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谷雨》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谷雨》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谷雨》有感 1
淅淅瀝瀝的雨聲成為了我的起床鈴,睜開眼,走到窗前,伸出手去感受那縷清晨中濕潤而又溫柔的陽光,這絲絲細雨讓我想到了春,想到了春天和“谷雨”。
谷雨,春之末,蘊含著“雨生百谷”之意。伴隨著雨聲,我來到書桌前,翻開了那本藏著大自然秘密的《谷雨》。
《谷雨》,一本觀察大自然的四季筆記本;一首來自大地深處散發青草氣息的吟詠之歌;落葉、羞花,一本帶你從細微處欣賞生活的書。
名為《谷雨》,實則其中不僅僅只有“谷雨”之時,還有著四季——翠綠的珠簾,掀開大地的衣被,如酥油富雨,灌溉沐浴,驅盡冬寒,將帶領世界闖進明媚熱情節律的谷雨中的春;被豐富多層的綠渲染,在綠中,在林間蕩漾出生機與閑趣的夏;穿行于明朗璀璨之中,那個屬于葉子的秋天;滿天飛雪,冬日中快樂的恩賜,天空詩人即興而成的最自由、最純粹的詩行,酣暢淋漓,無所顧忌,贈予自然雪國風光,贈予人們滿心期待與欣喜的冬。
翻開《谷雨》的扉頁,沉浸于墨香之間,感受著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四時之景,漫步在這個與林葉為伴,與鳥獸相隨的.自然世界。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書寫著閑適和優美,我追隨著作者,共同回歸自然,共同去欣賞這春日花景、夏中閑趣、秋里葉落、冬中白雪,共同感嘆這四時盛景。
這個世界,這片天地,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那些高樓大廈、燈紅酒綠,避開了世間的種種繁華。在這片天地中,就像書中所說的“我會忘了自己,忘了自己是一個人,忘了人的知識經驗,忘了今世何世,我停留在一個遙遠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只有連綿不斷的山風,蕩著卷卷波浪的海洋,被飄洋飛舞的落葉渲染過的黃色的樹林,微風輕浮過時蕩起的陣陣金黃色麥浪,隨著滿天飛雪共同飄蕩的歡樂……這些來自大自然中生命的陣陣心跳讓人沉浸與此;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動人心弦;這個大自然讓人驚奇,讓人感嘆,讓人回味。
《谷雨》帶著我沖出了被高樓圍繞的城市,來到了這個大自然,讓我觀察到了這個自然中最平凡卻最美麗,最常見卻總被我忽略的點點生命。這讓我找到了自己平常總是說的“詩和遠方”。
那縷陽光慢慢傾斜,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透過了房間的窗,照在了書上,照到了字里行間,照進了文字背后的美好自然。我緩緩地合上了《谷雨》,將這縷陽光和書中的世界藏在了這個清晨。
讀《谷雨》有感 2
“嘀——”不知哪有顆水珠滾落下葉片,在它透明晶亮的世界里正閃亮著水杉的眼睫毛、夢幻似的微藍、柳樹的倩影、春意涌動的青綠……“咚——”它敲在了地面上,濺起的水珠讓四周的翠綠都柔和起來。這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匯成了兩個字——谷雨。
讀完了《谷雨》這本書,腦海中便浮想出這般情景,就如同身臨其境所產生的切身感觸。生命之美,動人心弦。
