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5-01-20 11:39:48 美云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精選6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精選6篇)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1

  近年來,大學生人際關系備受關注,不僅是因為大學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也是因為人際關系的良好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發展。

  為了更好地探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狀和問題,我們進行了一項調查。我們針對不同性別、年級和專業的大學生,發放了名叫“人際關系問卷”的問卷調查。共計發放了10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900份。下面是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狀

  1、交友方式

  在調查結果中,有47%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是通過朋友介紹建立新的人脈,有25%的大學生則表示他們是通過參加學校或社會組織活動結交新朋友,而通過網絡結交新朋友的比例相對較低,約為14%。此外,還有9%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是隨機結交的新朋友,另有5%的大學生則表示自己不主動與陌生人交朋友。

  2、人際關系的質量

  在調查結果中,有31%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的人際關系質量不錯,有27%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的人際關系比較穩定,而有19%的大學生則稱自己的`人際關系比較脆弱,甚至出現了冷戰或矛盾。

  3、最親密的關系

  在調查結果中,有62%的大學生稱他們最親密的關系是男女朋友或戀人,有25%的大學生最親密的關系是最好的朋友,而家人和同學則排在其后。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

  1、網絡人際關系

  雖然通過網絡建立人際關系的比例較低,但是我們發現,約有4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經常使用社交網絡,而在使用社交網絡時,75%的大學生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了篩選和選擇,只保留了親密的好友。這意味著,大學生通過社交網絡建立人際關系時,更關注與親密朋友的交流,而忽略了廣泛而隨意的社交。

  2、人際關系中的偏好

  在調查結果中,有35%的大學男生表示他們更愿意和同性結交新朋友,而有41%的大學女生則更愿意和異性結交新朋友。此外,還有17%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會選擇和同類人結交新朋友,如同齡人或同專業的人,這可能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呈現出某種程度上的局限性。

  三、如何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

  1、開展多樣化的活動

  大學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如體育賽事、文藝匯演、志愿服務等,以吸引不同人群的參與,讓學生們可以在共同的興趣點上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

  2、加強社交技巧訓練

  大學可以加強對學生社交技巧的培訓,如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問題,提高人際關系質量。

  3、倡導真實和開放的溝通

  大學可以倡導真實和開放的溝通,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真實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傾聽和接納能力,以建立更加平等和尊重的人際關系。

  綜上所述,大學生人際關系不僅是一種交往方式,更是建立信任和互助關系的重要途徑。通過調查結果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人際關系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大學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活動、社交技巧訓練和倡導真實和開放的溝通等措施,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問題,提高人際關系質量,讓大學生們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和成長。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2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人際關系對每個人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大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尤其重要。人際關系調查是了解大學生社交生活是否健康、交友是否理智的一種方式。通過本次人際關系調查,可以了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為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一、調查方法

  本次人際關系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方法是一種主動式調查方法,能夠快速全面地了解被調查對象的觀點和態度。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交友對象

  在調查中,大部分大學生交友對象為同學、室友和同學朋友,占比分別為63.6%、26.4%和8.7%。僅有1.3%的大學生交友對象為外校同學。這說明大學生的交友圈主要集中在學校內,交友范圍較為狹窄。此外,在交友對象方面,男生更傾向于結交異性朋友,女生則更傾向于結交同性朋友。

  2、大學生交友方式

  調查顯示,社交平臺是大學生交友方式中的主要方式,占比達到了62.7%。其次是參加社團活動和課外興趣班,占比分別為22.7%和9.1%。路人緣和親友介紹等方式的使用率比較低,分別為4.9%和0.6%。這也說明了大學生越來越注重網絡社交,在網絡世界里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越來越多。

  3、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

  調查中,近50%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在交友方面存在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交友圈子過窄,很難結交新朋友,占比達到了58.2%。其次是交友目的單一,占比為21.1%。還有很多人對和朋友的關系不夠親密、交流不夠多,占比分別為9.8%和7.5%。以上數據說明了大學生在交友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重視。

  4、大學生理想的人際關系

  在調查中,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人際關系應該是“平等、互相尊重、真實、開放、友好、互助、有益,能夠共同進步的關系”。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理想是積極健康的。

