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 1
案由:
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是我國新時期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任務,也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年-20xx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頒布,以及“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村初中改造工程”、“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實施,對于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減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應該看到,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
具體表現在:
一是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標準化建設未能與城鄉教育規劃布局匹配。在農村學校,資源的分配不均呈現兩極分化:一些農村、偏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床位、廁所、食堂(伙房)、飲水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師生的基本生活需要,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一些農村地區因受快速城市化進程及學齡人口減少的影響,出現“空巢”學校,造成教學設施設備閑置,教育資源嚴重浪費。在城鎮學校,則出現了普遍存在的“大班額”現象,甚至出現200多人的“航母班”,以致師資、教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等教學必須資源嚴重匱乏。
二是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的實施表現出明顯的粗放型特征。即:重視校園建設、裝備條件等硬件的達標,而忽視師資隊伍、學校管理等軟件的提升;重視教育資源的直接投入,而忽視已有資源的重組和再生;重視建設數量的達標,而忽略辦學質量的提升。
三是標準化建設中資源利用率不高。近年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投入了幾百個億的巨額資金進行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但資源利用率不高。
本案建議:
針對當前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中凸顯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成立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領導機構,統籌管理標準化建設各項工作。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教育領域,其經費撥款、教師編制、校舍改擴建審批、土地規劃等離不開其他部門的配合。因此,應該建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教育、財政、人社、計生、國土、編制、規劃等部門參與的領導機構,促進標準化建設項目的有效推進。
二、科學預測城鄉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合理規劃和調整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實施標準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學齡人口數量、城鄉結構分布的變化等相關變遷,增加了該工程的動態性和復雜性。在隨后的3-5年內國家還將投入幾千億資金,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這筆資金?因此,應合理規劃并適時調整標準化建設的目標,避免教育資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浪費。
三、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轉變。我國大多數地區在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主要是以改善學校辦學的物質條件為主的外延式發展,旨在縮小不同地區間、學校間因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形成的條件性差距。因此,在改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資源投入的同時,還應推動教師觀念、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生活條件、學生綜合素養、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等方面的提升,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內涵式發展。
四、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切實加強對標準化建設項目的監測與評價,保證標準化建設工程質量。評價和監控在標準化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評估和監測均由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實施,政府同時扮演著“裁判”和“運動員”的角色,不利于評價監測的公正和公開。因此,建議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建立社會中介監測和評估機構,充分發揮督導作用,確保該項目得到有效落實。
五、明確并堅守底線,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構建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指標。義務教育奠定的是國家民族之基。現有的情況下,義務教育學校的建設中已經存在著城市與鄉村、東部與西部、名校與普通學校之間的巨大差異,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推進,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擬定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指標的下線和上線。下線作為底線,必須無條件嚴格遵守。在此基礎之上,具體的指標體系可以因地制宜,但必須涵蓋硬件和軟件,尤其應該重視教師隊伍的指標。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 2
提案人:余xxx
附議人:
【案由】
加強我校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為申報省一級達標校做準備。
【提案內容】
我校的校園環境一直是一張向外宣傳的名片,其建筑風格、綠化、衛生等是一流的。但是,幾次帶朋友、同學參觀校園,包括家長的反饋,總感覺有些美中不足,那就是校園文化氣息不濃,與其他重點學校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不規范,急需加強,以創建適合我校特點的文化氛圍,并為省一級達標校的申報做好準備。
【建議措施】
