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

時間:2024-08-11 07:28:08 規劃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1

  結合我市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際,現制定《滁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方案。

  一、總體目標

  堅持服務全局、突出特色,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深化應用、融合創新,完善機制、持續發展,加大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建設覆蓋學校日常運行各個環節的高速有線、無線網絡及各種智能信息終端,建立統一認證的電子身份系統及單點登錄系統,構建行政辦公、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實訓實習、學分管理、質量監測、家校溝通、校企合作、后勤(生活)服務、資產管理、學校安全管理、學生實習跟蹤和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等一體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

  通過智慧校園建設,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和教師的信息技術職業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助推教育決策更加科學化、教育管理更加精準化,以智慧化引領職業學,F代化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撐和保障。建成符合國家標準的特色應用系統,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的智能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

  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涉及到智慧教學環境、智慧教學資源、智慧校園管理、智慧校園服務、信息安全體系五大方面。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特別要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著力于職業素養養成和職業技能提升,構建適合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的教學模式、治理模式以及服務模式。

 。ㄒ唬┘哟笾腔坌@基礎環境提升。堅持政府引導、標準引領、項目示范、分步實施,全面建成覆蓋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的快速、高效、安全的教育信息化運行網絡,實現市、區、校三級網絡高效互聯互通,逐步提升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校園網的接入能力。推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創新應用,建立統一認證的電子身份系統及單點登錄系統,構建行政辦公、教學、實訓、科研、管理、學生實習跟蹤和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等一體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全面使用或對接國家核心系統、省級通用系統、市級教育平臺,建成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各類特色應用系統,實現對學校師生、教育教學、科研、資產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ǘ┱虾徒ㄔO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適應“互聯網+”信息化環境及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特點,大力推進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的'研發,有序引導中等職業學校開發基于職場環境與工作過程的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和自主學習資源,支持建設一批微課、慕課、SPOC等多種形式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支持建設國家、省、市及學校四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并推廣應用。采取匯聚、自建、共建、引進、購買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服務課程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推進名師網絡工作坊建設,強化優質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ㄈ┨剿髦腔劢虒W新模式。開展智能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互聯網+”智慧課堂,建設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推廣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并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遠程協作、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提高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四)統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搭建集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和后勤管理于一體的智慧教育云計算服務平臺,為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校企合作信息發布、項目管理、頂崗實習管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就業信息分析等提供性能良好、服務便捷的資源服務和信息服務基礎平臺及網絡運行環境。通過平臺,加強管理信息化應用,實現過程跟蹤、精準監控和數據分析,做好信息采集、統計和更新工作,提高管理、服務效能與決策水平。統籌完善平臺建設,實現數據共享和交換。在學校內部,推進管理系統平臺在學生管理、教務管理、財務管理、校產管理、項目管理和工作流程管理等環節中的廣泛應用,實現管理教學相銜接、個人空間全聯通,智慧化助力學校教學管理改革。

 。ㄎ澹┨嵘龓熒凸芾碚咝畔⑺仞B。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學會利用各種媒體終端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做到熟練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能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對象、教學資源、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和評價,能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參與校本和區域教研活動。著力提高學校管理者信息化領導力與執行力,有效推進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治理和績效評價。學校管理者要具有信息化規劃能力、執行能力、評價能力及溝通能力等,能夠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學校各項管理,提升學校綜合實力。

  (六)增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建立網絡信息安全責任制,建立多層次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按需配備網絡安全設備和軟件。配備統一上網行為管理系統,定期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測評工作,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定期做好相關設備的升級維護、病毒防范及重要數據的備份,確保各類設備和軟件平臺安全、穩定運行,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三、實施步驟與階段目標

  20xx年,遴選天長工業學校作為省級智慧校園建設試點學校,先行先試,探索經驗。

  20xx年,在試點校建設基礎上,列入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省級示范特色學校項目庫的學校開展市級智慧學校創建。

  先行試點學校以完善硬件設施為基礎,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升級改造校園網絡環境,物聯網系統化、多功能一卡通、監控全覆蓋,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寬帶網絡校校通水平,支持各類設備的多媒體運用,實現對裝備使用管控的智能化。

  到20xx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覆蓋面達50%以上,建成滁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公共服務平臺;到20xx年,全面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力爭50%的中職學校達到建設標準。滁州市中職學校智慧校園實施步驟與階段目標見附件。

  四、保障措施

  創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務體系,統籌管理服務平臺,探索智慧教學新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育信息化人才隊伍,推進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擴大優質數字職業教育資源的廣泛覆蓋。

