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報告3個問題

時間:2024-08-01 16:33:18 資產評估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資產評估報告3個問題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在企業經濟活動中作用的不斷增大和地位的日益提高,將其作為會計要素予以確認和計量并納入企業會計體系中來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建立新的知識會計體系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需要,還是對現行的無形資產會計進行改造,均將對無形資產會計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機遇和巨大沖擊,促使會計界人士去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從而導致其發生革命性的變革。可以預計,隨著對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相關會計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全新的無形資產會計體系在不遠的將來必將呈現于世人的面前。

資產評估報告3個問題

  確認問題

  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源的投人主要是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具有無形化特征。那么此類資源是否均應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這是無形資產會計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智力資源是否應作為會計要素確認?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在智力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投入巨大,收益的取得和企業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甚至關鍵取決于智力資源的投入及其作用的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將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無論是從理論上或實務上來講,都將是順理成章之事。理論上,智力資源符合“資產是可能的未來經濟利益。它是特定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第6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這一定義。實務中,有關企業智力資源的信息將成為一類極為重要的會計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要做出的經濟決策來講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對智力資源作為會計要素予以確認,也是維護智力資源擁有者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確認智力資源?作為一項無形資源,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是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確認為其他資產,這主要取決于對人及其所擁有智力之間關系的認識。

  從人與其所擁有智力的關系來看,顯然二者是無法分割的,不同人的智力往往是存在差異的,但智力又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而單獨存在,人是智力的載體,所以人與智力是統一的,智力是從屬于人的。企業的職工(即人力資源)既不同于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也不同于債權和設備等資產,具有特殊性,將其歸入現有的任何一種資產要素恐怕都是不合適的。據此,將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作為人力資產這一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具有同等地位的資產項目予以確認,可以說是較為適當的。

  盡管如此,但企業所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擁有大眾化知識或智力的普普通通的人,而是那些以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人;企業所需要的不是人自身,而是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 (歸根結底是智力)。企業投人的人力僅僅是投入資源的外在形式,其實質是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能為企業帶來更高效益的是企業杰出科技管理人才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人的智力具有取得未來收益的潛力,這種潛力的價值可以認為是資產。再者,人對知識的獲取和對智力的開發是有成本的。所以,智力資源符合資產的定義,將其作為智力資產單獨予以確認也不無道理。

  從智力資源的無形化特征來看,智力資源具有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征——無形性、收益性及在未來期間給企業帶來收益的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可將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予以確認。

  無論將智力資源以人力資產予以確認,還是以智力資產單獨確認,或是將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予以確認,都涉及到職工范圍的界定問題,即資產化的智力資源是以企業全部職工為確認范圍還是僅包括部分職工。顯然,能為企業創造高額收益的不是企業的一般職工而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全部職工為智力資源的確認范圍也將失去其原來的意義。

  可見,智力資源的確認可有多種選擇。但最終的選擇,都要以正確界定它與無形資產的關系為前提。

  (三)智力產品應不應該確認為資產?如何確認?智力資源被確認為資產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發揮,往往需要與具體的物質技術條件和結合,并形成諸如專有技術、專利權、先進的管理經驗、設計方案和營銷網絡等能增加企業收益的智力產品。

  智力產品作為智力資源耗費使用的成果,其形成是以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這些代價的總和即為智力產品成本。同時也不容否認,智力產品的使用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具有經濟價值。所以智力產品也符合資產的定義,應確認為資產,這與目前對專利權、版權和專有技術等智力產品的處理也是一致的。

  智力產品作為人們利用智力所創造的一類成果,在形式上具有無形性,在種類上具有多樣性,諸如產品設計方案、生產技術方案、先進的管理方式方法、高效的營銷網絡和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等等。那么對眾多知識產品的確認是應分別進行還是作為一個整體一起進行?分別進行時又該如何進行分類?這一方面取決于這些智力產品能否單獨辨認,另一方面又取決于為取得這些智力產品研發生的耗費及其未來收益能否可靠地予以計量。

  計量問題

  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源投人的無形化特征決定了無形資源的計量問題在未來會計計量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這種無形化特征也必將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計量納入到無形資產的計量問題中來,而不管確認結果如何。

  對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來說,其計量問題正如自創商譽的確認問題一樣,是會計計量的難點,同時也是爭論的焦點。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計量的困難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企業為獲取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尤其是自創的或經營中逐步形成的)研發生的耗費難以辨認和計量。這主要表現在:(1)企業給予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勞動報酬及獎勵數額常常不能真實反映這些人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的價值,也不能反映這些人在培養和成長過程中的成本;(2)列入確認范圍的人員界限劃分無明確的標準;(3)智力產品創造中發生的耗費常常很難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耗費相區分,人為的分配又往往缺乏客觀的依據從而帶有主觀隨意性;(4)智力產品形成過程中智力資源的使用具有非消耗性。因而不存在智力資源消耗的計量問題。退一步講,即使可以計量其消耗,又該如何把握計量尺度以保證計量結果的可靠性呢?現行會計實務中,將研究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費用而不是予以資本化、對企業的專有技術不予確認和對自創商譽不予確認等做法雖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對其入帳價值確定困難這一特殊因素。

  其二,智力資源和智力資產的未來收益能力和期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成本確定的困難并不意味著對其無法計量,在會計的發展歷史上,人們創造并使用了包括歷史成本、現時成本、可變現價值和現值在內的多種計量屬性,以便對會計要素依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進行計量。資產的重要特性在于其未來的收益性,所以可根據其提供未來收益的能力確定其價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價值不在于其成本的高低,而在于其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大小。因而,根據其未來提供收益或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入帳價值,應為理想的選擇。但如何對其產生的未來收益或現金流量的數額及期限進行確定,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又大大地增加了計量的難度和計量結果的不可靠性。