1、成立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校校園文化建設任務,做好學校整體規劃,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動年段、教研組、黨員教師、團員教師、學生會、各班級力量等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形成全員參與、群策群力、齊抓共建的良好氛圍。
2、校門外側可設立安全文化宣傳牌及相關制度,校門內側應設有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安全、創衛宣傳欄;辦公區應懸掛我校校訓和辦學宗旨;宿舍、食堂等生活區門前應有溫馨提示;操場等運動區墻面有永久性標語、體育運動圖標和安全創衛標語;生物園、亦樂園、國際部應設有安全提示。
3、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在教室各樓層走廊可設置安全警示語、文明禮貌語,懸掛名人圖片、名人語錄;把師生的書法、繪畫作品、手工制作精品,分別裝幀分類,懸掛在各個走廊墻壁上;樓梯提示學生輕聲緩步,注意安全。各樓層宣傳欄以師生活動為主,每幢教學樓的底層以課外活動為主,可設有“領導關懷、發展規劃、校長贈言、師生名言警句、古典詩詞、生活專刊”等板塊。
4、教室、圖書館、醫務室、教師休息室、教師辦公室、功能教室、活動室、演播廳、藝術館等內部設施,應張貼相應的室內標語和規章制度,實行管理責任包干到人,做到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誰保潔,便于規范管理。
如:教師辦公室文化。張貼《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能代表本組教師學科特點或鼓勵性的標語;懸掛書畫藝術作品;擺放幾盆綠色植物花卉;各種制度、資料文件張貼規范美觀。
教室文化。前面設置“公告欄”,用于張貼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及班內各項工作安排和學校通知等內容;擺放衛生用具和消防設施等。后面設立“讀書角”,放置一些自訂、班訂、教師提供、學生捐獻的中學生讀物和報紙、雜志等。黑板報左邊為習作園地,展示學生的書法和美術作品、優秀作業等,展示個性;右邊為光榮榜。左右墻壁可以張貼班級組織、名言警句等。各班教室門前可張貼時間表、課程表、值日表、班級簡介,便于師生查看。教室文化由各班主任負責,要求班級文化建設有切合實際的'實施方案,凸顯主題,個性鮮明。
5、在開水房、廁所的外墻張貼關于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宣傳畫,有警示性標語;在開水房、廁所內在相應的地方張貼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標語,體現處處育人的理念。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 3
親愛的同學們:
美麗校園,知識殿堂,需要我們共同呵護。和諧校園,你我之家,需要我們共同守護。文明校園,一言一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文同小學為建設文明校園。特向廣大同學提出以下倡議:
一、文明課堂,營造良好學風。
我們應牢記學習使命,上課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上課認真聽講,不看課外書,不睡覺,不玩手機、不接聽電話。不將早餐、零食等帶入教室。不在教室內嬉笑娛樂。自覺保持黑板干凈、教室整潔,營造良好教室環境。
二、文明用餐,養成良好習慣。
作為一名文同人,我們理應自覺排隊就餐,不擁擠、不吵鬧。節約糧食,不剩飯菜。不把餐食帶出餐廳。不代他人占座。不將雨傘等物品放到餐桌、椅子上。注意就餐時的禮貌,不喧嘩、不打鬧。飯后將餐具放回回收處。
三、文明路上,一路芬芳。
好路隊是保障我們生命安全一項有效措施,也是良好班風、班貌的體現,更是每個學生文明素質的體現。放學路上請你“排好隊,走好路”
1、放學時上下樓不擁擠。
2、放學時及時跟上路隊,不單獨行走。
3、走成一條線,不說一句話,一直走到家。
4、過馬路,先看左,再看右,走人行橫道。
四、文明個人,展示良好形象。
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插隊買票購物,不亂貼亂畫,不損壞花木,做到舉止文明,展示文同學子良好形象。
親愛的'同學們:舉手投足展示文明形象,一言一行彰顯校園文明。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行動詮 釋文明之美,共筑校園文明之風。讓我們爭做校園文明的踐行者,讓文明之花綻放,讓和諧之樂唱響。
xxx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 4
一、完善重點學科建設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學科點溯源于傳統的植物學專業和植物生理學專業。上世紀90年代后期,根據國家對二級學科目錄的調整,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學專業和植物生理學專業合并,使植物學學科點從原來以傳統植物分類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發展成為具有多研究方向的學科。重點學科對于學院的教學發展十分地重要,例如獸醫學院的預防獸醫學科就是通過發展一門重點學科來帶動更多的優秀學科。
二、加強建設專業
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是加強專業建設的依據,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加強專業建設、優化專業結構,是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林學院的優秀專業如園林專業繼續加強建設,其它專業也要努力建設,這些都十分地重要,學院應該加大專業基礎(經費投入教學條件建設)和師資力量的建設。
三、加強建設教學實習基地
建設實習基地作為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加強對學生實習的教育指導。也就是要建立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精、作風好的指導教師隊伍,在實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既要教育學生樹立吃苦精神和敬業精神,又要在業務上對他們進行有力的指導,同時還必須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
四、繼續豐富學生生活
學生工作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繼續完善團委學生會的工作。例如在今年四月份由林學院團委學生會舉辦的華南農業大學第五屆模擬導游競賽。知識型的競賽活動,可以倡導當代大學生健康時尚的生活,陶冶大學生的情操,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風采和相互學習交流的舞臺。因此要加強學生組織建設,豐富學生生活。
五、舉辦更多的科技創新活動
能夠充分發揮科技、人才、教育和信息優勢。大學生科技活動重在可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和創新意識,使大學生充分參與和體會科學研究的過程,加強學生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原創意識與誠信意識的培養。此外,還需要加強組織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學院在大學生科技活動中作用的發揮。
本人覺得一到三點的建議適用于學院,而第四和第五的觀點則學院和學校都需要去改善。希望以上建議能對學校、學院的發展起到作用。
【關于學校建設的提案】相關文章:
關于車輛運輸提案05-22
關于增設路燈的提案05-22
關于農村垃圾提案05-18
關于議案和提案的區別06-20
關于幼兒園的提案05-20
關于醫療保障的提案05-20
關于提案和議案的區別09-12
關于建設學校學風的學習總結06-07
什么是提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