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話教案
太陽的話教案【1】
教材依據:北師大版語文第十冊第九單元“太陽”的第一篇主體課文;
設計理念:
(1)少教多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教師的主導地位,將課堂營造成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學習空間,指導通過細讀文本,了解內容,體會課情感。
(2)主題教學:本單元的主題是“太陽”,結合文本內容,了解太陽的光明與溫暖,是大自然能量的源泉,能夠給人以力量的鼓舞等特點,體會太陽這一意象的象征意義。
(3)讀悟結合:充分把握文詩歌感情豐富的特點,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梯度,讀出韻味,熟讀成誦,將誦讀和感悟有效結合。
3、教材解析:《太陽的話》是著名作家艾青在延安時期寫的一首詩歌,體現了追求光明的理想,作者用太陽象征光明與希望,用緊閉著門戶的木板房比喻當時人們生活的閉塞、陳舊、落后的環境,以第一人稱代表太陽呼喚國人改變現狀,迎接光明!
4、生情分析:四年級學生能夠獨立識字、自主朗讀,能夠提出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并且聯系上下文及相關資料理解文本,較為清晰和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對于一般的寫作方法有一定的認知,能夠體會重點詞句和表達方式的效果,拓展想像能力及語言創作能力較好。但學生對于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國情和民情缺乏了解,沒有深刻的感受,需要通過引導才能了解和體會,更好地為文本閱讀服務。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重點學習“撒”的書寫。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指導學生通過自主質疑、閱讀解疑的學習過程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創作背景,體會作者情感。
3、通過學習文本,體會作者熱愛國家、關注人民、積極光明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作者對人們的希望,體會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改變國民生活環境及心態的急切心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和比喻的方式來表達對人們的召喚。
教法:談話討論法、質疑引導法、指導誦讀法;
學法:圖文結合法、細讀解疑法、合作交流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關于艾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大家想知道什么?
(梳理學生疑問,指導學生運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提出問題并板書。)
2、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艾青,對于他你想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提出:艾青是一位怎樣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誰搜集了關于艾青的資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初步了解艾青的作品及人物風格。)
二、閱讀理解、體會情感:
1、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兩人互相檢測,看是否達到閱讀要求;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提升。
(4)教師范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2、質疑回顧:
(1)讀了課文之后,剛才那些問題的答案找到了嗎?
孩子結合初讀成果了解:
(太陽不能說話,所以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了一首詩,替太陽說話;)這是課文的基本寫法!
( 太陽想把溫暖、亮光、香氣、露水送進人們心的空間;)這是太陽的愿望!
(太陽想對那些關在房子里的人們說話~)
是嗎? 請你找到相關的詩句!
(指名讀“打開你們的窗子吧、打開你們的板門吧”以及“讓你們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開它們關閉了很久的窗子”。)
師:這是一間怎樣的房子?
(知道學生體會這是一間有著又厚又重的門、窗戶長期緊閉的房子!)
如果人長期生活在這間房子里,他們是怎樣的人?
(引導體會人們的生活境遇和心態,明白“太陽的話”是要送給那些長期封閉、渴望光明、溫暖的人們。)
師小結:有疑問的孩子才是愛學習的孩子,能夠通過閱讀解決問題的孩子才是會學習的孩子。
3、深入質疑:在沒讀課文之前,我們就有這么多的的問題,并一一解答了。如果在仔細讀課文,你又會有什么問題呢?
(1)孩子們默讀課文,再次質疑:
(2)同桌交流問題,嘗試解決簡單疑問,注意聯系文本內容。
(3)全班交流:
預設1、為什么插圖上畫的都是春天美好的事物?而左下角卻有像雪一樣的東西?
點評質疑角度,從插圖入手。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想把春天美好的事物都送給那些人,就像春分吹化冰雪一樣,融化他們冰封的心!
深入引導:是啊,作者想把美好的事物都送給人們,他都送了什么呢?