  (一)落實發展責任。市教體局成立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制定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制定評估標準和評分細則,檢查、督導、評估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組織開展智慧校園信息化工作培訓。縣(市、區)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領導機構,要將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納入本地職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加強統籌,落實經費,積極推進。中等職業學校要依據《智慧校園總體框架》(GBT36342-20xx)等現行國家標準,整體規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逐步實現升級改造的預期目標。

 。ǘ┙∪ぷ鳈C制。各中等職業學校要健全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組織機構,建立信息化運維管理、安全保障、人員培訓、經費保障等機制。將信息化教學研究列入教科研課題,將信息化應用能力要求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要重視信息化專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評和激勵機制,增強專業化技術支撐隊伍服務能力,培養一批具有較強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各職業學校設立由學校領導或專職人員擔任的首席信息官(CIO),負責統籌信息化規劃、建設和實施。

  (三)完善政策保障。結合實際,各地積極爭取和落實運行維護保障經費,探索購買服務等方式,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堅持政府引導,在地方財政職業教育經費預算中,把智慧校園建設和日常運維服務作為重點予以傾斜。多渠道籌集智慧校園建設經費,鼓勵各類信息技術企業、專業機構、行業組織等積極有序平等參與智慧校園建設與服務。組織市級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和推薦參加省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智慧校園建設學校的教師;評選市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推薦參加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信息化教學方面的成果。

  (四)加強督導考核。將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情況作為智慧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對縣(市、區)教體局目標考核指標,定期開展智慧校園建設專項督導和指導,按照規劃進度,適時組織評估驗收工作。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2

  為深入推進我縣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公布首批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名單的通知》,結合《安徽省中小學校信息化基本標準》等精神,特制定休寧縣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一、智慧校園建設目標

  智慧校園建設,是指在中小學校園內,按照科學的校園發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應用為支撐,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聯的基礎上,全面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實現人、物、校區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連接與協同聯動的智能自感知、自適應、自優化,從而智能識別師生群體的學習、工作情景和個體的特征,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師生建立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改變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師生全面發展。20xx年已將海陽二中、海陽一小、海陽二小、五城小學等4所學校作為實驗學校,要扎實開展智慧學校實驗工作,為我縣20xx年智慧學校全面普及和協調發展積累經驗,共同開啟富有休寧特色的智慧學校建設提供成熟的路徑。

  二、智慧校園建設基本原則

  (一)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從學校發展的實際問題入手,注重智慧校園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在規劃指引下,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步實施、逐步深入,不斷增強實施應用效果,統籌推進學校信息化協調發展。

  (二)統一標準、分類指導。規范智慧校園建設,建設過程注重統籌、論證與監督標準先行,以需求強烈的智慧教學管理應用為突破,選取有條件的學校強化指導,由點及面有序推動智慧校園建設。

  (三)模式探索、融合創新。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環境,突出培養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信息環境下教學創新的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實現教與學方式和教育模式的變革與創新。

  三、智慧校園建設推進機制

  1.標準引領,統籌推進。以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應用為核心,以標準為引領,統籌推進全省智慧校園建設。各校要將智慧校園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重點項目來抓,要在政策、經費、機制、人員等方面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完成智慧校園建設目標。

  2.納入評估,督導落實。將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情況納入對學校目標考核指標,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實。

  3.培育典型,輻射帶動。開展全縣“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試點工作,20xx年已選擇海陽二中、海陽一小、海陽二小、五城小學等4所學校開展試點工作,通過3年的試點,及時總結提煉試點成果,經評估驗收合格后授予“休寧縣智慧校園示范學!狈Q號,形成一批智慧校園管理應用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切實推進我縣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根據《廣德縣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堅持服務全局、突出特色,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深化應用、融合創新,完善機制、持續發展,推動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加大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方式,以應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創新教學、服務和治理模式,提升職業學校信息化發展水平。

  通過智慧校園建設,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和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和教師的信息技術職業素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校園文化生活品質,拓展對外服務的范圍和能力,以智慧化引領職業學校現代化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撐和保障。

  二、主要任務

 。ㄒ唬┘哟笾腔坌@基礎環境建設。堅持政府引導、標準引領、項目示范、分步實施,加大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創新應用,建設覆蓋學校日常運行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高速有線、無線網絡及各種智能信息終端,建立統一認證的電子身份系統及單點登錄系統,構建行政辦公、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實訓實習、學分管理、質量監測、家校溝通、校企合作、后勤(生活)服務、資產管理、學校安全管理、學生實習跟蹤和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等一體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全面使用或對接國家核心系統、省級通用系統、市級教育平臺,建成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各類特色系統,實現對學校師生、教育教學、科研、資產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加強學校專業仿真實訓系統建設,重點解決實訓教學中“進不去、看不見、動不了、難再現”的難題。

