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助學資金調查報告
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工作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更是促進職業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事關系到廣大中職學生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國政府部門的一項很好的惠民政策,無數貧困學生因為它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無數貧困家庭因為它而重新看到了希望,通過對多所中職學校進行的有關助學資金管理的調查,現將調查的結果作以下說明。
一、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的管理現狀
隨著中職學校的助學資助的形式多樣化,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發放程序逐步規范,為促進教育公平、推動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有關助學資金基本能按時足額的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這讓很多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學人看到了希望,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助學資金方面的管理也變得剛加科學規范,但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的形式變的多種多樣,這也大大的加大了管理的難度,據調查,部分中職學校的助學資助金的管理普遍出現了配套的資金不能到位,沒有按相關規定提取有關助學經費,國家的助學金政策不能及時充分落實到位,助學金發放不及時,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各種現狀,這在一定程度上業嚴重的制約了國家對中職學校助學資助政策的政策,并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助學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的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教育公平邁出了重大步伐。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在逐年的增加,尤其對九年義務教育后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投入在不斷增長中。這些投入包括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師資力量的培育、教材的編制以及學生助學資金的資助等,其中中職學校的學生資助金給廣大貧困學生帶來了希望,助學金的金種類繁多,包括助學金、獎學金和特定人員自助金等等,隨著受資助的學生越來越多,國家資助金額的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各個中職學校在管理資金方面存在了很多的問題。
(一)資助評定過程不夠嚴謹
通過調查發現,在有的班級中享受到助學資金的人數達到了班級人數一半以上,甚至有些達到了90%以上,這從側面反映出評定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貧困生的評定,按照有關規定,申請貧困生必須提交助學金申請表、家庭經濟困難調查表、如果是城鎮學生,還應再提交城鎮生活最低保障金領取證。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部份學生在沒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的情況下也通過了學校的有關資格審核,得到了足額的助學資金。另外在銀行發放成功的回執名單中,我們發現有部份學生在沒有注冊信息、無錄取信息、無公開信息、無繳學費記錄等情況下,也獲得了助學資金,而有關資助政策規定必須是具有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在校學生方可以申請,而受助的這部分學生完全沒有符合這一條件。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源于資助評定的過程不夠嚴謹。
(二)未配備專人負責助學資金管理
對于國家撥入到中職學校的助學資金,學校本應該制定一套嚴格的資金管理和發放制度,但有的學校為了節約部分開銷,并沒有安排專職人員進行管理,而是由負責其他工作的人員來監管,而這些人本身缺乏對資助資金的理解,也不能以職業的技能對這些資金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結果就導致了資金管理混亂,再者這也會加大兼管者的工作量,促使他們的責任心下降,以致無法保證助學資金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三)沒有及時對資助學生信息進行更新
按照規定,對于中途退學、轉學、轉專業的學生,學校應在上報的同時還應提供有關的書面資料進行歸檔備案,但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校在上報受助人數后出現學生流失的情況,這就造成了實發人數與報發人數的不一致。有些學校發放資助資金的人員有變動情況時,那么就會造成發放名單中有名單,而在有關注冊信息、繳費信息等中沒有受助人的名單,這是由于學校沒有對受助人的相關變動情況進行及時的更新,有時難免也會存在銀行卡遺失或更放的情況,而有關部門并沒有及時的對受助人進行及時登記和更改卡號,以致銀行對其轉賬不成功,這一系列情況都是由于沒有及時對資助學生信息進行更新造成的。
(四)發放的形式不規范
按照有關規定,對于符合了免學費條件的同學不得施行先交費后退款的辦法,但是在調查中卻發現,仍然有部份學校采取這樣的方式,這就造成了學校,國家對受助學生的情況掌握不全的問題,這也導致了在發放助學資金時出現重復情況,如某技工學校在2008年秋季時申報國家助學金,將和有關教育部門雙重備案的340個學生進行重復申報,學校多申領的國家助學金并沒有及時交還給財政部門。而這類問題不僅反映出了中職學校有關部門在資助政策上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也反映出了在發放助學資金的形式上的不規范。
(五)財務有關核算不夠規范
由于助學資金的種類繁多,而又全部屬于國庫集中支出的范疇,根據規定助學資金必須是零余額轉入到學生的個人銀行卡,以達到資金的專款專用,而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某些中職學校的有關部門并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對各類助學資金進行專款核算,而是將各類助學資金收入與支出視為同類來進行核算,除此之外在將助學資金由零余額賬戶轉入學生個人賬戶的時候,把幾筆業務合成了一筆賬目來反映,以致即使是在沒有發放成功的情況下,也不能直接通過賬單反映出來,這就造成了財務賬目不能反映出銀行余額的問題,同時也造成了不能對各類助學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及時,效的監督,不利于對有關助學資助資金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助學資金管理的風險,不能很好的發揮國家助學資金的作用。