(指導學生抓住“金黃的花束”、“林間的香氣”、“亮光和溫暖”、“滿身的露水”等事物,并體會這背后的特別含義:“花束”代表美好的事物,多彩的生活;“香氣”代表對生活的美好暢想;“亮光和溫暖”代表代表生活的希望和珍貴的情誼,“露水”代表心靈的滋潤!)
引導語言表達:,你能看著插圖說說,還可以送什么嗎?試著用詩歌的句式來表達!
(指導學生語言遷移:我帶著剛長出的嫩芽,我帶著翠綠的樹葉,我帶著美麗的花瓣,我帶著青青的小草······)
你帶來的美好事物又有何特殊含義呢?
(指名分享自己的美好心愿。)
小結提升:原來作者要送給人們的是這么豐富的情感,那你了解作者其人了嗎?
(引導學生評論,艾青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生活積極向上、渴望光明溫暖的人。)
預設2: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文中為什么多處用到了重復的語句?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反復的手法體現急切的心情。)
你能讀出這份心情嗎?
(指名朗讀,指導提升。)
引向廣泛:你還發現了文本在寫法方面的什么特色?
(引導學生縱觀全文,整首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讓太陽和人們之間的關系顯得很親切;用不同的大自然事物代表不同的情感,很能激發人們的思考;作者的寫作還很有順序等寫作特點。)
4、指導熟讀成誦:
多么有趣的小詩啊,你能嘗試這背誦一小節嗎?
(學生練習背誦后展示,指導逐步背誦全文。)
三、對比閱讀,練習鑒賞:
《海上日出》和《太陽的話》這兩篇文章都和太陽有關,他們有何異同?
(指導學生進行對比賞析:兩篇文章的文體不同,具體內容不同,表現方式不同,寫作手法不同等。)
為什么都選擇“太陽”作為主要內容呢?
(引導學生體會太陽的意象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光明和溫暖,代表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代表著人生的不斷追求等,激發學生對太陽、自然的熱愛!)
四、小結全文,明確內容、寫法:
五、布置作業:
1、互相檢查課文背誦;
2、搜集更多和太陽有關的成語、古詩或者文章片段。
太陽的話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太陽人的語言與思想,展示了太陽渴望走進小屋,打開人們關閉的心靈,讓人們享受亮光、溫暖、花束、香氣和露水,召喚人們敞開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信念。學生對本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注意引導,以自己的激情煽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學情分析:
自使用北師大版教材以來,學生接觸優美的詩歌型課文逐漸增多,學生對此類課文非常喜歡,拿到課文,都會情不自禁的大聲朗讀,并且也已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采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引導他們在讀中悟,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方法:
讓學生通過默讀、朗讀、誦讀等多種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出太陽給人們美好的事物,讓人們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身體到內心,切身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喚起人們珍視生命,追求光明,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抓住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太陽渴望喚醒人們,敲開人們心靈的急切心情,激發學生熱愛太陽、熱愛生活的情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課件出示動畫)同學們,太陽公公正在笑瞇瞇的和我們打招呼呢!誰來猜猜它在說什么呢?這節課我們要把太陽公公請到身邊,聽聽太陽的話。(板書:太陽的話)
二、逐層讀文,整體感知
1、第一遍讀文,要求:速度慢,解決生字,讀好每句話。
2、第二遍讀文,要求:在認字基礎上,加快速度,讀順每句話。
3、第三遍讀文,要求:大聲朗讀課文,力爭達到通順、流利的效果。
4、第四遍讀文,要求:默讀思考,通過讀文,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環節采用逐層深入讀文的方法,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再讀詩歌,體味情感
1、指名朗讀,標畫出自己最想讀的詞句,并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互相交流。
2、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匯報讀文收獲。
根據學生匯報相機給予感情讀文的指導,重點指導以下幾句話的朗讀:
(1)“讓我進去,讓我進去。進到你們的小屋里。”
同學們,請大家閉上眼睛,稍作靜息。
相機用非常溫和、輕柔的語氣讀兒歌引導:
“太陽太陽起得早,急急忙忙把門敲,快快起床煉身體,外面風景多美好。”
同學們,太陽公公敲門叫醒每一個睡懶覺的人時,心情怎么樣?帶著你體會到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引導生讀出急切的語氣,體會太陽渴望快步進入小屋的感情。)
(2)“快起來,快起來,快從枕頭上抬起頭來,睜開你的被睫毛蓋住的眼。”(引導生聯系實際,模仿早上媽媽叫自己起床的情景。)
帶著此時的這種語氣與體會到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引導生語速由慢到快,由緩到急,讀出急切心情。)
