我可以想像,其實魯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長”的。因為,她為這個家做出了許多的奉獻,最后,卻連名字都沒落下,我認為魯迅先生是有懊悔和內疚的。
最后,我想說我也很同情長媽媽!
《朝花夕拾》是魯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收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散文十篇,展現了橫眉冷對的魯迅先生的'另一面。所收各篇均意蘊豐厚,手法嫻熟,備受一代代讀者的喜愛。
魯迅,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樹人,浙江紹興人。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寫了一些他童年的事兒,我對他筆下的阿長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主要記敘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長媽媽迷信,嘮叨,晚上睡覺擺大字,但她關心兒童,直爽,淳樸,還費盡心思給魯迅買來了一本《阿長與山海經》,她連名字都叫成了《三哼經》,還能買到,實屬不易。阿長還懂得許多規矩,但大多讓魯迅不耐煩。什么正月初一恭喜長媽媽;死了人,應該說是“老掉了”;死人或生小孩的屋,不能進;飯粒掉地下必須撿起……都讓他覺得繁瑣至極。
魯迅對阿長的態度,發生過很大的轉變。當魯迅得知是阿長謀死了他那可愛的,小小的,讓她喜愛的隱鼠時,他一向叫她長媽媽,這時卻直接叫,她阿長,對他的怒氣持續了很久。
長媽媽經常給他講故事,有一次她給魯迅講了一個美女蛇的故事,結尾還給他了一個教訓: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容許他。阿長大約是青年守寡,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從不被人重視,她渴望得到幸福,樸實而又溫和,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山海經》讀后感 7
打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讀那深情的回憶。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
文中的長媽媽是魯迅的保姆,她經常睡成“大”字狀。常喜歡切切察察和告狀,這使魯迅對她十分討厭。但可憐的是阿長并不是保姆的本名,她只不過是上任女工的替品,大家叫順嘴了也沒來得及改。
又是一年,阿長又開始絮叨,開始講大道理,講一些夸張的故事,列如說人死了,不該死掉,飯掉地上不該長毛來攻城我們要被擄去即使魯迅念念的《山海經》阿長也來打聽。
阿長告假后的四五天,她將一包書給了魯迅,嘴里還說著:“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給你買來了”。此時魯迅對阿長產生了新的敬意,別人不肯做的,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成功,她確有神力,那之前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直到現在即使那本書的紙張很黃,圖像很壞,幾乎全用直線湊合,但那是魯迅最心愛的寶書。
關于《山海經》,魯迅只是對她講講罷了,但沒想到連書名還叫不準的鄉下婦女竟用自己的錢給主子買書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些人,他們在我們身邊默默陪伴,或許他們的一些行為使你感到厭惡,但他們對于你們的愛是那么的濃,是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與幸福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就像魯迅對長媽媽的保佑,“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凝聚了魯迅對長媽媽的全部情思,寄托了魯迅對這位勞動婦女的衷心祝愿。
《山海經》讀后感 8
我在寒假里看過很多書,比如:《山海經》、《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上學記》……把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山海經》。
讀了這一本書的內容,我知道了:《山海經》是一部內容豐富 、風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稱中國奇幻、魔幻文學的.開山鼻祖,傳書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話、水利、破產等方面內容,是中國文化的珍品,使中國古人想象力的集中體現。
本書收集啦,令人所能收集到的幾乎所有《山海經》圖文版本,全面呈現了這部中國上古時代極其換與史、地理,喜歡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讀者來說,實為首選。
所以我每天看這本書的內容和圖,這每一張圖中下面都有意思,第一篇的奇幻瑰麗的《山海經》這里全部描述著古代時候和神話。
這本書有很多很多沒有見過,又沒有聽過事物和生物,不過有些又是我看過的神話故事或事物和生物。
我希望更多人了解這里面的故事 ,學到更多知識。
《山海經》讀后感 9