(六)助學金發放不及時
首先是上級財政補助資金并不能及時到位,從而導致了地方財政以及中職學校無法按時撥付和發放助學金。例如某財政局2008年12月收到了省級、中央助學金337萬元,但該財政局在2009年3月才把上級下撥的資金和配套資金131萬元總共468萬元撥給某縣縣教育局的學生資助中心,到2009年3月的下旬,該縣還未發放2008年秋季的助學金,其次是部分中等職業學校沒有做到國家助學金按月發放,而造成了國家助學資金的發放時間嚴重滯后。再者,國家對助學資金的發放嚴重滯后,到發放時,部分學生已經離校出去實習,導致了國家助學金沒有真正做到為在校貧困學生解決問題。
三、加強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是一個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地方,如果要解決中職學校貧困生因貧窮無法接受教育的問題,貫徹并落實好國家的各項助學資助政策,增加中職學校助學資助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性,保證學生資助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到有據可查,有規可循,省教育行政部門就必須切實加強對中職學校的學生資助工作的管理,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范中職學校教育經費管理的現實需要
加強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管理是規范中職教育經費管理的現實需要。目前,中職學校普遍存在預算經費緊張,有關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等問題,如助學金發放不及時,發放的形式不規范,沒有真正用到教育中等。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要做到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助學資金的作用,從而進一步保證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就必須加強對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的管理,從而規范教育經費的管理,這對中職學校的教育發展有著很大的意義。
(二)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整個教育中,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很重要,但是職業教育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職業教學的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投入的經費遠遠不夠,制度并不健全,教學設備不完善等,而國家助學資金的投入對中職教育的整體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助學資金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中職教育的發展與完善,合理利用助學資金能夠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充分享受教育,另一方面才有足夠的經費來完善有關教學設備。而加強對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的管理,能確保資金真正有效的運用到教育中,充分發揮其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好途徑和必然的選擇。
(三)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和諧教育的客觀要求
人本來是無知的,只有經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知這個社會,從而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由于我國的貧富差距還是很明顯,接受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力,但很多偏遠貧困地區的人因為家庭貧窮不能負擔昂貴的學,必須放棄學業。接受教育是義務也是權力,只有國家通過助學資助才能解決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讓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權力,確保貧困的學生能繼續接受教育,因此加強助學資金管理是確保貧困生充分享受教育權利的必然要求;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提倡的是社會的整體和諧,始終堅持以為本,要實現和諧教育,就必須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大對中職學校貧困生的資助,幫助貧困地區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做一個有文化,有素質的人,發揮自身的作用,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這不僅解決了經濟困難的問題,也促進了教育事業的共同發展,讓很多貧困學生能重返校園,接受教育,流落到社會的無業青年就會減少,減少了一些社會不安定的因素,這既能維護國家的穩定,又能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從而實現教育和諧發展的目標。
(四)防止中職學校貧困生心理受損的必然要求
貧困學生作為一個弱勢的全體,如果沒有國家助學資金的資助提供保障,就很難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競爭日益加劇,他們心里所承受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各方面的壓力會使得他們的心理比經濟好的同學更容易受到影響,從而造成一定的扭曲。很多貧困生往往會因為自身的生活條件和所經歷的事情,產生攀比的心理,這就很容易受到來自其他經濟條件好的學生的諷刺和鄙視,自暴自棄,不喜歡與其他人交流,封閉自己,喜歡抱怨,一旦心里積蓄了太多的不滿,會認為是社會不公平而進行報復,從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五)保證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