(3)“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溫暖和露水,灑滿你們心的空間。”(引導生先讀,并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同學們,太陽無私的把花束、香氣、亮光、溫暖和露水送給人們,讓人們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身體到內心,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喚起人們珍視生命,追求光明,熱愛生活,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太陽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著我們大家。來,帶著你現在的體會再讀這句話。(引導生語氣加重,體味到太陽的無私奉獻精神。)
聽過《愛的奉獻》這首歌嗎?師即興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相機指導行為:做一個無私奉獻有愛心的人。
(4)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感情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在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段落的'重點詞語、句子,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文章的內涵,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感情讀的方式呈現出來。]
四、誦讀詩歌,情感升華
太陽――這個溫暖的使者,把無限的光明無私的奉獻給人類,使得我們不得不對太陽肅然起敬,我們應該怎樣來表達對太陽的感激之情呢?讓我們舉行一次朗誦比賽,作為禮物送給太陽吧!
1、師生齊朗誦。
2、在教室里選擇合適位置,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華,加上動作,感情練讀課文。
3、生朗誦展示,全體同學擔任評委,給予評議。
4、師配樂感情朗誦,達到情感的升華。
5、比賽背誦詩歌。
[設計意圖:入情入境的誦讀,使學生真正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中,以朗讀比賽的方法,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體驗感受,放飛想象。]
五、談收獲,記感受
同學們,學了本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與感受?請用幾句話總結出來,記在課本上。
[設計意圖:記隨筆,是我們每學一篇新課文的必備環節,學生能通過記隨筆這一環節,再次將思路回歸到課文整體上,進一步從整體上感悟課文內容,深化學文后的情感。同時,記隨筆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一個重要方法。]
六、拓展延伸,情感深化
太陽是光明、溫暖的使者,讓我們用“您”稱呼太陽,寫一首贊美太陽的小詩,下節課,我們將以此為主題舉辦一期“賽詩會”。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靈感,放飛學生想象,發散學生思維。]
教學反思:
本堂課教學是在學生對詩歌型文章非常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感情讀文,使學生通過讀文,能夠生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他們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潛心閱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完成情感的深化和思想的升華。隨之又以“朗誦會”和“小練筆”的方式,引導他們進行交流與展示,從而使學生得以共同進步,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學生們的濃厚興趣和出色表現證明本堂課教學比較成功。
總評:
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抒情詩。不難看出:設計者是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孩子們自然的走進文本,感受太陽的急切心情,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完成“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這一教學重點。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落實了課標精神,設計出了層次,落實了“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情感”的教學目標。特別是“選擇合適的位置,自由放松的讀”的環節設計,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使他們在自由閱讀中感受、體驗和理解,真正體現了學生獨立個性的施展,既使學生獲得了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又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不難想象,孩子們當堂的“隨筆”肯定是情感的迸發,心靈的碰撞;本單元的“筆下生花”也一定會燦爛芬芳。
一首擬人化的詩歌,在設計者的精心設計中,孩子們會敞亮自己的心靈之窗,吸納太陽帶來的馨香,以飽滿的激情,珍視生命,熱愛生活,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太陽的話教案】相關文章:
畫太陽教案04-18
畫太陽教案04-18
中班語言曬太陽教案04-24
中班美術太陽花教案04-24
小兔找太陽課件教案05-14
小班美術教案畫太陽04-24
課文太陽教案簡析12-13
科學-太陽和影子-教案課件05-16
聽父母的話教案課件05-09
《太陽鐘》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