  三、建議

  1、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拓寬人際交往圈子,嘗試結交各種不同類型的朋友,以免形成人際交往狹窄的局面。

  2、大學生應該注意交友目的和交往動機,不要因為交際需要而拋棄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3、大學生應該注重與朋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彼此的感情,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4、大學生應該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不要為了應酬而違背自己的內心,保持真實的自我。

  四、結論

  通過本次人際關系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少問題,但大部分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理想是積極健康的。我們希望大學生在日常交往中多關注人際關系,珍惜身邊的朋友,避免被孤獨所困擾,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人際交往方式和目的,避免走入不良交際圈。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3

  一、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得以普及,大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在大學校園里,現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由于個性自我為中心、自卑、驕傲,嫉妒等心理,未能處理好自身的人際關系,面臨著如何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的困惑。潛意識里,覺得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還不夠完美,看著大學生跳樓、上吊、或被室友投毒導致死亡的現象屢見不鮮,所以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如今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對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為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引言

  1、調查目的:

  (1)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到底存在什么問題。

  (2)大學生自殺或被同學投毒導致死亡,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2、調查方式:采取的是對武漢大學學生通過問卷的形式進行隨機抽樣調查。

  三、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案例

  1、20xx年4月17日下午,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該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經搶救無效,于當天下午3點23分在上海中山醫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該生寢室飲水機內殘留水中檢測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認定其寢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認罪,那到底林某的作案動機是什么?

  因為林來自農村,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然而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進、好強、善良的一半,始終沒有停止與苦悶、自責、充滿挫敗感的那一半的戰爭。他以自己的方式竭盡全力與外界溝通,卻始終難覓出口。最終因為與室友關系不和,而導致自我與他人的'毀滅。

  2、還記得1994年清華大學女生朱令金屬鉈鹽中毒的事件嗎?如今因為復旦投毒案又被推到風尖浪口上,但至今也還沒有得到滿意答復。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對于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整體上比較良好,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困擾的比例比較正常。 調查分析顯示,5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際關系不錯,自己很滿意;37.50%的認為關系一般過得去,但也有6.25%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很糟糕很失敗

  (二)大學與人交流的意向比較強 68.7%的大學生覺得自己性格不內向;問及“當你建立了穩固的朋友圈子后,你還愿意去結識新的朋友么?”68.7%的人選了愿意,另外31.3%的同學也選了視情況而定,沒有人選擇“不愿意”和“沒想過”。這說明大學生對自身的性格還是比較自信的,大部分人都有良好的心態和主動性去結交新朋友,都是渴望有好的人際關系的。只要我們抓住大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真實意圖,就有機會讓所有人都走上正常的交往之路。

  (三)大學生與朋友、家人的聯系偏少 問卷顯示,大多數大學生通過短信和上網聊天來聯系朋友。所以設置了關于短信發送量和上網時間的問題。大多數學生的短信發送量在300條以下。你可能覺得這比較多,但是大學生卡一般有短信套餐500條,只用300不到、甚至低于50條,確實說明大學生和朋友聯系的不多。根據本人自身經驗,大一時每月要用近千條短信,現在大二卻只需150條足矣。說明隨時間推移,和朋友們聯系少了,心態不夠積極。同家人的聯系也一樣,只有極少數人主動聯系家人,很多人甚至極少和家人互相聯系。家該是最溫暖的港灣,家人是最親近的人,都應該記得常“回家”看看,打個電話發個短信互相問候和關心也好。

  (四)大學生能比較好的適應寢室的生活 寢室是除了教室和圖書館,大家最常呆的地方,是在學校里的家。調查顯示大多數大學生都能創造出比較和諧的寢室氛圍。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慣,但是都能調節和互相適應。

  五、解決對策和建議

  第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擺正位置,了解大學校園人際關系的特點。從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邁進了人生的另一個舞臺,要做到關鍵的一點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或陰影,保持一種全新的心態進入大學的校門。同時明確在大學校園里,與人相處的對象和特點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中學以前,我們與之相處的對象和含義比較狹窄,那時的人際關系也比較簡單。