《山海經》一直被當做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周末抽空讀了一下,意識到這根本就不是一本故事書,這是古代(可能是戰國前后)一個有內視力的人根據自己看到的上古的場景畫面做了詳細的記載。因為三維之外,時間是不存在的,所有上古發生的事,出現的動物和人,都在阿卡西記錄里。在記載過程中,他還收到了這個畫面中出現的人的相關信息,因為這些信息是通過高頻傳授然后他大腦轉譯的,所以就成了現在大家認為的.所謂神話版本。整本書,顯而易見,大多數都是一個人在描述他看到的圖畫場景,沒有任何想要說故事的意圖,所以,用詞簡單,多處重復,內容也簡練,沒有任何修辭和渲染。
眾多神獸也是眾多上古神仙們的試驗品。上古時期,神州大地屬于北斗七星上高維存有(就是我們所說的神仙們)的后花園和實驗地。
《山海經》讀后感 10
我和媽媽剛剛親子共讀完了《山海經》青少版,這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名著,有些地方夸張的手法,讓我想起了《吹牛大王歷險記》,但風格截然不同。
《山海經》從女媧補天、神農氏炎帝、精衛填海、軒轅氏黃帝、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神話故事一直講到啟建立夏朝,故事一個比一個神奇,一個比一個精彩。書中還描寫了分布于東西南北中的名山大川和名山大川中的奇異動植物以及當時被稱為海內、海外的許多周邊古國或部落的奇特風土人情。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當黃帝勢力日漸強大超過炎帝,炎帝戰敗,他的`部下蚩尤要找黃帝報仇時,炎帝說:“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在戰爭中讓百姓犧牲!边@充分說明炎帝是個很關愛百姓的好首領。讓我感到奇特的是:北部山川中有一種魚,長了一個頭,八個身子,真奇怪;還有一種鳥,長了一個頭,三只眼,四只翅膀,三只尾巴,稀奇吧!讓我感到好笑的是:南部山川中有一種魚,身體象蛇一樣,腦袋卻象人,吃了它的肉人可以長命百歲。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對“鳳凰涅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書中說鳳凰是南方群山中的一種象征吉祥的鳥,鳳凰死后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獲得重生,并獲得較之以前更強的生命力,這就是“鳳凰涅槃”。鳳凰只有在天下太平時才會出現,并且只在梧桐樹上棲息,怪不得生活中人們常說“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呢。
《山海經》是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建議大家有時間都來讀讀,一定會有收獲。
《山海經》讀后感 1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币灰桓郀柣:龠^了這么多天,我相信大家都看了很多書吧!
我也看了很多書,有《山海經》、《看看我們的地球》、巜寫人作文》、《寫景作文》、《狀物作文》、《記事作文》……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山海經》。
《山海經》講述了很多神話故事,還有很多參考圖,還有沒有見過的植物和不可思議的動物或東西等等,而且還有三個南山經和北山經的地圖,四個西山經和東山經的地圖,還有12個中山經的.地圖和很多海外(東、南、西、北)海內(東、南、西、北)山經地圖加大荒(東、南、西、北)地圖,和一個海內經地圖。
有些東西還寫著在什么民族、地方、多高、多長。比如說灰陶狗,在漢族,河南省博物館,高36·5厘米,長43厘米。
我喜歡這本書那是因為,這本書有很多很多沒有見過,又沒有聽過事物和生物,不過有些又是我看過的神話故事或事物和生物。
這本書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如果你們也喜歡這本書的話,那你們也來看一看吧!
《山海經》讀后感 12
孫老師送了一套《山海經》給我,當我讀到這套書時,我都舍不得放手了。之所以這么喜歡這本書,是因為里面的怪物太奇怪了,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現就會發生天災,有的怪物的名字就是自己的叫聲。我們最喜歡的西王母竟然是長相像人,卻長有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善于長嘯,蓬頭亂發的形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v然你的想象力再豐富,當你看到《山海經》中描述的'這些神獸,你還是會大吃一驚。
我喜歡的是鳳凰。因為她代表和平和安寧。其中有好幾篇就專門寫鳳凰。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兩個部落爆發了一場大戰爭,平民老百姓極其痛苦。有一個年輕人說:“我們去找鳳凰吧。她肯定能給我們帶來和平和安樂。”年輕人就帶著大家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鳳凰的住處。他們懇求鳳凰說:“鳳凰,我們的家人正被外族欺壓,請您救救我們吧!兵P凰叫了叫,就收留了他們,然后她飛到戰爭的上空,掀起一陣颶風,把戰士們吹得東倒西歪,這才告誡他們永世不能動粗,雙方握手言和!鳳凰就這樣憑著自己的神力給老百姓帶來幸福和安康。真的是靈獸!