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極其不平衡,還存在很多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接受教育的學生,只有實行助學資助能才夠充分解決貧困生接受教育困難的問題,發揮教育的力量。如一些貧困生迫切想要繼續深造,但因為經濟難而不得不放棄學業,一旦有了助學資金的資助就能繼續接受教育,他們會更加懂得珍惜機會,有責任感,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更加有利于實現國家的教育目的,讓教學質量變得更高,教育的普及面就會更寬,有素質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更利于社會的發展,教育的質量才更有保障。
(六)建設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必然要求
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其中要求有文化,這就要求必須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平等的享受教育,成為有一個有文化的人。要提高這點就必須充分解決貧困生入學困難的問題,就必須加強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的管理工作,確保中職學校貧困的學生能夠得到資助,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必然要求,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辦法真正的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國家。
四、針對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措施
助學資助政策對于我國實現教育目標非常的重要,但我國的中職學校的助學資助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對其進一步完善,下面針對目前中職學校助學資金管理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加大宣傳和評定過程中的監督力度
針對部份中職學校評定過程還存在不規范的這一現象,首先從教育部門出發,作為教育廳行政有關部門應該對有關助學政策進行大力的宣傳,通過有效的宣傳方式,讓有關助學政策能深入人心,同時這也會更加增大學校對助學資助工作的重視程度,防止一些學校在評定的過程中不嚴格按要求做事的現象。助學資助是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的一種資助,不僅它的種類多、而且受益面積也很廣,因此想要真正落實這一項國家的資助政策,教育行政部門就必須要加強對中職學校助學資金評定過程中的監督力度,確保資金真正能夠用到貧困生的身上,防止非法分子將錢挪作他用,以假亂真。同時加大懲治的力度,對出現違反助學資金的相關規定的行為,定嚴懲不貸,從而促使資助工作能夠順利,有效的進行。
(二)監督學校配備專管人員,完善工作機制
針對調查中發現很多中職學校沒有配備專門的人員對助學資金進行管理,而造成資金管理不到位的這一現象,省級教育廳有關部門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按照實際工作的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要求并督促各中職學校,并實行學校資助工作校長負責制,并且要求各校設立專門的助學管理機構,配備專門的助學管理人員,具體負責學校的學生資助工作,通過搭建縱橫溝通平臺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體系;還應建立專門的工作QQ群,以便能夠及時傳達和布置工作任務;另一方面要對有編制的助學管理員的通訊錄進行及時的整理;在教育信息網上開設一些資助工作專欄;努力創造有關助學管理員學習的條件,定期對各校有關助學管理人員進行各項技能培訓,以便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使中職學校的助學資金的管理工作合理有效進行。
(三)建立中職學校協助監督制度
由于監督力度遠遠不夠,在調查中發現,當一些受助貧困學生的一些信息有異動情況的時候,很多中職學校并沒有及時對受助學生的相關信息進行更新,以致出現重復申報和學生流失的情況,針對存在的這一系列問題,相關省級教育部門應該扎實做好流失學生助學資金得統計、核銷等工作。并敦促財政、學校等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流失學生助學資金的管理,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途徑,確保助學資金的安全,在此同時,還應認真清理學校重復申報助學資金的問題。加強對勞動和教育兩個申報系統數據進行比對、排查,以防止重復申報現象的發生。
(四)強化對發放過程中的監督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中職學校對助學資金的發放形式不夠規范,對于出現的這一現象,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對助學資金發放形式的規范程度,使助學資金能夠專款專用,對一些中職學校對一些免學費的貧困學生采取先交費后退款的這種做法提出嚴重批評,并對其相關領導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引起他們的高度重視,為了從制度上防止弄虛作假、套取財政專項資金或擠占、挪用、滯留國家助學金的事情發生,省級有關教育部門應明確要求中職學校為每位受助學生辦理銀行儲蓄卡,并設立助學金發放監督舉報電話,以便當有助學資金發放不規范時,能夠及時反饋到省級有關部門,并且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鼓勵學生和群眾進行監督,增加資金發放的透明度,以保證助學資金的公正,公平發放。使發放的形式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
(五)加強有關部門對財政核算的規范力度
有關部門的財政核算的制度還不夠健全,在規范的力度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并沒有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有些中職學校的有關部門并未按有關規定對各類助學資金進行專款核算,而是將各類助學資金收入與支出視為同類來進行相關的核算,導致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各部門的憑證和支出事項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審查;加強對財政核算制度的規范,嚴格有關手續,將收入與支出分開核算,通過規范財政核算制度促進各中職學校有關部門對助學資助金的合理發放,預防及杜絕腐敗問題的出現,從而更好的發揮國家助學資金的作用,讓更多貧困學生因經濟困難無法上學的問題得到解決。
【中職學校助學資金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申請資金的請示05-31
學校活動資金請示范文03-31
學校捐書助學感謝信01-23
中職學校教學管理制度12-22
學校維修資金申請書-申請書01-04
中職學校教學的管理制度范本12-21
中職學校考勤管理制度(通用5篇)11-26
資金申請批復05-31
資金請示模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