 。ǘ┘訌姅底只虒W資源整合與研發。適應“互聯網+”信息化環境及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特點,以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為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微課、慕課、SPOC等多形式的優質共享數字教育資源。按照“能學、輔教”功能定位,支持建設國家、省、市、縣及學校五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并推廣應用。根據需要,有序引導職業學校開發基于職場環境與工作過程的`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和個性化自主學習系統。整合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省級特色示范校、示范專業和示范實訓基地等項目已建成的專業資源并推廣應用;支持省、市、縣級名師工作坊(室)研發建設數字教學資源,并提供資源推廣應用。探索建設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服務課程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依托專業機構,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的覆蓋面,加強優質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ㄈ┨剿鳌盎ヂ摼W+”智慧教學模式。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互聯網+”智慧課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推進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加強教與學全過程的數據采集和效果分析。開展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

 。ㄋ模┙y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建成集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和后勤管理于一體的智慧信息服務平臺,符合實施校企合作信息發布、項目管理、頂崗實習管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就業信息分析等需要。建設平安校園、節能校園平臺,實現過程跟蹤、精準監控和數據分析。加強管理信息化應用,做好信息采集、統計和更新工作,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統籌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建立統一集中的基礎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和交換。推進管理信息系統在學生管理、教務管理、財務管理、校產管理、項目管理和工作流程管理等重點工作中的深度應用,提高教育服務與決策水平,推動職業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

 。ㄎ澹┨嵘龓熒凸芾碚咝畔⑺仞B。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學會利用網絡獲取、儲存、評價、加工和應用數字化學習資源,利用各種媒體終端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信息技術靈活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增強網絡自覺自制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做到熟練進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有效獲取、加工和集成教學資源支持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對象、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和評價,能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參與校本和區域教研活動。著力提高校長及管理人員信息化領導力,增強其信息化意識,提升其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和評價能力。

 。┰鰪娋W絡與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加強對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的領導,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建立多層次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按需配置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設備和軟件。定期做好相關設備的升級維護、病毒防范及重要數據的備份,確保各類設備和軟件平臺安全、穩定運行。定期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等保測評工作,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三、建設安排

  20xx年,遴選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作為智慧校園建設試點學校,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到20xx年,力爭全縣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覆蓋面達到100%。

  四、組織機構

 。ㄒ唬┛h教體局成立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全縣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制定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檢查、督導、評估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組織開展和參加智慧校園及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等培訓。

  (二)各中等職業學校要成立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本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制定本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檢查、督導、評估本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做好迎接上級督查、指導、評估相關工作,組織開展和參加智慧校園及信息化工作等培訓。

 。ㄈ┛h教體局成立由學校、政府、相關機構和企業等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具有研究和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縣級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專家組,在縣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對全縣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評估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落實發展責任。各校要把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納入本校發展規劃,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強統籌,落實經費,積極推進。組織參加和開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為特點的培訓,注重開展管理人員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增強學校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識,提升其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和評價能力。中等職業學校要依據《智慧校園總體框架》(GBT36342-20xx)等現行國家標準,按照有關要求科學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或設計方案,分步驟、分階段實施,逐步實現升級改造的預期目標。

 。ǘ┙∪ぷ鳈C制。中等職業學校要健全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組織機構,建立信息化運維管理、安全保障、人員培訓、經費保障等機制。將信息化教學研究列入教科研課題,將信息化應用能力要求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要重視信息化專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評和激勵機制,增強專業化技術支撐隊伍服務能力,培養一批具有較強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提倡設立由學校領導或專職人員擔任的首席信息官(CIO),負責統籌信息化規劃、建設和實施。

 。ㄈ┩晟普弑U稀=Y合實際,按照有關信息化運行維護保障經費基本標準,積極爭取和落實運行維護保障經費,探索購買服務等方式,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省級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學校完成項目建設任務之后,要將“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智慧校園建設。多渠道籌集智慧校園建設經費,鼓勵各類信息技術企業、專業機構、行業組織等,積極、有序、平等地參與智慧校園建設與服務。組織縣級職業學校教學能力大賽和推薦參加省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智慧校園建設學校的教師;評選市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推薦參加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信息化教學方面的成果。

