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之漢武帝》讀后感

時間:2022-11-07 18:46:2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史記之漢武帝》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之漢武帝》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之漢武帝》讀后感

  終于抽時間把王立群老師講的漢武帝聽了一遍,王老師說了這世界上有五種人,第一種是琢磨事的,第二種是琢磨人的,第三種是琢磨錢的,第四種是即琢磨人又琢磨事,第五種是即琢磨人又琢磨事又琢磨人的,寫到這里,王老師只是提了一個概念,卻沒有說漢武帝屬于那一種,我想漢武帝是屬于即琢磨事又琢磨人的,具體的事例一是對事兵不血刃的解決中山王事件,二是對人任用衛青、霍去病征討匈奴,三是對錢就完全交給霍光去處理。

  相比于帝王,蕓蕓眾生大多數是屬于琢磨錢的一種,想著怎么發家致富,不過,真正能夠發家致富并且長久的,一定是那種即琢磨事又琢磨人又琢磨錢的,這樣的人往往不是帝王,這樣的人物我想到一個,那就是胡雪巖,不過,胡雪巖的結局有說明即琢磨事又琢磨人又琢磨錢的人未必是能夠發家致富并且長久的,這也說明歷史的發展沒有定論,通俗來講,一切皆有可能。

  這又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定律,很多事情的發展表象和定律是不相符的,但最終卻又驚人的相似,難道這就是定律具有普適性卻不具有針對性,違反定律一定會走向事物的反面,我不是在刻意的探討哲學的問題,一是我對哲學不感興趣,二是哲學太深奧,不懂。

  史記最后給漢武帝的評價是雄才大略,而漢武帝在位56年,和匈奴打仗打了44年,也就是說漢武帝的一生主要就是開疆拓土,打擊匈奴,作為歷史的繼承人,我們怎樣讓自己成為有作為的人呢?或者是怎樣成就自己?

  這里再次強調樹立目標的重要性,當然了樹立的目標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實現的,漢朝由于打不過匈奴,漢武帝的姐姐被派去和親,這讓漢武帝對匈奴燃氣了怒火,立志要消滅匈奴,再加上當時的時代主題也是漢匈不兩立,當然了我這不是宣揚有你沒我的民族矛盾,只是結合歷史事件簡單的就事論事。

  這也就是說樹立的目標一定是我們內心的強烈愿望,并且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提倡樹立的目標要和我們當前的實際情況起來,又要和自己以后的發展聯系起來,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對于理論的前瞻性還是應當把握一下的。

  簡言之,我們要樹立內心渴望的、符合時代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關的、長遠發展的.目標,生活中樹立的目標預示著你人生的軌跡。

  時也,運也,說說李廣難封,李廣一心想要個侯,可終其一生,在漠北和匈奴決戰時,被調離主戰場而錯過立功機會,自刎軍帳,聽了王立群老師的分析,既是因為大勢,又是因為個人原因,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作戰由防御變成了進攻,而李廣從漢景帝時期一直擔任的是防守;平定七國之亂時,李廣接受了梁王的封賞,導致漢景帝的不快,結果錯過了一次封侯的機會,可見,李廣是一個琢磨事的人,不是一個琢磨人的人,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卻得不到君王的封賞,也可以說,李廣是一個很有做為的人,就是人生目標沒有實現。

  這說明什么?說明要實現人生目標也是需要有規劃的,沒有規劃的人生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帆船,縱使可以到達大洋的彼岸,那也一定會走很多的彎路,而人生的短暫,又經得起多少這樣的歧途?

  從自己的過往當中吸取教訓很重要,這是生活對我們的反饋,李廣是一個不善于吸取生活教訓的一個人,所以他才會接二連三的錯過封侯的機會,而漢武帝到晚年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窮兵黷武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果斷頒布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挽救,避免了漢朝帝國的傾覆;

  曾有人說過,聰明的人會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而真正聰明的人會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遭遇很多失敗,而我們應該把這些失敗看作是生活對我們的,是告訴我們應該做出改變的信號,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從別人的失敗中接受反饋,畢竟有些錯誤是任何人都經不起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

  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中的一粒塵埃,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去。

【《史記之漢武帝》讀后感】相關文章:

史記之孔子世家讀后感范文07-02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讀后感12-17

漢武帝求仙12-06

文學常識之《史記》中的劉邦01-07

史記的讀后感01-25

史記 讀后感06-12

《史記》的讀后感06-13

史記讀后感06-13

讀后感:史記06-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久热 |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久久香蕉国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