《山海經》真的是一本有意思的書,我強烈推薦大家都來讀一讀!
《山海經》讀后感 13
第一次知道《山海經》是在一次社會實踐的時候,一位同學正坐在宿舍里看著一本《山海經》,看得是那么地入迷?赐瑢W手里捧著的《山海經》,聽看同學的笑聲,我終于提出借書的請求,遺憾的是同學并沒有答應。
回到家,我請求爸爸為我買一套《山海經》,爸爸同意了。這套《山海經》有三本書,
一本是《神獸》篇,一本是從《異人國》篇,還有一本是《神話》篇。
打開《神獸》篇看一看,窫窳的惡行會讓你憤怒不已;美麗的神鳥——鳳凰給天下帶來太平;只有一只翅膀,只能雙雙起飛的比翼鳥:能使人記憂傷的朏朏……這些像來自外星的動物,個個都充滿神秘的色彩。
《異人國》里的人個個外貌不凡。有會占卜的三苗人民;有身材高大,只有一只眼睛的一目人;有兩手托看大耳朵的聶耳國;還有喜歡吃毒蟲的`蜮民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國家都讓你流連忘返。
《神話》篇里的故事更加出神入化了!夸父追逐太陽的精神讓人敬佩,樃绾鸵玫膼矍楣适麓呷藴I下。羿為百姓除去禍害,被人代代傳頌。還有大禹治水,一心為民,三過家門而不入。女媧造人,刑天舞干……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伴隨著我們,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
《山海經》充滿神話色彩,書中這些瑰麗的上古神話,如同奪目的星辰,閃耀在星空中。開啟了我——充滿瑰麗想象世界的大門!
《山海經》讀后感 14
曾經聽父親說過,有一本秦始皇不愿意燒書抗儒,有一本魯迅爺爺夢寐以求的書,有一本陶淵明用古詩贊美的書,是《山海經》。暑假也拿到了這本書,一拿到就停不下來。
《山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共18卷。它包含了許多知識,如地理、歷史和神話。我們聽過的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故事都來自這本書!渡浇洝方榻B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山,包括山中的動植物。我記得南山有12座山,東山有14座山,西山有16座山,北山有7座山,共48座山。除了介紹我們的神話人物和他們的英雄故事外,《海經》還講述了一些外國奇特的風格。
書中介紹的鳥獸也很神奇,我們現在看不到。有白鹿、帝江、畢方、相柳……在大禹治水中,大禹殺死了相柳。相柳是一種九頭蛇,毒性強,生命力強。只有砍掉中間的頭,它的.生命才能結束,其他八個頭無論砍多少次都能長出來。
書中介紹的靈草植物也很稀奇,不但沒見過,還有一些名字也很漂亮,比如沙棠、丹粟、……印象最深的是昆侖開明北部有一種叫“不死樹”的樹。吃了不死樹制成的丹藥,可以長生不老。據說不死樹掌握在西王母手中,所以在古代,許多偉大的神,包括伏羲和后羿,都去昆侖向西王母要不死藥。
讀完整本書后,我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古代。古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雖然當時的生活不如現在先進,但它很有趣。它能接觸到這么多神奇的動植物。這真是一本美妙的書!
