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恒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2-09-24 09:24:44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華恒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恒字敬則,平原高唐人也。博學以清素為稱。尚武帝女滎陽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元康初,東宮建,恒以選為太子賓友。辟司徒王渾倉曹掾,屬除散騎侍郎,累遷散騎常侍、北軍中候。

  愍帝即位,以恒為尚書,進爵苑陵縣公。頃之,劉聰逼長安,詔出恒為鎮軍將軍,領潁川太守,以為外援。恒興合義軍,得二千人,未及西赴,而關中陷沒。時群賊方盛,所在州郡相繼奔敗,恒亦欲棄郡東渡,而從兄軼為元帝所誅,以此為疑。先書與驃騎將軍王導,導言于帝。帝曰:“兄弟罪不相及,況群從乎!”即召恒,補光祿勛。恒到,未及拜,更以為衛將軍,加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

  尋拜太常,議立郊祀。尚書刁協、國子祭酒杜彝議,須還洛乃修郊祀。恒議,漢獻帝居許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組、驃騎將軍王導同恒議,遂定郊祀。尋以疾求解,詔曰:“太常職主宗廟,烝嘗敬重,而華恒所疾,不堪親奉職事。夫子稱‘吾不與祭,如不祭’,況宗伯之任職所司邪!今轉恒為廷尉。”

  太寧初,遷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督石頭水陸諸軍事。王敦表轉恒為護軍,疾病不拜。成帝即位,加散騎常侍,領國子祭酒。咸和初,以愍帝時賜爵進封一皆削除,恒更以討王敦功封苑陵縣侯,復領太常。蘇峻之亂,恒侍帝左右,從至石頭,備履艱危,困悴逾年。

  初,恒為州大中正,鄉人任讓輕薄無行,為恒所黜。及讓在峻軍中,任勢多所殺害,見恒輒恭敬,不肆其虐。鐘雅、劉超之死,亦將及恒,讓盡心救衛,故得免。

  及帝加元服注,又將納后。寇難之后,典籍靡遺,婚冠之禮,無所依據。恒推尋舊典,撰定禮儀,并郊廟辟雍朝廷軌則,事并施用。遷左光祿大夫、開府,常侍如故,固讓未拜。會卒,時年六十九。

  恒清恪儉素,雖居顯列,常布衣蔬食,年老彌篤。死之日,家無余財,時人以此貴之。

  (選自《晉書·列傳第十四》,有刪改)

  【注】元服:冠,帽子。古稱行冠禮為加元服。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屬除散騎侍郎 屬: ▲ ②尋拜太常 尋: ▲

  ③恒更以討王敦功封苑陵縣侯 更: ▲ ④固讓未拜 讓: ▲

  6.用四個短語概括華恒的主要品質。(2分)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

  A.劉聰兵逼長安,華恒臨危受命,但所在州郡懾于群賊囂張氣焰相繼敗逃的形勢,讓為紓解國難而積極準備的華恒萌生了棄郡東渡的念頭。

  B.在郊祀大典的選址問題上,華恒與刁協、杜彝意見相互,盡管朝廷最終采納了華恒的意見,華恒還是為此托病,請求辭去太常一職。

  C.鐘雅、劉超死后,華恒的生命曾一度陷入危險境地,是任讓的盡心解救和衛護,使他免于一死。任讓此舉,表現了華恒的受人禮敬。

  D.面對典籍毀于戰亂,皇上加冠、納后都沒有禮儀依據的窘態,華恒急朝廷所急,探求舊典,制定禮儀,同時確立了郊廟等重大活動的準則。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兄弟罪不相及,況群從乎!(3分)

  ⑵夫子稱“吾不與祭,如不祭”,況宗伯之任職所司邪!(4分)

  ⑶鄉人任讓輕薄無行,為恒所黜。(3分)

  參考答案

  5.(4分)①屬:接著 ②尋:不久 ③更:又,另 ④讓:推辭

  6.(2分)為人謹慎 為官清廉 生活儉樸 處事公正 事君盡忠

  評分建議:兩點1分,三點2分。

  7.(3分)B(“華恒托病”于文無據,華恒辭職與“意見相左”無關。)

  8.⑴(3分)兄弟犯罪(尚且)不應相互牽連(治罪),更何況叔伯兄弟呢!