人們曾試過描述極度的'美,最終總結的便是四個字——大美無言。就像巧奪天工與天造地設、得天獨厚,前者可以贊美,后面只能感嘆。
感慨過后,我試著追尋這美,探索這美。
世界突然靜極了。我隱約間看到作者也在追尋這美,回歸自然。
自然塑造了萬物之形態。柔美的云霞在雪山間翻浮涌動,枝葉在青綠間舞動著,總有一道彩虹會以環狀嵌在天空;春天大地里,總會涌出參參差差的草木叢;秋天處處總會紛飛著扇子似的金黃葉……我發現自己總困頓于自己眼前的狹窄空間,而未切身融入大千世界。記得作者有句話:“我會忘了自己,忘了自己是一個人,忘了個人的知識經驗,忘了今世何世,我停留在一個遙遠的世界里。”將自己“忘卻”,也就融入了世界。心境應是開闊的,靈魂應是高尚的。不知不覺間,我感覺靈魂在谷雨的洗滌中越發純凈了。
但萬物之美還需細細去感受、去體會。怎么辦呢?無欲無求地讓心融入自然。你之后會感受那溪水的蜿蜒、瀲滟,那空山新雨后不染塵世的、澄凈的綠,亦或是浸透陽光斑駁痕跡的林蔭……作者靜默中告訴了我們:融入自然,愛護自然。作者在作品中讓我們不知不覺接收了這個心愿。
這個作品不是去寫谷雨時節的美麗景象,而是一次作者貼近自然,把我們帶入自然中的心路歷程。春、夏、秋、冬都各有特色,不變的是對世界的遐想和對自然的暢游,讓人從“谷雨”深入到“心靈”,“美”充滿了無限遐想,一部作品洗滌了我的靈魂,讓我感慨于蓬勃生命的美,又領悟于回歸初心的真。
眼前只剩一顆仍搖搖欲墜的露珠懸在草葉上,內折著光。而我手中則緩緩合上了這本《谷雨》。
讀《谷雨》有感 3
谷雨如絲又似塵,窗外輕柔無聲的小雨送來紙的醇香,引我走進。——《谷雨》。
——題記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氣,萍始生是它,嗚鳩拂其羽是它,為戴任降于桑是它,伴著窗外的瀟瀟細雨懷著對谷雨的好奇,我翻開那本積灰的《谷雨》。
開頭雨頻霜斷氣清和把我們化成一只飛鳥飛入那谷雨時節的江南地區,飛入唐池子筆下谷雨中的村莊。
避開城市的喧囂,越過重重的高山,渡過茫茫的大海,在谷雨時節的枝頭上小憩,遇見年少時的唐池子,她正站在一旁,看著大人們把種子灑進土里,有了谷雨的潤澤,種子就會使足了勁往上挺,待秋天來時,莊稼人的臉上就會綻開笑容,谷雨給農民帶來了一年的希望;“谷雨之雨從天降,各路神仙顯神靈”,谷雨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綠嫩難置先,清和易晚天,谷雨勾起了人們對自然更深一層的探索。
唐池子文筆清麗,將自然之美以谷雨之名展現在紙上,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讓人驚嘆生命之美,自然之美。但大美無言,再華麗的語言也不抵自己親眼一見,幻成飛鳥的我在天空盤旋,燦爛的云霞如同被清水抹開的頑料浸染在天邊,太陽掩映在云霞中腿去了幾分焦熱,我從云際中劃落過,留下一串贊美的鳴叫;雨后的天空總是那么清亮,亮得折射出了幾條彩色的帶子,我欲振翅飛上那條帶子,順著它飛到天的`邊緣;自然的手輕輕一樣,不同的季節降落人間,春天有貴如油的甘森,生機勃勃的樹木,我掠過田野、湖面,享受著春光之美;夏天有“映日荷花別樣紅”,蟬鳴陣陣迎清風,我停留在樹蔭下的枝頭,看蜻蜓戲荷葉,楊柳近風舞;秋天有片片金葉落滿地,我穿梭在枯枝敗葉間,為生機的逝去悲鳴;冬天有北風呼呼送凄寒,白雪皚皚掩青山,我向南方飛去,告別這雪白的世界。我們總在眼前的狹窄世界飽受困頓,不如隨心變成一只小鳥,融入大千世界,追尋那最純真的自己,作者寫到:“我會忘了自己,忘了自己是一個人,忘了個人的知識經驗,忘了今世何世,我停留在一個遙遠的世界里。”忘了自己,把靈魂歸于自然,讓自然凈化靈魂,讓靈魂變得高尚。