《山海經》讀后感 15
前陣子信手翻開《山海經》讀讀,誰知道生僻字太多,須得一邊查字典一邊慢慢地讀。這倒也沒什么,關鍵是有些字字典里都查不到,就真的是無可奈何了。故有點讀不下去,奈已經開了頭,必須得收了尾。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看個一篇,有時候十天半個月也不翻一下,拖拖拉拉直到昨天算是看完了。雖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我這真真是不求甚解的過分了。囫圇吞棗看完,好比豬八戒吃人生果一點味道也不曉得?扇糇屛抑胤槐椋瑢嵲谟肿x不下去,只能這么敷衍了事。
據了解,《山海經》是一部鴻篇巨制,讓我這么隨便一番算是糟蹋了。合上書頁,我還記得啥?無非是些大家都知道的神話故事,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或者偶爾在電視里出現的一些山名,比如說著名的長留山、昆侖虛、狐岐山、青丘等。話說回來,翻一遍《山海經》起碼知道一些神話劇里的仙山國家人物并非憑空捏造,也是有據可循的`。
除此之外,有意思的是在書中看到一些海外國家描寫的時候,會發現在其他小說中也有類似的國家,一樣的奇風異俗,才恍然這部書真是一切志怪仙俠小說的鼻祖。奈我耐心有限,已經不打算再讀第二遍。話說回來,起意讀一讀《山海經》原是因為之前讀唐七的小說,知作者創作的靈感源于《山海經》。如此看來,讀書的差距也是十萬八千里,人家讀幾遍便寫了那么多精彩的小說,我翻一遍什么也沒有留下,唯獨感嘆認字太少!
說起《山海經》,又想起前陣子看過一部同名電視劇,完全沒有了原著的影子,成了一部言情劇,可惜了這么好的一本書。說起來,那么多山山水水,那么多異獸神怪,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國家,也真沒有法子一一去還原。
本想提筆寫幾個讀后感,卻發現實在是寫不出來啥,那么,對不起了,就此擱筆吧!
《山海經》讀后感 16
最近,我讀了彩圖全解《山海經》,這本書分為《山經》和《海經》,是先秦時代的古書,被稱為“中國最古老的神話”。這本書里介紹的是一個個神話故事,比較有名的有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等,這些故事非常神奇精彩,故事中還有好多奇形怪狀的動物、神仙,比如三足鱉、蛇身人面像,還有鳳凰。
《山海經》里,我最喜歡的國家是氐人國,因為那里的人都有美人魚一樣的尾巴,非常好看。印象最深的形象是西王母,我猜大家印象中的她應該是貌美如花吧?可真實的西王母長了又尖又白的虎牙和長長的指甲,還有一條又長毛又多的尾巴,有點嚇人哦!
《山海經》里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精衛填海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種鳥,叫精衛鳥,傳說她是炎帝的小女兒女娃的化身,有一次她想去看看東海的樣子,就坐著小船去了東海?墒,海上突然起了風暴,海浪吞沒了小船,淹死了她,精衛痛恨大海奪去了她的生命,就一直口銜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平東海,這個故事表現了她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我們要學習精衛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
這本書里有古人智慧的結晶,值得大家讀一讀,你們喜歡這本書嗎?
《山海經》讀后感 17
曾經聽爸爸說起過,有一本秦始皇焚書抗儒都不舍得燒掉的書,有一本魯迅爺爺夢寐以求的書,有一本陶淵明用古詩稱贊的書,這本書就是《山海經》。暑假里我也得到了這本書,一拿到手就停不下來了。
《山海經》分《山經》和《海經》,一共十八卷。它包含了地理、歷史、神話等很多知識。我們聽說過的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故事,都是來自于這本書。《山經》里介紹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山,包含了山里的動物和植物。我記得南山經有12座山,東山經有14座山,西山經有16座山,北山經有7座山,一共有四十八座山!逗=洝烦私榻B我們的神話人物和他們的英勇故事,也講述了國外的一些奇異風貌。
書里面介紹的飛禽走獸也很神奇,都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的,有白鹿、帝江、畢方、相柳……大禹治水里面大禹殺了相柳,相柳是一種九頭蛇,有劇毒、生命力旺盛,只有把最中間的頭砍下來才能結束它的生命,而且其他的八個頭無論砍多少次都可以再長出來的。
書里面介紹的靈草植物也很稀奇,不僅沒看見過,有些名字也很優美,比如沙棠、丹粟、葶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種樹,在昆侖開明北面,叫“不死樹”。吃了不死樹所煉制的丹藥可以長生不死。而據說不死樹是掌握在西王母的手中,因此上古許多大神包括伏羲、后羿等都曾前往昆侖上向西王母討要不死藥。
讀完整本書,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上古時期,古代的人想象力非常豐富,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沒有現在先進,但是非常有趣,能接觸到那么多神奇的動植物,這真是一本奇妙的書!
