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 1
為認真做好中央和省領導對包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州、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努力把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與精準扶貧相結合,下功夫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與寺廟整治相結合,以防病治病促進寺廟規范化管理,民族團結進步;與鼠害治理、草原生態恢復和建設相結合,改善包蟲病流行區草原環境,促進群眾致富增收;與社會治理相結合,讓牧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切實把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推向新臺階,現結合我鄉實際將鄉20xx年度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位于縣城東約23公里處雅礱江畔,全鄉幅員面積250平方公里,草場面積215萬畝,我鄉現有牧民914戶,3993人,全鄉轄區共有六個行政村每個村配備一名驅蟲人員,包蟲病患者共175人,其中囊型165例,泡型10例,篩查率達92.4%,境內居民主要為藏族。
二、包蟲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犬只管理和傳染源的控制
強化犬只登記、栓養、驅蟲和犬糞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結合《縣犬只規范化管理細則》結合我鄉實際制定《縣犬只規范化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公路沿線、生活垃圾場等重點場所流浪犬、疑染疫犬進行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其中捕殺染疫犬和流浪犬187條,并嚴格按照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法,及時進行了處理。各村驅蟲員每月10日走村入戶對犬只進行“月月驅蟲、犬犬投藥”,家犬登記管理達100%,登記犬驅蟲、犬糞無害化處理要達到100%。
(二)切實抓好蓄間防控及鼠害治理
畜間防控和鼠害治理是今年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蓄間防控包括了羊免疫和犬驅蟲兩大工作,一、所謂羊免疫注釋羊包蟲病基因工程疫苗,由各村村級防疫人員進行注射工作。羊免疫在畜間包蟲病防控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羊免疫包蟲病疫苗注射后,一方面能提高羊對包蟲病的抵抗力,降低包蟲病感染率,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包囊形成,切斷包蟲病的傳播循環。今年我鄉共注射兩次羊包蟲病疫苗,春季和秋季防控工作共注射了毫升,覆蓋了全鄉羊總數的95%基本達到了羊羊免疫。二、包蟲病的主要傳染來源于犬只,按照《縣犬只規范化管理細則》確實加強犬只管理規范,佩戴好項圈在院內栓養,每月給犬只投藥后7天之內的糞便收集起來,放入犬糞無害化處理池中集中處理,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犬糞收集上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年共上交了三次,80份犬糞。
(三)深入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宣傳教育工作
拓展宣傳教育載體,強化正確輿論導向,針對牧民、學生、僧尼、干部開展多樣健康教育活動,改變群眾不良的生產生活習慣,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將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內容,每周學習兩節包蟲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課,向學生發放包蟲病宣傳手冊52本,發揮好“小手拉大手”“一生帶一戶”的作用。將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健康生活理念、健康行為傳入千家萬戶。
結合“同心同向”活動,把包蟲病綜合防治納入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學教內容、納入寺廟達標升級考核重要內容,積極引導僧尼參與包蟲病綜合防治。組織干部職工深入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政策和知識宣講,干部職工和學生對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僧尼和牧民群眾對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2.3%,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我鄉包蟲病專干和鄉衛生院在蟲草采挖期間,到牧民集中點開展了“預防包蟲病從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始”和“鄉蟲草采挖包蟲病醫療服務隊”的宣傳教育活動和醫療服務工作。
(四)飲水安全和環境衛生
繼續推進全鄉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全鄉47口井,加強已完成安全飲水項目后期運行維護管理,確保使用正常。為安全飲水項目作用發揮最大化,我鄉制定了安全飲水管理制度,并安排了專人管理和環境負責人。在運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的井口要求縣稅務局進行維修,安排專人進行了維修,共有異常的有4口井,目前全維修完正常運用。
(五)深入寺廟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
為了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對包蟲病的認識。我鄉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各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要牢固樹立寺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僧尼是社會的基本群眾的思想意識,結合“同心同向”活動,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寺廟同廣大僧尼群眾面對面、心貼心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強化僧尼健康衛生意識,促使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引導僧尼及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犬只規范化管理工作;積極在僧尼中開展包蟲病篩查和治療,開展寺廟安全飲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寺廟僧尼包蟲病篩查率要達到96.2%以上,從而加強寺廟和僧尼同黨和政府思在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
