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風的話》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1
教學內容:
1、歌曲:《西風的話》歌曲處理。
2、欣賞:抗敵歌(合唱) 介紹音樂家黃自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珍惜時間。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家黃自通過歌曲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重點: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學難點:
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同前節
二、檢查復習:
1、請同學回答,do=F調的do在五線譜的什么位置? 此調哪個音發生了變化?位置在哪?
2、集體視唱《西風的話》的曲譜。
三、歌曲學唱、處理:
1、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老朋友來了,我們上節課對出了他的暗號。這節課,他有話要對我們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聽錄音范唱。(是誰呀?他的話講了什么?從他的話你知道了是那么?) 請同學說說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的讀詞。 集體跟琴練唱。
4、秋天的到來你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練唱) 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袍”、“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在教師指導下練唱。
四、欣賞:抗敵歌
1、下面老師再為大家介紹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是老前輩。他就是音樂家黃自。 教師介紹黃自:(書上介紹;教師再補充一部分)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黃自作曲的一首歌曲《抗敵歌》。
教師介紹《抗敵歌》創作背景:
2、初聽樂曲,請同學說說聽了以后對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你認為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分兩段細聽,注意聽這兩段音樂不同的寫作方法。
4、復聽全曲。在歌曲中下課。
板書設計:
西風的話
旋律上下起伏
流暢
情緒平和
力度變化不大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的對比,了解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導學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西風的話》,啟發教育青少年珍惜時光,熱愛生活。
3、培養學生的聆聽音樂,觀察樂譜,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體會音樂要素對音樂的表現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具準備:
鋼琴 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課前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及秋景營造秋的氛圍,創設意境)
提問導入: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嗎?知道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曲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們熟悉的事物呢?(冬麥、田野……)它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喜悅的 熱鬧的)其實,秋天不光是收獲喜悅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來欣賞一下歌曲《西風的話》。
二、賞“風
1、聽錄音范唱
提問:西風的話語是熱情歡快的還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現了怎樣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賞,體會歌曲結構
師:根據歌曲情緒、速度、力度、節奏等等的明顯對比來劃分歌曲樂段,有的是一段體,有的是二段體,還有的是三段體,我們再來欣賞一下《西風的話》,感覺一下,這首歌曲的音樂結構。
3、劃分樂句
師:師演唱歌曲,生感覺一下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的呢?
三、唱“風” 美“風”
1、 按節奏唱旋律
(1)觀察四個樂句的節奏特點。
(2)找出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組成音階邊做苛達伊手勢唱唱。
(3)視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階上、下行的小節。
(4)邊劃旋律線邊唱旋律。
2、 唱歌詞
(1)用“u”模唱旋律,師糾正發聲方法。
(2)體會旋律高低與演唱力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按力度記號輕聲唱歌詞。
一遍師伴奏生輕聲唱(糾正連線的唱法)
二遍提示換氣。
三遍隨伴奏唱,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最后一句的唱法。
四遍隨師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歲歲,多情的`西風去了又來,來了又去,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最后這漸慢漸弱的處理寄托了西風對我們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們什么?(時光過得真快,請大家要珍惜時間)
3、聲音對比
如果我們采用稍快的速度,較強的力度,明亮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會是怎樣的效果呢?(唱試試引導學生去體會速度 力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情緒全變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要想把歌曲唱的有聲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紹
這首好聽的歌曲是誰帶給我們的呢?(多媒體播放作者簡介)《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黃自是我國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在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他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黃自老師通過歌曲來表現了深秋深邃悠遠,余味無窮甚至帶點淡淡憂傷的意境。還有很多藝術家也在通過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繹著秋天。你準備如何表現你心中的秋天呢?
