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流程

時間:2023-09-02 14:11:00 賽賽 大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流程

  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傳”,位于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信息傳播領域行業特色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流程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報考條件

  1、符合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年度招生工作規定中的報名條件;

  2、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德高尚、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3、身體條件應符合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4、報考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廣播電視學(電視攝影方向)、編輯出版學(新媒體方向)、網絡與新媒體的考生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各類競賽(包括學科競賽、科學研究、文學創作、外語、攝影、創意創新、社會實踐)中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2)有與所報專業相關的出版物或在省級(含)以上刊物發表作品;

  5、報考新聞學(數據新聞報道方向)的考生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人文社科、英語、數學、物理、信息學及創新類競賽中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2)有與所報專業相關的出版物或在省級(含)以上刊物發表的作品;

  6、報考廣播電視工程的考生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數學、物理、計算機或信息類競賽中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2)對所報專業有濃厚興趣并在相關領域確有突出特長、取得過優秀成績、展示出創新潛質,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報名辦法

  1、網上報名

  所有考生均須于2018年3月23日—4月7日期間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按要求進行報名。

  每位考生最多可報考三個專業。廣播電視工程與其他專業不可兼報。

  2、上傳材料(圖片、PDF)

  (1)考生本人近期免冠證件照;

  (2)考生本人身份證;

  (3)高中階段課程修習情況和相關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4)高中階段社會公益活動情況、獲獎證書證明以及其他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的寫實性材料;

  (5)報名系統生成的報名表,由考生所在中學填寫相關意見、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

  以上證明材料需在報名系統內上傳原件照片,若為復印件則需由考生所在中學加蓋公章,以對其真實性負責。

  材料初審

  報名截止后,我校對考生報名材料進行審核,材料不全者不予通過。在材料審核通過的基礎上,我校將組織專家評審組進行資格初審。初審合格者將參加我校組織的測試。初審合格名單及相關信息將于2018年4月30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網及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上進行公示,考生可同時在報名系統上查詢初審結果。

  考核辦法

  1、測試地點:中國傳媒大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一號)

  2、測試時間:面試將于6月11日開始,筆試于6月13日進行,具體時間確認考試時另行通知。

  3、測試內容:

  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廣播電視學(電視攝影方向)

  編輯出版學(新媒體方向)、網絡與新媒體

  【面試】①1分鐘自我介紹;②回答考官提問(高中所學知識);③材料分析:根據指定材料,表達觀點并說明理由;④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需加試朗讀英文短文并回答問題

  【視頻作品分析】重點考查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

  【綜合能力筆試】考查考生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創新潛質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聞學(數據新聞報道方向)

  【面試】①1分鐘自我介紹;②回答考官提問(高中所學知識);③根據指定材料進行評論:側重新媒體、數據新聞等

  【綜合能力筆試】考查考生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創新潛質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廣播電視工程

  【面試】回答考官提問:考查考生的專業興趣、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潛質

  【數理綜合筆試】考查考生數學思維及物理能力

  錄取辦法

  1、入選考生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填報時間等以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為準。

  2、上海、浙江入選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編輯出版學(新媒體方向)、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達到上海、浙江確定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30分及以上,按入選專業予以錄取;入選新聞學(數據新聞報道方向)、廣播電視工程專業A檔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達到上海、浙江確定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20分及以上,B檔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達到上海、浙江確定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30分及以上,按入選專業予以錄取;入選廣播電視學(電視攝影方向)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達到上海、浙江確定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20分及以上,按入選專業予以錄取。

  3、江蘇生源考生選測科目等級要求為B+B及以上。

  4、錄取名單及相關信息將在我校本科招生網上進行公示后上報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公示。

  監督機制

  我校自主招生考核過程全程錄像,面試專家名單和考生面試順序由抽簽隨機確定。初審合格名單、入選考生名單、錄取名單及相關信息均實行三級信息公開。招生工作的全過程由學校紀委監察部門實施監督,同時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注意事項

  1、所有測試信息均在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上公布,請考生注意查詢、認真閱讀。不按要求報名,誤填、錯填報考信息或填報虛假信息,未在規定時間內確認志愿、確認報考、打印準考證等導致不能參加考試或影響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考生本人必須對報名系統中上傳的所有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考核環節將對各項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深度考核。對查實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考生,均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我校將依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取消其自主招生相應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做進一步處理;

  3、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準考證、報名表及所有上傳材料原件參加測試;

  4、根據教育部文件及相關規定,在我校自主招生測試中被認定為違規的考生,學校將視情節輕重作出相應處理,并將其違規事實及處理結果報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被錄取的考生一經查出有代替他人考試等考試舞弊行為,或在報名、考試過程中提供虛假材料,取消其錄取資格。凡在學校自主招生測試及錄取過程中存在作弊行為,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5、考生赴考的往返路費、食宿費均由本人自理;

  6、本招生簡章最終解釋權在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簡介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已正式進入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于中國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6.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43萬平方米。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中國傳媒大學堅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學、藝術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為龍頭,文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目前,學校設有4個學部、1個協同創新中心,5個直屬學院,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9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6個專業碩士類別,82個本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建校5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近1500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34人,其中專任教師1121人。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教授、學者。近年來,有2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次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人次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14人次榮獲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獎,33人次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脫穎而出,教師隊伍的整體學術實力得到增強。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傳媒高新技術研發和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咨詢服務,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建有藝術研究院、傳播研究院、新媒體研究院和文化發展研究院,建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廣播電視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全國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文化部國家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首都傳媒經濟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基地、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基地、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基地),建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數字媒體工程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學校主持完成了國家數字中短波廣播技術標準制訂與系統研制、參與國家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標準制訂,在數字廣播技術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學校辦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現代傳播》。