  第二,要努力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處,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通常在大學生的交往中,往往喜歡與性格良好、成熟、待人熱情、坦率、思想活躍、有責任感的人交往,討厭虛偽、自私、冷酷的人。若交往中存在恐懼、自卑、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的心理,都是不易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需要大學生在交往中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信心,改正性格上的一些不足之處,在同學中間里良好形象,學會在交往中真誠待人,信任他人,寬容他人。同時在交往中要學會適度的真誠的贊美別人,有些人就會由于受到稱贊而使自尊心得到滿足,對此人產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減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際沖突,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提供了心理條件。真誠地贊美他人,他人反過來會對你抱有好感。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4

  1、引言

  大學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大學生需要學會自我管理和與他人相處。與之相關的人際關系問題因此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通過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了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方式和相處習慣,為大學生解決人際關系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2、調查方法

  為了收集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的具體信息,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多個大學生群體進行了調查。問卷中的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類型、存在的問題、經驗和應對方法等問題。在整個調查期間,共有100名受訪者參與調查,其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

  3、調查結果

  3.1人際關系類型

  在受訪者中,大部分人有比較廣泛的人際交往圈子。具體來說,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擁有朋友、同學、室友和社交圈等多個人際關系類型。此外,約20%的受訪者表示只有少數的人際關系類型,比如只有朋友或室友等。剩余的10%的人則表示自己沒有明顯的人際關系類型。

  3.2存在的問題

  在受訪者中,大部分人表示在人際關系中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溝通不暢,僅僅有6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溝通能力良好。此外,還有約40%的人表示在人際關系中存在一些矛盾和誤解,比如互相的態度不明確、溝通環節不順暢等。這些因素都對人際關系的順利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3.3經驗和應對方法

  在人際關系中,有些人總是很容易地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喜歡,但有些人卻總是遇到麻煩和問題。因此,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其中,大約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通過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來解決問題。此外,有40%的人表示通過嘗試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圈子來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

  4、結論

  通過調查,我們得出了一些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結論。首先,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擁有比較廣泛的人際交往圈子。但在實際交往中,存在溝通不暢、矛盾和誤解等問題。其次,通過提高個人的溝通能力和建立新人際關系圈子等方法,大學生可以借此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達到更好的交往效果。

  在今后面對人際關系的交往問題時,大學生應該注意自己的交際方式和溝通能力,積極尋找和發展新的人際關系,努力維護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這樣做將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大學的生活,促進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5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重要群體,其人際關系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學業成績、心理健康,還對其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社會適應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鑒于此,本調查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狀、存在的挑戰及潛在的影響因素,為高校教育管理者、心理輔導機構以及學生自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建議,以期促進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健康發展。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問卷調查方式,覆蓋了全國東、中、西部地區的20所高校,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50份,有效回收率高達95%。問卷設計涵蓋了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級、專業)、與同學、室友、老師、家人及異性朋友的交往情況、交往中的情感體驗、遇到的'挑戰、解決策略以及個人對于改善人際關系的期望與建議等多個維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交往現狀:

  同學關系:約85%的受訪者表示與同學關系良好,經常參與團隊活動,但仍有約15%的學生反映與同學間存在競爭壓力,影響了關系的和諧。

  室友關系:室友關系呈現出較大差異,約60%的學生表示室友間相處融洽,共同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而約40%的學生則遇到生活習慣不合、性格沖突等問題。

  師生關系:雖然大多數學生(約70%)認為老師對自己的學業有所幫助,但僅有約30%的學生表示與老師有深入的學術交流或情感溝通。

  家庭關系:約90%的學生保持與家人的定期聯系,但約40%的學生反映與家人溝通時存在代溝,特別是在職業規劃、個人選擇等方面。

  交往滿意度:

  整體來看,大學生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較高,但對異性交往的滿意度相對較低,約45%的學生表示在異性交往中感到不自在或難以建立深入關系。

  交往障礙與挑戰:

  主要障礙包括性格差異(50%)、溝通技巧不足(40%)、時間管理不當(30%)、信任缺失(25%)等。

  面臨的挑戰則主要集中在學業與社交的平衡(60%)、處理人際關系中的沖突(50%)、建立深層次信任關系(40%)等方面。

  解決策略與期望:

  大多數學生(約75%)采取主動溝通、尋求共同點等積極策略解決交往中的問題。

  對于改善人際關系的期望,學生普遍希望高校能提供更多的人際交往技能培訓(65%)、組織更多樣化的社交活動(55%)以及建立更加開放包容的校園文化(50%)。

  四、問題與建議

  問題剖析:

  大學生在異性交往、深度師生交流及家庭成員間深度溝通方面存在明顯短板。

  溝通技巧不足、時間管理不當是導致交往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競爭壓力、價值觀沖突對人際關系的和諧構成挑戰。

  改進建議:

  高校層面:開設人際交往與溝通技巧課程,舉辦工作坊和講座,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組織跨年級、跨專業、跨文化的社交活動,拓寬學生的社交圈;加強師生交流平臺建設,鼓勵深度學術交流與情感溝通。

  學生自身:主動學習有效溝通技巧,提高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能力;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主動與家人溝通,尋求理解與共識。

  社會支持:鼓勵社會各界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為大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與指導;媒體應積極傳播正面的人際交往案例,營造積極向上的社交氛圍。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 6

  一、調查背景與意義

  人際關系作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乎個體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滿足,也是其社會化的關鍵途徑。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日益增多。因此,深入了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狀、問題及其背后的原因,對于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調查方法與實施

  本次調查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了30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380份,有效回收率為92%。問卷設計涵蓋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現狀、情感體驗、遇到的挑戰、應對策略、對改善人際關系的期望以及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建議等多個方面,旨在全面反映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全貌。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人際交往現狀:

  大多數學生(約80%)與同學關系融洽,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但約20%的學生反映與同學間存在競爭關系,影響了友誼的深度。

  室友關系復雜多變,約55%的學生表示室友間相處融洽,而約45%的學生則面臨生活習慣、性格沖突等問題。

  與老師的交往主要集中于學業指導,但深度交流較少,約65%的學生希望與老師建立更親密的關系。

  與家人的溝通頻率雖高,但約45%的學生反映存在代溝,特別是在個人規劃、價值觀等方面。

  情感體驗與滿意度:

  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最渴望得到的是尊重(70%)、理解與支持(65%)及歸屬感(55%)。

  整體上,大學生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較高,但對異性交往、深度師生交流及家庭成員間深度溝通的滿意度相對較低。

  挑戰與應對策略:

  主要挑戰包括溝通障礙(45%)、信任缺失(35%)、競爭壓力(30%)及價值觀沖突(25%)。

  應對策略上,大多數學生采取主動溝通(75%)、尋求共同點(65%)、自我反思(55%)等積極方式;但也有約25%的學生選擇逃避或無視問題,這可能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對改善人際關系的期望與建議:

  學生普遍希望高校能提供更多的人際交往技能培訓(70%)、組織更多樣化的社交活動(60%)以及建立更加開放包容的校園文化(55%)。

  對于教育管理,學生建議加強師生交流平臺建設(65%)、增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60%)以及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服務(50%)。

  四、問題剖析與改進建議

  問題剖析:

  大學生在異性交往、深度師生交流方面存在明顯短板,這可能與性別角色認知、溝通技巧不足等因素有關。

  室友間因生活習慣、性格差異導致的沖突較為普遍,反映出大學生在獨立生活與團隊合作之間的平衡能力有待提高。

  與家人的溝通障礙反映出代際間在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尋求共識。

  改進建議:

  高校層面:加強人際交往與溝通技巧教育,開設相關課程和工作坊;組織多樣化的社交活動,增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強師生交流平臺建設,鼓勵深度學術交流與情感溝通;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學生解決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問題。

  學生自身:主動提升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能力,學習有效溝通技巧;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主動與家人溝通,尊重彼此的差異,尋求理解與共識。

  社會支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應共同關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服務、職業發展指導等支持;媒體應積極傳播正面的人際交往案例,營造積極向上的社交氛圍。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06-26

大學生調查報告10-12

大學生調查報告10-20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07-21

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06-26

有關大學生調查報告09-30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10-25

大學生調查報告范文08-15

大學生假期的調查報告08-21

大學生旅游調查報告06-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日韩精品网站一区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