  其三,對于企業會計期末擁有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再計價困難。知識經濟條件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新發明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智力產品的種類不僅繁多,而且其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導致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價值易變性極大,今天對企業非常有用的生產技術可能會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而在后天變得一文不值。這種情況下,如何及時地反映企業擁有的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價值及其變動也將是會計工作面臨的一項新的課題。同時,由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差異性大,計價時往往缺乏必要的參考依據,這又增大了其計量的難度。

  鑒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成本或價值計量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對現行的計量方式和計量手段可能需要作革命性的變革,方能適應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計量的需要。

  無形資產價值攤銷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人們對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問題已非議頗多,知識經濟條件下,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又將使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問題雪上加霜。主要問題是,對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這些非消耗性資源到底應不應該進行價值攤銷?如需攤銷,那么,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又該如何正確確定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價值攤銷?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都需對這些問題解決找出相應的理論依據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無形資產相關信息披露所面臨的問題

  歸根結底,對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進行確認和計量,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鑒于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在確認與計量方面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將其納入現行的財務會計體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可謂任重而道遠。那么,在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會計計量問題解決之前,該如何解決會計計量與信息需求之間的矛盾呢?

  眾所周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現代會計的重要目標,這種目標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變得更加重要。但對決策者有用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數量信息,也包括非數量信息,數量信息既有價值信息,又有實物量信息。對于有關對象的量化問題進行絕對理解往往是片面的,量化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為決策者正確地進行決策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數量信息是信息的一種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對于難以量化的對象,只要將有關情況較完備的進行收集、分類和整理,并據以進行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洞悉其中所隱含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一般趨勢和規律,仍足以為決策者作出正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況且,對于可以量化的對象,如果只提供死的數據而不考慮其活的情況,所起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對于企業所擁有的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會計計量固然非常重要,但由于目前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計量程序和手段,所以,采用實物計量和定性描述等手段提供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非價值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可能更為重要,那么,作為企業向外部傳輸信息的主要載體——財務報告,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此類信息就至關重要。

  有關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哪些方面信息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應如何披露呢?對此類問題的研究,不管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計量問題解決與否。都將會成為無形資產會計未來一定時期甚至相當長一段時期研究的重點。

  價值評估的因素

  隨著我國讓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的各項資產業務迅猛發展,出現了因資產轉讓、企業兼并、企業出售、企業聯營、股份經營、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清算、企業租賃等而發生的產權、經營權的變動;同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省、計算機軟件等無形資產在企業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無形資產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對無形資產價值的估算已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特點

  無形資產是有形資產的對稱,是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與服務能持續發揮作用并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一切經濟資源。由于它是無形的特殊資產,因此它的價值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1.無形資產價值的弱對應性。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同于有形資產的價值,具有特殊性、例外性。盡管有些無形資產的形成是可以進行成本核算的,如新技術的研制開發和新產品的研制往往要做成本記錄,但無形資產的生產成本在會計賬目上往往是不完整的。而且無形資產屬創造性勞動成果,成果的出現帶有較大的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常常是在一系列努力與失敗和投入與浪費后才取得的一些成果,而失敗的損失代價很難預計和確切量化,從而使無形資產的開發費用缺乏明確的對應性。

  2.無形資產價值的虛擬性。由于無形資產價值具有弱對應性的特點,因此其評估值的準確性普遍低于有形資產的評估值,特別是一些無形資產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外在形式的含義,這時無形資產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義。例如商標成本核算的是商標設計費、登記注冊費、廣告費等,而商標的內涵是指商品內在質量信譽,它包括了該商品使用的特種技術、配方和多年的經驗積累,此時商標形式本身所費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性或稱虛擬性。

  3.無形資產具有增值性與貶值性。無形資產評估值的增值性,不僅僅表現為其交換價值貨幣旦有時間價值效應,即隨貸幣貶值、物價上漲其評估值會相應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其增值性源于收益能力和有效期。無形資產收益能力強,有效使用期和保持期長,對使用者的效益貢獻大,轉讓價格也會提高,評估值會更大;同時,無形資產的增值性還在于它具有共享性、共益性、可交換性。汗的無形資產可以同時多頭、多次轉讓。經濟和技術是發展的,隨著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現代化,技術經濟含量更高、功效更強大的無形資產的產生,會逐步或迅速地取代原有的可替代的無形資產,從而造成原有無形資產的貶值乃至被淘汰。從技術進步角度講,一般無形資產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限制,從成熟期轉向衰退期甚至淘汰期就會有功能性貶值。

  4.無形資產的價值構成不同于一般商品。無形資產是由復雜的腦力勞動創造的,由于凝結在無形資產內部的勞動旦較大,再加上無形資產的產生不能批量生產,而是個別的一次性生產,具有較大的探索性和風險性,常常是在經過一系列的失敗以后才取得的。因此,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像有形資產那樣由凝結在其中的讓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個別生產者在個別生產中所消耗的實際勞動時間來計量。無形資產同一般商品相同的構成要素都是W:C:V:M,但一般商品的情況是C:V:M,而無形資產特別是技術性無形資產的M通常大大高于C:V.

【資產評估報告3個問題】相關文章:

資產評估報告12-08

如何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29

怎樣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22

怎樣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17

資產評估報告范文02-21

資產評估報告的內容01-25

資產評估報告模板01-29

森林資產評估報告04-05

林地資產評估報告04-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