  學校建有校園多媒體網絡、數字有線綜合業務網、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制作實驗教學中心等;多媒體教室、演播館、實驗室等裝備精良,功能完善;圖書館形成了信息傳播學科內容豐富,紙質、電子、網絡形式多樣的館藏體系。

  學校與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23個國家和地區的62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我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臺。

  學校設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采取函授、夜大、現代遠程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建立多媒體、多形式、多層次的繼續教育體系,為信息傳播領域提供全方位繼續教育服務。目前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8個分院、30個函授站、34個遠程校外學習中心。

  學校通過合作辦學在六朝古都南京設立了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南廣學院,規劃占地面積166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已建設用地810畝,完成校園建筑33萬平方米。學院設立36個本科專業,90個專業方向,現有在校生近11000人。

  面向未來,中國傳媒大學秉持“植根傳媒、依托社會、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辦學理念;繼承辦學傳統,創新教育模式,發揮學科的特色和優勢;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中國傳媒與文化事業發展的人才庫、科技庫、思想庫和信息資源庫,力爭早日實現世界知名高水平傳媒大學的奮斗目標。

  中國傳媒大學的專業介紹

  1. 設計藝術史論方向

  該研究方向旨在培養從事藝術設計史論專業研究、藝術設計史論教學以及有關新聞出版、藝術設計評論、藝術市場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專門人材。

  該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為中外藝術設計史和中外藝術史及理論知識,研究重點是中外藝術設計史理論與當代藝術設計創作的結合。

  該研究方向的學生不僅要具有系統的中外藝術設計史和中外藝術史及理論知識,有廣泛的人文素養和較強的寫作能力,并且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創作、生產現狀、市場管理有切實的了解。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考察調研及文獻研究能力,重視創作與設計實踐的體會。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風、文風和專業道德。

  該研究方向的主要開設中外設計史、中外美術史、現代藝術史、設計美學、藝術哲學、設計批評、社會學、民俗文化學、文獻史料學、藝術市場學、設計管理、專業寫作等課程。

  2.廣告設計方向

  該研究方向領域所涵蓋的范圍,既可以是廣播電視藝術專業的基礎,又有自身的創作及理論研究的空間。

  廣告設計立足于造型藝術的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所涉及范圍十分廣泛,研究對象可以是媒介藝術的視覺表現樣式,包括電視媒介的視覺樣式,廣告媒介的視覺樣式等,進而研究所有這些視覺樣式與外來藝術的關系,與本民族文化藝術傳統的關系等,從理論上探討藝術表現樣式的合理性及其創造的可能性。本專業方向旨在理論與實踐并重。在理論研究的同時,本專業方向提倡創作實踐,而且是高水準,高層次的創作實踐。這不僅需要較好的造型藝術基礎,而且需要較熟練地掌握現代高新技術創作手段,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創作經驗。

  學生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將適合在廣告主、媒體、廣告公司、設計公司這四方擔任藝術指導、藝術執行等方面的工作,同時亦可在相關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進行設計方面的研究或教學工作。

  本方向的導師有吳學夫副教授、肖虎副教授兩人,各自具備充分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課程設置有現代藝術與設計思維、廣告設計與視覺營銷、CI設計研究、平面設計研究、造型設計研究、西方現代藝術研究、會展設計、藝術攝影、計算機藝術、設計項目管理等課程。

  3.美術傳播方向

  主要研究美術相關信息的傳播實踐與理論,立足研究分析美術傳播的實踐行為,總結歸納美術傳播方式方法的理論。

  美術傳播研究內容包括美術作品傳播,美術作品信息傳播,美術家信息傳播。是以美術作品鑒賞、美術作品受眾審美觀分析、美術作品的時代性與社會性分析、美術創作流派分析、美術創作觀念分析及傳播、美術家信息傳播等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美術傳播策略;以平面設計(紙媒美術傳播)、空間造型藝術設計(展覽展示美術傳播)、流媒體藝術設計(網絡媒體美術傳播)、中國書畫(書畫創作及傳播)、美術市場(美術作品管理策劃及傳播)等專業知識為內容,研究美術傳播專業化的設計理論。本學科在目前的重點是研究在新媒介環境下的美術傳播理論。美術傳播這一領域目前是國內外的學術空白。

  學生通過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具備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和分析能力,具備對美術家發展潛力的判斷力,將在美術作品創作者和美術作品愛好者之間建立起很強的紐帶關系,對美術創作這一文化創意產業有著極其深刻的發酵能力,使美術創作成為極為有力的文化傳播方式。

  目前該方向的導師有葉建新教授、陳宏年副教授、舒怡副教授三人,設置課程有美術作品賞析、美術創作觀念分析及傳播、美術作品傳播、美術作品賞析、美術家信息傳播、美術傳播策略研究、中國書畫創作研究、平面設計、空間造型設計、流媒體藝術設計、視聽藝術設計、社會實踐等。

【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流程】相關文章:

深圳中學自主招生流程10-31

深圳中學自主招生報名流程04-13

中國政法大學自主招生簡章08-31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本科招生三試須知01-26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自主招生考試考什么09-30

自主招生自述報告10-11

中學自主招生方案04-16

中學自主招生方案04-16

中國傳媒大學專業排名04-14

自主招生和普通招生有哪些區別10-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国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人妖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