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1
《公司關于勞務派遣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適用于公司關于勞務派遣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三友公司以誠信、專業、精細化的服務,贏得了這些企業的好評,其業務越做越大。在工作中未遇到大額返費,不合理收費問題。同時,現在的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快,沒有人能壟斷勞動力資源。
一、三友公司關于勞務派遣用工情況如下:
三友勞務派遣有限公司是20xx年成立的專業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公司同仁齊心協力,努力拼博,使公司走上了快速穩步發展的道路。到今年11月底,公司業務涵蓋勞務派遣、崗位外包、社保代理、寒暑假學生實習、安置等多種形式,公司與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工商局、南陽日報、河南工院、市兒童福利院、南陽電大等40余家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了常年合作關系;與中光學集團、榮陽實業、淅川減振器、西峽龍成集團、南陽鐵路工務段等60余家各類企業簽訂了勞務派遣(勞務外包)合同;每年派遣招募員工和為企業輸送員工8600多人,繳納社保1420余萬元,保障了一些企業的.急需用工,部分緩解了就業難,同時為國家納稅50多萬元。
三友公司的業務以勞務派遣和崗位(勞務)外包為主,兩項業務占到全部業務的7成以上。目前總的趨勢是勞務派遣業務越來越趨于規范,勞動合同簽訂率、社保繳費率都在90%以上,少數暫時不規范主要是剛入職人員處于不穩定狀態。許多用人單位在用人之始,就考慮為招聘人員繳納社保,如市公安局委托我公司代招管的輔警,一切都依法進行,一旦確定聘用,就在工資和社保上趨向正規,除合同規定的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工資外,還有各項補貼,在支付工資時,社保費一同支付。
三友主要為本地企業服務,為企業解除人力資源不足之憂。具體說就是為企業招工、補充企業員工緊缺之需。招聘的主要渠道是利用三友公司強大的招聘網絡,主要包括公司求職網網上招聘、代理人招聘、業務員微信群招聘、廣告宣傳招聘等。三友的服務在本地主要是為中光學集團下屬企業,如利達光電、鍍邦光電,南方智能、榮陽實業、金冠電氣、以及其他企業,縣市區有鄧州、淅川、西峽、鎮平、內鄉等地的龍頭企業。三友公司以誠信、專業、精細化的服務,贏得了這些企業的好評,其業務越做越大。在工作中未遇到大額返費,不合理收費問題。同時,現在的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快,沒有人能壟斷勞動力資源。
二、企業用工及業務開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1、因市場經濟變化快,企業訂單變化也快。有時訂單到手,急著趕活,招工難就成為企業擴大生產瓶頸。如鍍邦光電、南方智能目前正是缺人之際,一個月需要幾百人而實際供給只能達到需求的60%左右。
2、外包企業社保參保率偏低。主要原因是一些企業效益不好,不參保可以勉強生存,一參保就會馬上跨掉。對這些企業怎么辦成為難題。不服務市場有需求,服務又承擔很大風險。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對勞務派遣企業的管理,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倡導企業自率,培養一批誠信、規范、服務質量好的企業,引領市場秩序持續向好。
2、創造條件,如何提高工傷保險費率,使更多的企業能參加工傷保險,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基本條件。公司關于勞務派遣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
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2
根據省廳勞務派遣專題調研通知,市就業服務處領導高度重視并作出專門安排,由4名同志組成調研組從3月22日開始在全市范圍進行為期四天的專題調研,采取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各種形式,掌握了實況,摸清了底子,現就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勞務派遣用工的基本情況
本地區勞務派遣總量可統計數達x人,占用工單位勞動力的42%,在七個行業中涉及通信、電力和銀行業,其中通信x人,電力x人,銀行業x人,占用工比例分別為x%,x%和x%x。根據行業不同的用工需求,電力系統派遣用工絕大部分為下崗再就業人員,通信和銀行業對用工專業素質要求較高,其中大專學歷占62%,本科學歷35%,基本為各類高校畢業生,其它勤雜、保安、駕駛等輔助崗位為就業和再就業人員。用工單位均為國有企業或國有股份制上市公司在本地區的分支機構,非獨立法人,規模大、專業性強、由市及縣,垂直系統管理。這些單位大規模使用派遣用工主要基于規避勞動風險;工資總額含量包干;嚴格的成本控制以及服務特性對年輕化(人員更新率)的要求。
本地區勞務派遣用工呈穩中有升,逐年擴大的趨勢。這是由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客觀需求,勞動配套法律的規制以及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各種原因形成的。
二、勞務派遣人員的權益保障情況
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通信、電力以及銀行業尋求派遣合作在執業資質、信譽、規范和系統管理選擇上要求較高,均選取一家具備資質的公營性派遣服務型企業。對此,我們前往該企業調取了勞務派遣協議,勞動合同員工檔案,工資表,社保繳費數以及相關財務資料,并走訪了用工企業核實社保參保數,勞動合同簽訂率達100%,基本做到同崗同酬。
勞務派遣人員的勞動報酬:電力系統實行固定薪酬,通信和銀行實行崗位基本工資加發展業務考核計酬的結構型工資,由派遣企業(衡陽市華納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通過銀行以工資折轉賬的'方式支付,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機構協議履行情況較好。
三、勞務派遣單位設定的基本情況
本地區目前已取得派遣資質的企業x個,08年初只有一家——xx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已新增x個。人事和勞動保障部門不下設派遣單位。近年來由于勞動力市場需求擴大,派遣企業新增較快,大部分為民營企業。
市勞動保障局對勞動派遣執業申請設定了規范的審批程序,實行公開、公正、透明,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只要符合法定要求,就予以審批,取得執業資格,沒有人為地設置行政審批門檻。在審批執業申請過程中,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金到位率100%,勞務派遣單位向用工單位收取的服務費由x元/月人不等的協商價格。
四、對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用工的建議
1、就業難是我國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存在的現實困境。從穩定與擴大就業的目的出發,應確定法律條文予以支持,確立規范派遣,加強監督的基本原則。
2、從本地區情況來看,存在一些如保安、物業公司不具備派遣資質的專業公司隱性執業,實施派遣,亟待規范,應通過勞動監察執法予以取締。