  評分建議:“及”、“群從”及語句通順各1分。

  ⑵(4分)孔子說“我不參加祭祀,就如同沒有祭祀”,何況這本就是擔任宗伯這一職務掌管的呢!

  評分建議:“夫子”、“與”、“ 所司”及語句通順各1分。

  ⑶(3分)同鄉人任讓輕佻浮薄,品行不端,被華恒罷免官職(或:降職)。

  評分建議:“輕薄無行”、“為……所……”及語句通順各1分。

  參考譯文

  華恒字敬則,博學以清白聞名。娶武帝女兒滎陽長公主,任駙馬都尉。元康初年,立太子,華恒因被選為太子賓友。司徒王渾征用為倉曹掾,接著任散騎侍郎,多次升任散騎常侍、北軍中侯。

  愍帝即位,以華恒為尚書,進爵苑陵縣公。不久,劉聰逼近長安,詔令華恒外任鎮軍將軍,領潁川太守,以為外援。華恒集合義軍,得二千人,未來得及開往西邊,關中就失守了。當時群賊正強大,所在州郡相繼望風而逃,華恒也想棄郡東渡,而堂兄華軼被元軍殺死,因此猶豫。先給驃騎將軍王導寫信,王導報告元帝。元帝說:“兄弟罪不相連,何況是叔伯兄弟呢!”立即召回華恒,補任光祿勛。華恒到后,還沒來得及任命,又改任衛將軍,加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

  不久任太常,議論行郊祭。尚書刁協、國子祭酒杜彝認為必須回洛陽再行郊祭。華恒認為漢獻帝在許昌住,應當在本地行郊祭。司徒荀組、驃騎將軍王導與華恒意見一致,于是決定郊祭。不久以病重提出辭官,詔書說:“太常專管宗廟,祭祀很莊重,而華恒病重,不能親自主持。孔子說‘我不參加祭祀,就如同沒有祭祀’,何況這本身就是太常的職責呢!現在改任華恒為廷尉。”

  太寧初年,升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督石頭水路諸軍事。王敦上奏改任華恒為護軍,病重不就任。成帝即位,加散騎常侍,領國子祭酒。咸和初年,因愍帝時賜爵進封全部取消,華恒另以討王敦功封苑陵縣侯,再領太常。蘇峻之亂,華恒侍奉在皇帝身邊,一起到石頭,備受艱辛,困窘一年以上。

  當初,華恒任州大中正,同鄉人任讓輕薄放縱,被華恒罷黜。等到任讓在蘇峻軍中,有勢者多被他殺害,見到華恒則很恭敬,不胡作非為。鐘雅、劉超死后,也將輪到華恒,任讓盡心相救,所以得以脫險。

  等到元帝加元服,又將立皇后。戰亂之后,典集全毀,婚冠之禮,無所依據。華恒探尋舊典,撰定禮儀,加上并郊廟辟雍朝廷禮制,全部得以實施。升任左光祿大夫、開府,常侍照舊,堅決推讓沒有就任。適逢去世,終年六十九歲。

  華恒謹慎儉樸,雖居顯位,常布衣蔬食,年老尤其如此。死時家無余財,人們因此很尊敬他。

【華恒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文天祥傳原文及譯文賞析07-05

舊唐書·高適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2-27

《晉書王渾傳》原文賞析及譯文07-27

《后漢書班超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1-04

《華子岡》譯文及賞析12-07

歐陽修《六一居士傳》的原文與譯文賞析07-07

華下原文及賞析02-16

白華原文及賞析10-05

華下原文及賞析03-06

《華佗傳》原文及譯文06-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曰女人免费在线刺激 | 日韩精品九九久久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亚洲午夜免费在线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日本摸下面高潮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