(六)篩查治療及實施救助力度
年內6—12周歲兒童病人新檢出發現率下降到8%以下,在2016年三次篩查工作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包蟲病篩查查漏補缺工作,常住人口目標人群篩查率達到96.2%以上,通過開展“1+1+n”的工作模式積極開展隨訪和復查,做到應查盡查、應治盡治、應助盡助、應管盡管。對篩查中發現的疑似患者進一步采取b超檢查加以確診。對符合手術指針的患者,積極宣傳教育動員手術治療,年內完成手術治療20列以上。其中藥物鈣化的患者8人,晚期患者三人。
三、動態化管理隨訪工作
(一)一季度一次的包蟲病患者隨訪
鄉黨委政府領導和衛生醫務人員帶隊走村入戶開展包蟲病“動態化管理”隨訪工作,開展了復查工作、并對患者發放包蟲病免費藥物,加強藥物不良反應檢測,及時有效處置藥物不良反應。“一對一”的管理我鄉包蟲病患者,對交通不便的患者進行了醫療機構服務可及性差的邊遠地區,開展巡回流動隨訪復查工作,深入牧區、寺廟等重點區域。動員患者外科手術,積極配合主管醫生,年內走村入戶患者家中率為68.5%。
(二)患者管理和特色亮點
(1)從鄉、村、到人分別建檔,構建全鄉包蟲病攻堅集中數據庫,病人管理全覆蓋,對所有患者進行電子檔紙質檔管理,記錄病人診斷和發現包蟲病時間治理情況,治療和隨訪復查的有關信息,同時建立患病群眾扶貧求助基礎數據等“一對一”管理。
(2)發放洗手器93臺,以結對認親活動為載體發放流水洗手器并教授洗手法。
(3)加大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宣傳力度。
(4)包蟲病防治重點是做為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因此我鄉組織鄉干部及衛生院醫務人員組成宣講隊、走村入戶、和群眾面對面促膝交談,宣傳包蟲病防治工作和相關政策
(4)我鄉對包蟲病患者進行一對一管理、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走村入戶、到村、到戶、到人,給患者進行包蟲病檢查、并發放包蟲病治療藥物,符合手術的患者積極動員外科治療,對交通不便、醫療機構服務可及性差的邊遠地區,開展巡回流動篩查服務、跟蹤記錄和治療督導、記錄病人診斷、治療和隨訪復查的有關信息,規范病人管理。
(5)結合鄉實際、重點抓好野犬清理、犬只系統化管理、犬糞無害化處理工作。
四、加強技能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
在年內針對六個行政村驅蟲員、村醫及獸防員開展系統的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3次,切實提升包蟲病綜合防治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
五、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雖然我鄉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距離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鄉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還有待進一步轉變,干部職工需要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力度,犬只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
在今年工作基礎上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進一步提高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和促進牧民養成良好的日常衛生習慣。
二是借用多種載體,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
三是進一步完善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基礎數據動態管理,在今年的工作基礎上確保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各項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 2
包蟲病是一種由細粒棘球絳蟲囊蚴引起的寄生蟲病,對人和動物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包蟲病的傳播,各級政府、衛生部門和科研機構開展了一系列綜合防治工作。以下是對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總結:
一、工作概況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涉及宣傳教育、衛生防護、畜牧業管理、草原生態保護以及科研攻關等多個方面。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旨在切斷包蟲病的傳播途徑,降低感染率,保障人民群眾和動物的健康安全。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宣傳教育
內容:各級衛生部門和科研機構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制作宣傳資料,利用媒體和社區平臺廣泛傳播包蟲病防治知識。
成效:提高了人民群眾對包蟲病的認識,增強了預防意識,促使人們主動采取防范措施。例如,在部分地區,群眾對包蟲病及其危害性的知曉率達到了較高水平。
衛生防護
內容:加強醫療機構的`衛生防護工作,對包蟲病患者進行及時檢測、診斷和治療。同時,開展包蟲病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及時掌握疫情信息。
成效:減少了病情惡化的可能性,控制了疫情的擴散。部分地區的醫療機構在包蟲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降低了感染率和發病率。
畜牧業管理
內容:各級政府對畜牧業進行規范管理,加強獸醫監督,推行畜牧業標準化。同時,加強牧區的環境衛生管理和獸醫衛生監測。
成效:減少了包蟲病傳播的機會,遏制了疫情的發生和傳播。通過畜牧業管理,部分地區的牲畜感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草原生態保護
內容: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加強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增加草原覆蓋,減少過度放牧。同時,加強草原動物監測和管理。
成效:減少了細粒棘球絳蟲的滋生和傳播,為包蟲病綜合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草原生態保護措施的實施,部分地區的草原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科研攻關
內容:各級科研機構開展包蟲病相關研究,深入研究病原學、傳播途徑、藥物療效等方面。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成效:為制定更加科學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論和實驗依據。通過科研攻關,部分新藥和新技術在包蟲病防治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
宣傳教育力度仍需加大,部分群眾對包蟲病的認識不足,防范意識不強。