3、“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在《勞動合同法》與派遣應簽訂兩年以上的條款互為矛盾。因此在出臺的《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不再提出,模糊對待,就很說明問題。“三性”的概念不清,在現實中造成企業不敢用工,于是,有些企業用“外包”的外衣來取代“派遣”,危害性較大,特別是鋼鐵、冶金、礦山、建筑等高危行業,如不加以矯正,將極大地損害勞動者權益。這些用工單位用法律的邊沿方式規避和轉讓風險,使承攬單位因受自身經濟能力制約而無法對勞動者履行義務,必須予以堅決治理。
4、應賦予行政職能規范對勞務派遣機構的行業管理,實行行政備案,監管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5、勞務派遣是勞動者與人力資源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用工單位用人實施崗位管理并承擔經濟責任的一種形式,對保護勞動者權益,明確責任力度較大。而業務外包只適合專業技術性較強的企業完成x一工程項目。如果由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來做業務外包,勞動關系企業主體既用工又用人,為追求經濟利益,往往會與發包單位形成不平等合同,從而弱化了勞動者的權益保護,特別是人力資源企業民營化程度較高,趨利避責的現象較為普遍,長此以往,危害較大,應予禁止。
6、勞務人員的信息安全受民事法律的制約,企業不敢亂作為,可在今后的規范性文件中設針對性條款加以規范。
以上調研情況,僅供參考。
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3
勞務派遣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根據社會需求開辦的一種新的人才中介服務項目。勞務派遣對于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滿足企業不同類型人員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解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現狀,為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行業管理,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筆者對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和區工商分局統計,我區目前共有勞務派遣單位18家。主要從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業。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我區勞務派遣行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工作基礎較好。調研的5家從事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中,涉及職工1107人,其中農民工644人,單位全部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參保總人數為1107人,其中參加養老保險678人、參加失業保險622人、參加工傷保險1100人、參加醫療保險618人、參加生育保險618人,解決、終止勞動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經濟補償金,無拖欠工資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二)市場前景廣闊。江津是一個伴隨著新重慶“一圈兩翼”戰略迎來再次發展城市。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千億工作強區”目標,隨著這幾年三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項目、大項目相繼上馬并開始投產,為勞務派遣提供了廣闊的用工市場。
(三)發展潛力較大。我區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以前的國有企業較多,工業基礎較好,企業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在家待業;隨著新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的富余動力向就近城市轉移,這為發展勞務派遣行業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
二、存在的問題
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取得較快發展,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法律維權存在缺陷。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為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規范勞務派遣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勞動合同法》中涉及勞務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則性的條款,在派遣員工的社會保障、工作崗位、勞動條件、勞動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詳細范圍,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企業沒有具體約束措施。
(二)經濟權利難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一些單位部分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工混崗上班,派遣工的工資明顯低于正式員工。據了解,勞務派遣工與同工種、同崗位的正式員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幾倍的差距。二是保險福利待遇低。勞務派遣工的社會保險費是從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負責繳納。勞務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規就業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繳納。三是工資增長難。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時,正式職工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資,但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的一部分,他們的工資增長要按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協商而定,勞務派遣工對此根本沒有發言權。四是“假派遣”侵權行為嚴重。一些企業和單位為了避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將本企業的職工轉簽到勞務派遣公司,實現員工向勞務派遣工的“置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務派遣用工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勞務派遣辭職報告04-03
勞務調研報告05-08
勞務派遣的方案08-17
企業用工調研分析報告02-24
勞務派遣辭職報告11篇04-03
企業復工用工調研報告12-16
勞務派遣申請書03-24
勞動用工調研報告(精選10篇)05-06
勞務派遣公司工作總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