《山海經》讀后感 18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經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神話故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等,其次就是里面關于奇珍異獸的記載,如上古十大神獸:“白澤、夔、鳳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等,這些動物若是放在現代,我們定要將其稱為四不像,但是他們在神話故事書里卻有著屬于自己的傳奇色彩,他們亦正亦邪,威風凜凜。更讓我覺得神奇的是,山海經里記載的人也是奇形怪狀的`,它們有的長著三個腦袋,有的長著長長的手臂,還有的胸前漏了一個洞居然能不死,這真是太神奇了,怪不得魯迅小時候那么頑皮,都能被阿長所講述的山海經迷住,連魯迅先生都為之傾倒的書,我等凡人更是覺得他有趣極了。
山海經這本書看似奇異鬼怪,但實則是我們與古人思想溝通的橋梁,我們通過這本書,可以發現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豐富,也可以發現古人的觀察力是多么的細致入微,看了山海經,也就知道為什么現在的人難以寫出神話故事。古時候什么也不知道,一切都只靠猜,所以想象力豐富,而如今這個世界被我們探究的幾乎沒有什么秘密了,山川大澤遍布人類的足跡,在現實主義充斥的現代,浪漫主義的土壤早已不夠肥沃,每讀一遍山海經都發現自己的想象力能更上一層樓,也總會發現你在驚嘆之余,也慢慢的會吸收里面的內容,再寫錯時會不自覺的用上了浪漫主義的手法,想象與夸張兼具的寫作讓文章具有趣味性,這對于創造力的發掘有著很大的作用。
每讀一篇山海經,我都能有所收獲,每看一遍里面的插圖,我都覺得自己的見識豐富了許多。
《山海經》讀后感 19
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山海經》了。
提到《山海經》,肯定有很多人會想:哎?這書名好熟悉啊。可是就是不知道是啥。剛開始我也有這種感覺,不過讀了以后就明白了。
《山海經》包含了地理、歷史、神話、宗教、民族、植物、動物、礦產、醫藥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書。書中記載的生物幾乎是世上沒有的,但也有一些是和動物很像的。比如“閭”像羊,“黽”像青蛙等。
為什么我會記得那么清楚呢?因為里面記載著許多奇形怪狀的生物,光想想就好笑。比如“酸與”,它有三條腿,二對翅膀,六只眼。三條腿,走路要怎么邁步呢?二對翅膀,飛行會不會操作不過來呢?
現在,有些文章中的'“老饕”,就是出自《山海經》里的“饕餮”。它曾經把自己的身體吃了,F在人們用它來形容資深吃貨以及懂吃的人。
讀了《山海經》,我驚喜地發現: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這些語文書里出現過的神話傳說故事,全出自《山海經》呢!
這真是一本奇妙的書,豐富的想象力,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捧起這本書就欲罷不能。
吃一驚。展現于你面前的,是一個奇異花草、猛獸妖物遍布的神奇地方:招搖山上有多姿的桂樹與美麗的玉石;吃上一口祝余,帶上一株迷谷,你可以踏上不迷路、不饑餓得旅途;小心即翼山上那些蝮蟲和怪蛇,還有什么貍力,可不是你家的小豬,叫聲像狗,不要惹他。
許多聽也沒聽過的山名、水名、樹名,尤其是那些名字奇特的妖怪,都讓人驚奇。說來是神化,但先人怎能將其記錄的如此生動形象,不免讓人產生對于另一個世界的聯想。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中華悠久的歷史。
《山海經》讀后感 20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阿長與山海經》,作者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描述了出一位心地善良,淳樸的勞動婦女。
阿長,是作者小時候的保姆,作者平時叫她阿媽,但阿長卻經常切切擦擦,指手畫腳,當作者知道是他害死了他心愛的隱鼠后{一只老鼠}便有些厭惡他了,自從這件事之后,小作者便改口喊她阿長了。之后,由于阿長經常講給作者聽,讓故事中的奇妙經常陪伴小作者,年少的作者甚至在阿長的絮叨中感受到了她的某種神力。時間久了,作者也漸漸不討厭阿長了。
有一次,作者去遠房叔叔家做客,無意間,看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只可惜書不小心被弄丟了。大概是他對那本山海經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都來問“山哼經”是怎么一回事。大字不識的阿長休假過后,居然就遞給了作者一包書,高興的說:“哥兒,有畫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讓作者從此對他產生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以后,雖然作者也買了許多書,也包括其他版本的山海經,但沒有一本能夠代替他小時候看的那本山海經。
