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1-21 13:16:36 曉麗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亞夫軍細柳》

  司馬遷〔兩漢〕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翻譯: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委派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灞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車而入,將士都下馬迎送皇帝。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隊說:“皇上將要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驅車奔馳。”于是皇上的車隊也只好拉住韁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皇上因此而感動,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

  賞析:

  《周亞夫軍細柳》這篇文章分三段。

  第一段,交代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禮、徐厲、周亞夫的三軍駐地。

  第二段,寫漢文帝勞軍的經過,重點寫了漢文帝在細柳營被擋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周亞夫治軍之嚴。

  第三段,寫勞軍后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對周亞夫的贊嘆。全文贊揚了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和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同時也體現出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知人善任。

  漢文帝親自勞軍,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可以長驅直入,將軍及官兵騎馬迎送。而到了細柳軍營,軍容威嚴,號令如山,即使皇上駕到,也不準入營。作者以對比、反襯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治軍嚴謹、剛正不阿的將軍形象。“細柳”也成了后人詩文中形容軍中常備不懈、軍紀森嚴的常用典故。

  文章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用在描寫細柳軍的嚴明軍紀上。這些側面描寫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如: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曰”、“將軍約”,人物雖未出場,卻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將軍”的威嚴和風范。兩處對周亞夫的正面描寫雖著墨不多,卻如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作者并沒有過多地正面描寫周亞夫的言行,而是通過描寫漢文帝慰勞軍隊將士這一場面,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借助對比襯托的手法,鮮明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亞夫“真將軍”的風范是通過多次對比體現的。通過漢文帝慰勞守軍的故事,表現了周亞夫的忠于職守和治軍嚴明。先寫漢文帝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的情況,與后面寫漢文帝在細柳軍營遇到的情況作對比,突現細柳軍營軍紀嚴明。再一處對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門軍中策馬驅車“直馳入”;而在細柳軍營,“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從。第三處對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漢文帝;而周亞夫卻“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參考資料:古文鑒賞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320-322)

  詞句注釋

  ①周亞夫:漢朝將領,西漢開國功臣周勃之子。

  ②文帝之后六年:指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文帝,漢高祖劉邦之子,名恒。

  ③匈奴: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大:大規模,大舉。入邊:侵入邊境。

  ④宗正:掌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⑤軍霸上:駐軍霸上。霸上,地名,亦作“灞上”,因地處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陜西西安東。

  ⑥祝茲侯:封號。

  ⑦棘門:地名,原為秦宮門,在今陜西咸陽東北。

  ⑧河內守:河內郡的郡守。河內,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區。守,郡守,是漢代郡一級的行政長官。

  ⑨備:防備,戒備。胡:胡人,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此指匈奴。

  ⑩上:特指皇帝。勞:慰問。軍:軍隊。

  已而:不久。之:到,往。

  被(pī):通“披”,穿著。

  銳兵刃:這里指刀出鞘。

  彀(gòu):張開。弩(nǔ):用機械發箭的弓。

  持滿:把弓拉滿。

  先驅:先行引導的人員。

  且:將要。

  軍門都尉:守衛軍營的將官,職位低于將軍。

  詔(zhào):皇帝發布的命令。

  居無何:過了不久。居,經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無何,不久。

  持節:手持符節。節,符節,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

  壁:營壘。

  車騎:車馬。

  驅馳:策馬疾馳。

  按轡(pèi):控制住車馬。轡,馬韁繩。徐:慢,緩慢。

  持兵揖(yī):手持兵器行禮。揖,拱手行禮。

  介胄之士不拜: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介胄,鎧甲和頭盔,這里用作動詞,指披甲戴盔。士,將領。

  為動:被感動。

  改容式車: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軾”。這里用作動詞,指扶軾 。

  稱謝:向人致意,表示問候。

  既:已經。

  嗟乎:嘆詞,表示慨嘆。

  曩(nǎng):先前。

  固:必,一定。

  邪(yé):語氣詞,表示反問。

  之:助詞。在句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

  創作背景

  絳侯周勃出生沛縣平民家庭,跟隨劉邦奪天下,屢立戰功,成為漢朝開國功臣、豐沛集團重要成員之一;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再次成為功臣。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初為河內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被封為條侯,延續絳侯的后代封號。周亞夫歷經文帝、景帝兩朝,先后任河內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權傾一時。以善于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后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明了創作這篇文章的契機:“諸呂為從,謀弱京師,而勃反經合于權;吳楚之兵,亞夫駐于昌邑,以戹齊趙,而出委以梁。作絳侯世家第二十七。”意思是說:諸呂勾結,陰謀削弱皇室,周勃在剪滅諸呂的問題上,背離常規而合于權變之道;吳楚七國起兵叛亂,周亞夫駐軍于昌邑,以扼制齊趙之軍,放棄了求救的梁王。作《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賞析10-17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02-10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翻譯及賞析02-10

《周亞夫軍細柳》司馬遷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23

周亞夫軍細柳的經典教案06-26

周亞夫軍細柳教學設計06-15

周亞夫軍細柳的課文分析08-24

《周亞夫軍細柳》教學設計05-20

《周亞夫軍細柳》教學設計范文06-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久久综合色午夜影院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