衛生防護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疫情監測和報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有待提高。
畜牧業管理在一些地區仍存在不到位的情況,需要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
科研攻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解決一些關鍵問題,提高防治效果。
改進措施
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媒體形式進行宣傳,提高宣傳的覆蓋面和深度。
加強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提高監測能力和準確性。同時,加強衛生防護設施的建設和管理。
加強獸醫監督,提高畜牧業管理的水平。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基層獸醫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防控能力。
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增加科研人才培養。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索包蟲病綜合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四、總結與展望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強化衛生防護、規范畜牧業管理和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等措施的實施,我們可以進一步推進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和創新防治方法和技術手段,為保障人民群眾和動物的健康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 3
為切實做好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根據上級部門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背景與基本情況
包蟲病是一種由棘球屬蟲種幼蟲引起的疾病,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區,對人民群眾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為有效控制包蟲病的傳播和流行,我們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全面開展綜合防治工作。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我們成立了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確保防治工作有序開展。同時,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群眾認知
我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包蟲病的危害、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提高群眾的認知水平和自我防護能力。特別是針對牧民、學生等重點人群,我們開展了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強犬只管理,切斷傳染源
我們積極開展犬只登記、栓養、驅蟲和犬糞無害化處理等工作,切實加強對流浪犬、疑染疫犬的清理和無害化處理。通過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犬只作為傳染源的風險。
開展畜間防控,降低感染率
我們注重畜間防控工作,特別是羊免疫和犬驅蟲兩大工作。通過注射羊包蟲病基因工程疫苗和定期驅蟲,有效提高了羊對包蟲病的抵抗力,降低了感染率。同時,我們加強了草原生態恢復和建設,改善了包蟲病流行區的草原環境。
完善醫療救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我們積極開展包蟲病患者的篩查、診斷和治療工作,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同時,我們加強了患者隨訪和復查工作,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康復。
三、存在問題與不足
盡管我們在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群眾衛生習慣有待改善
部分群眾對包蟲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衛生習慣較差,容易引發疾病傳播。
犬只管理難度較大
由于流浪犬數量較多且流動性大,管理難度較大,需要進一步加強協作和配合。
醫療救治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救治能力有限,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我們將繼續加強包蟲病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認知水平和自我防護能力。特別是針對牧民、學生等重點人群,我們將開展更加深入細致的健康教育活動。
完善犬只管理機制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犬只管理機制,加強流浪犬的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同時,加強與其他醫療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提升包蟲病的醫療救治水平。
加強監測與評估
我們將建立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監測與評估機制,定期對防治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同時,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工作策略和方法,確保防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之,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協作和配合,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手段,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更大的力量。
【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包蟲病防治工作簡報08-14
包蟲病防治技術實施方案01-06
艾滋病綜合防治培訓簡報(精選13篇)11-22
防治艾滋病工作總結05-20
艾滋病綜合防治培訓簡報范文(通用11篇)04-25
社區防治艾滋病工作總結03-10
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總結05-29
鄉鎮防治艾滋病工作總結(精選15篇)09-10
學校“六病”防治工作計劃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