當你一次次貼近自然時,你會發現那形態各異的高山,撲朔迷離的樹林,清明透澈的小溪……竟是如此美麗,正如吳均所說: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唐池子在對谷雨的插述中向人們傳達了“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她以谷雨的美麗景象,展現了自己與自然相融的靈魂,把我們引入自然,由美麗的景色深入到心靈,每個人對自然的感受都不同,但不變的是對自然的返想和對美的追求。一部作品讓我浮躁的心靈歸于自然,歸于寧靜,又讓我對自然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窗外的雨停了,幾聲鳥鳴喚回了我沉浸書中的靈魂,屋檐上滴落下的水珠濺起小水花,透出那富有生命力的字眼——《谷雨》。
讀《谷雨》有感 4
八月的小雨,綿綿不斷,一連幾日都不見云開。就著這初秋的絲絲細雨,我走近書香,藏進了《谷雨》的文海……——題記
“谷雨”,春季中最后一個節氣。秧苗初插是它,作物新種是它鳴鳩戴勝仍舊是它。人們常說,它是春之末,但它卻有著“雨生百谷“的生機之意。就這樣,伴著秋日的霏霏淫雨,也承載著對“谷雨”不少的興趣,我避開繁華,翻開了靜默櫥柜的那本《谷雨》。
《谷雨》的作者——唐池子,一個實實在在的湖南人。她自幼嬉戲于鄉間,與林葉為伴,與鳥獸相隨,打小就對大自然有著深厚的情感。唐池子的'寫文,優美而閑適,與逝去多年的汪曾祺先生一樣,她的散文字里行間都透著些人間的煙火氣。而在此書中,她給讀者們呈現的,不僅僅是“谷雨”之色,還有春日花景、夏中閑趣、秋里葉落、冬間白雪,更甚則是那些藏在歲月長河中的點點曾經。是她,以一支生花妙筆,將身旁本不起眼的四時盛景,如詩如畫地描繪了出來。
翻開此書的扉頁,沉浸于墨香之間,我常常誤以為自己是一只無憂無慮的飛鳥,不疲地翱翔于《谷雨》所描繪的一方天地之中,半刻也不停息。在那片天地里,我躲開了城市的喧囂,越過層層山峰,渡過茫茫海洋,隨微風輕拂過金黃的稻田,逐陽光穿梭在林葉的縫隙。在那片天地里,我也曾像只討喜的小燕,飛入唐池子少時成長的村莊,蹲在繁樹的枝頭,同她一起,琢磨著老戚一個又一個新把戲;又或者,若一只雀兒,飛上她教室的窗戶,偷看她與摯友之間,交談間留下的淡淡印記。
我這只不知名的飛鳥啊,曾一度停留在擁擠高樓中的片片綠蔭下,是唐池子,讓我沖出了這座封城,飛往那段遠方的靜好時光。在那段時光中,我總是悄然無聲地跟隨著唐池子的腳步,在久違的文海中,回憶孩童的天真爛漫,俯瞰人間的紅塵溫情。以一只飛鳥的視角,我回歸自然,釋放本性,拋開眼前茍且,向著詩和遠方赴去。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一只飛鳥,哪怕生活繁瑣,也應該沖破枷鎖,尋找一處讓自己自由翱翔的天地。就像閱讀一本好書,簡單卻可以讓心靈變得潔凈,如此,又何樂而不為呢?
走近《谷雨》的世界,去做只飛鳥吧。總有一瞬間,你會翱翔于你的藍天……
【讀《谷雨》有感】相關文章:
谷雨有感說說(精選240句)06-20
關于谷雨有感的句子210句04-20
谷雨經典文案03-09
谷雨的詩句12-27
谷雨的作文10-04
谷雨的習俗03-04
谷雨的典故03-10
谷雨的習俗04-21
谷雨散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