看似簡單的買書一事,其實里面包含著阿長對作者的無比關愛,沒有人叫阿長去買《山海經》,阿長掏的是自己口袋里的血汗錢去買的。目不識丁,口中說著“山哼經”的阿長又是怎樣費盡周折買到《山海經》的?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你在懷里永安他的靈魂。”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阿長的懷念與祝福,讓我也不由自主的跟作者產生共鳴,仿佛我也看到了愛講故事,睡覺擺著大字的長媽媽……
《山海經》讀后感 21
我第一次聽說《山海經》是讀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好奇的是,我讀了這本對魯迅有不同意義的古籍!渡胶=洝穬热輳V泛,風格奇特。被后人譽為中國文學的“寶礦”,是中國先秦典籍中的一朵“奇葩”。
《山海經》是“古今語怪之祖”,其中保存了大量最原始、情節完整的神話故事。許多流傳的古代神話來源于這本書,也保存了許多丟失的神話故事,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書中保存的神話故事不僅為中國后人的神話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為后人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最原始的參考。因此,它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后人的文學創作材料來自《山海經》,如《列子》中的愚公移山、《莊子》中的“突然為混沌鑿七竅”,來自《山海經》中混沌無面的神靈,以及我之前提到的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等等,數不勝數。所以對后世志怪小說影響很大。但這本書并不全是瞎編亂造的,有很多史料價值。例如,《山海經》中所載的“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紅蛇”可以研究原始時期的宗教信仰,而蛇很可能是古代巫咸國的圖騰。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山海經》對宗教的追根溯源具有很好的研究價值。與此同時,《山海經》也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地理文獻,它記錄了中國古代的`地形、山貌、動植物和礦產分布。對后人的影響也很廣,《水經注》中有很多資料來源于《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起源,是歷史上一部奇特的作品。沒有豐富的想象力,這部偉大的作品就無法完成,這也代表了古人的集體智慧。
《山海經》讀后感 22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局使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位啟迪魯迅人生的人物也同樣溫暖我前行的路。
阿長是魯迅年幼時的保姆,長得不是很討人喜,不僅黃胖,而且還矮,是一個不拘小節又很“拘小節”的人。沒有文化,粗俗,睡相難看,迷信,這是一開始魯迅筆下的阿長。一個沒有留下姓名的人就以這種形象走進了我的視線。
但劇情卻從一本《阿長與山海經》的出現而發生改變,阿長的善良樸實,富有愛心,漸漸從文字中滲透出來,慢慢地阿長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更加完整。她是那個時代許多下層女性的縮影,沒有文化,滿肚子煩瑣的道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另一個人物——衍太太。可阿長與她是截然不同的,她受到了魯迅的尊重,懷念。最令我感動的一個細節是是阿長笨拙的把《阿長與山海經》讀成了“三哼經”,這是魯迅對她無聲的贊揚。這樣一位女性,身處動亂、封建麻木的社會,卻依舊能堅守本性,始終不改心地善良,讓人每每讀之,無不打心里提起對她敬佩。
從對阿長的'厭煩、埋怨到尊重、愛戴,魯迅用白紙黑字,將這個人物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不僅僅是魯迅本人的文學積淀之深,同時也是因為阿長的個人道德光環,才造就了這段別開生面的描寫。
阿長打動了魯迅,也同樣打動了我。一份熾熱的真心在寒冷的冬夜悄然出現,劃破暗夜,它就像一杯暖茶,用溫暖將我包圍。也讓我知曉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個人掛念我們,會因為我們的渴求而拼盡全力,奮不顧身。也正是因為他們,我們在成長的路上才不會孤獨,才會走的更遠。
【《山海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海經原文譯文02-02
《山海經》優秀教案07-24
陶淵明《讀山海經》11-30
《山海經》詩詞賞析07-01
山海經的優秀教案08-20
《山海經》教學設計08-03
山海經的讀后感01-29
山海經讀后感04-04
《讀山海經》陶淵明11-20
《山海經》讀后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