 。ㄋ模┘訌姸綄Э己。將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情況作為智慧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智慧校園建設專項督導和指導,按照規劃進度,適時組織評估驗收工作。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4

  在xx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我們將擔當應有責任,爭取更大作為。

  在保護“一湖清水”上積極作為,重點從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園區養生態。對高污染的項目定下“堅決不搞”的鐵律,做到高排放的項目不上,高能耗、低產出的項目不上,環保措施達不到要求的項目不上。二是岸上搞綠化。先要保護一片青山,突出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啟動環湖景觀林帶建設,加強對湖區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三是城里治污染。開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整治等七項環保整治行動,中心城區新建兩個日處理能力達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各縣(市、區)污水處理廠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運營。四是鄉村清垃圾。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控制,全面實行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積極探索“戶集、村收、鄉運、縣處理”等模式,做到垃圾不露天堆放、不倒入江湖、不成為污染源。

  在發展生態經濟上積極作為。按照功能區劃,推進工業向沿昌九高速、沿江區域集中,向工業園區集中,促進產業集聚,打造星火有機硅、城西港區等新型工業板塊。大力發展湖區生態農業,抓好xx優質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構建廬山—xx旅游發展格局,把xx打造成國內外著名的生態旅游休閑勝地。加大湖區水能、風能、地熱能、沼氣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開發力度,努力把九江打造成為中部地區綠色綜合能源基地。

  在推進湖區基礎設施建設上積極作為。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合理布局湖區交通路網,盡快啟動建設九江繞城高速,改造沿湖港口航運設施,沿湖鄉村道路全面硬化,提高湖區通暢能力。進一步完善湖區水利設施,支持配合xx生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并建設一批相關基礎設施項目。

  在推進沿湖城鎮建設上積極作為。認真搞好湖區城鎮建設規劃,構建湖區新型城鎮發展體系。重點培育共青城、星子、都昌等一批沿湖中心城鎮,把星子、湖口、九江縣和瑞昌市納入“大九江”規劃建設。抓住省委、省政府和團中央大力支持共青城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推動共青城和德安縣相向發展,通過3—5年的努力,把共青城建設成為30萬—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打造成經濟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有機統一的樣板、xx生態經濟區的亮點、國際合作的示范區。

  食堂是校園生活的重要場所,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一位同學的生活,而且體現著我校的整體形象。提倡文明就餐,是當代學生文明修身的一項重要內容,培養良好的文明就餐習慣,也是倡導學生社會公德與傳統美德相結合的要求。一日三餐離不開食堂,食堂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就餐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更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為號召同學養成文明就餐、節約環保的生活習慣,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我校啟動了“文明就餐、從我做起”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為培養我校學生良好的就餐習慣,樹立大學生文明形象,提升我校學生的文明素養,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就餐環境。同時,也為了更好的方便同學,服務同學,改善食堂就餐條件,提高食堂服務水平,使同學們在一個良好的衛生條件下就餐。

  文明就餐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活動中“文明就餐,從我做起萬人簽字儀式”大家都踴躍簽字,說明大家的文明意識都很高,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對文明就餐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以下行為是最基本的,也是很容易忽略的,但是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都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1、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節約糧食是尊重他人勞動的表現,也是我們高尚人格的體現。

  2、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隊就餐。整齊有序的隊伍儼然成為學校餐廳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3、自覺回收餐具。吃完飯后把餐具順帶到餐具回收處,既減輕了餐廳人員的工作負擔,又方便了其他同學。

  4、大家吃飯時都自覺保持桌面衛生,吃晚飯后都隨手把贓物帶走。

  6、大家都不在隨地亂扔餐巾線或者食物殘渣。為他人創造清潔舒適的'環境。

  7、為了自己的財產安全,也為了他人的方便,請不要用書包或其他物品占座。

  8、不隨地吐痰,不在餐廳內吸煙喝酒。

  這次“文明就餐,從我做起”活動效果很好,通過對同學們的倡議和引導,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清楚地認識并支持此次活動,另外,很多同學還對此次活動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和意見。通過這次活動,學校食堂的“文明就餐”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良好的就餐風氣正在慢慢形成,學校呈現出和諧文明就餐的優良風貌。

  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與食堂方面的共同努力!安シN的是習慣,收獲的是品格”。請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以養成良好社會公德,樹立大學生良好形象為目標,共同為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而努力!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最新】相關文章:

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方案(精選12篇)05-18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經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方案最新01-01

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方案最新12-14

(薦)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通用)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8

文明校園建設規劃方案07-26

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01

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中文 | 最新成免费人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