小結:
秋天早已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在貪婪品位秋天收獲喜悅,多情醉人的同時,別忘了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你認為精彩的一面,老師期待著下節課見到你的作品,好嗎?同學們,再見!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3
活動目標:
1、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欣賞樂曲《西風的話》,感受其優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2、按樂句擺放秋天的豐收果實,以增強樂句感。
3、在《拾落葉》游戲中,與同伴自由交往,抒發音樂的優美意境。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秋游,豐富對秋季特征的認識。
2、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布置一張"豐收桌"。
3、每人準備一件有關秋天的作品或實物。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手指游戲歌》。
齊唱,手指表演并變化歌曲性質。
2、欣賞樂曲《西風的話》。
(1)啟發幼兒回憶秋游時的情景,邊聽音樂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兩拍一下地拍手,并討論樂曲的性質。
(3)教師隨音樂畫≈≈≈,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四個樂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質。
(4)幼兒舉起右手食指,隨音樂空指教師畫的線條,體會音樂的性質與樂句特點。
(5)教師與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每句音樂的最后一小節做一個身體動作。如拍手、拍肩等。
(6)邊聽音樂,邊在教師的暗示下,幼兒以個別或小組的形式,按樂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實物送往豐收桌,并在每樂句的最后一小節,準確的放在桌上。
(7)按樂句做動作。
3、游戲:《拾落葉》
請女孩子做落葉,男孩子做拾落葉的小朋友,合作游戲。
活動反思:
《西風的話》是由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我采用的是整體聽唱法學唱歌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由于歌曲旋律跨度較大,多次出現五度、七度的音程跳進,對學生音高音準的準確演唱有著一定難度。怎么樣解決好音高音準的問題呢?我決定把無形的音高轉換成有形的線條,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
在學習時,我先讓學生用“lu”音演唱,把學生的目光脫離書本集中到我的手上來,根據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手勢劃出一條條高低清晰的'旋律線,在跨度較大的地方,如歌曲的第四樂句,用幅度較大的動作提示學生加以注意,練習幾次下來,學生的音高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此基礎上,我又趁熱打鐵用拳頭表示力度“強”,用手掌表示力度“弱”,這樣在劃旋律線的同時,加入了力度處理,解決了力度變化的難點,讓學生用簡單形象的線條,就掌握了歌曲的重難點。
要讓學生的歌聲動聽悅耳,聲音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在獲得優美歌聲的同時,我們的耳朵的作用不可忽視。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說美術是視覺的藝術,那么音樂便是聽覺的藝術。我們在歌唱的同時要用耳朵去聽辨音色、音量、音高、節奏等等。《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的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歌曲是一段體,節奏平穩對稱,旋律流暢。在學習這首歌曲時,我緊緊抓住“聽”來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來聽辨它的節拍,跟著音樂節拍的韻律拍一拍踏一踏。其次聽一聽歌曲歌唱了怎樣的季節變化,也就是聽辨歌曲內容。再次聽的時候要求試著用手指畫出旋律的起伏,也就是畫出歌曲的旋律線。在反復的聽辨中發揮了音樂的彌漫性作用,在無意識的聽賞中就加深了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在后面歌唱教學中就能基本把握好音高了。但這時還不能急于歌唱,還要通過形象地模仿“西風”的聲音來分句模唱歌曲,再把抽象的的旋律加入手勢動作形象的引導,這樣歌唱整首歌曲的節奏音準都不成問題了。在完成了基本的歌曲教唱后,再加入了力度變化的歌曲處理及相關“秋”的拓展,說一說“秋”的詩句,唱一唱學過的有關秋天的歌曲和音樂作品。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讓學生通過“聽”來教學,通過不同的形式要求來“聽”,讓學生真正能把握好歌唱的音準,獲得美妙的童聲。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4
課題:
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西風的話》
課型:
新授
課時:
1課時
教學用具:
電子琴、豎笛、口器、多媒體等。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作品笛子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鋼琴曲《秋日私語》和抒情散文《秋》,了解,感知音樂如何描繪秋景,體會其抒情性,在教學過程中享受音樂審美的愉悅。
2、學會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讓學生了解并基本掌握歌曲當中基本的音樂知識。
重點、難點:
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感知不同情緒的音樂如何描繪秋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和鋼琴曲《秋日私語》,讓學生從速度、情緒等方面感受樂曲,了解樂曲的主奏樂器。
2)聽賞著名文學家池尹默的抒情散文《秋》,感受文學家筆下的秋天是什么樣的。(此時播放幻燈片,讓學生邊看詞邊欣賞秋天的景色,讓學生思考本篇抒情散文應配上什么情緒的音樂。師生討論后,選用抒情的鋼琴曲《秋日私語》。然后邊聽邊感受情緒。
3)老師范讀散文,朗讀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語調和語速。讓學生根據老師朗讀時的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中途糾正,插入歌唱發聲的基本知識,提醒學生在朗讀時注意呼吸通道的打開,強調集體朗讀時聲音的和諧,為接下來的歌唱做準備。
二、新授教學。
1、請出一位同學讀一下《西風的話》詞曲作者。
2、通過觀察,從版面上看,同學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音樂知識呢?請同學們聽賞一下《西風的話》,帶著問題感染它的音樂情緒,提出你的問題。(調式、強弱關系、力度關系…)根據學生問題,老師對《西風的話》進行音樂知識的.解答。
1)五線譜中G大調的學習。
2)拍號的學習。通過《西風的話》這首歌曲的學習,掌握4/4拍。并由老師帶領學生打4/4拍,爭做小小指揮家。
3)休止符的學習。
4)力度記號的學習。帶領同學們運用肢體語言打出強弱關系的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mp和p的不同。
3、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鞏固知識,將本上的譜子和力度記號自己設計出來,老師作大體方向的提醒。
請一位同學說明怎樣設計的,設計的理由是什么?師生討論…
師總結:力度記號的設計是樂曲的靈魂,通過強弱的對比能夠將音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4、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識簡譜。跟老師將音樂唱一遍,強調聲音觀念,注意聲音的和諧,演唱時要柔和舒緩,讓同學們在唱歌的同時打拍子。
2)老師彈奏電子琴范唱。請同學們討論歌曲演唱時的情緒(慢,快......),既然是《西風的話》那西風指誰呢?(中年人,小孩,老人......)由語文知識激發學生想象。
3)師生合作。讓同學們跟琴聲有情緒的帶手勢演唱歌曲。師問:歌詞中的西風告訴我們什么?(長大了,長高了,秋天來了…)
4)進行課堂知識反饋。讓班上有特長的同學伴奏,找出幾個同學指揮,伴著老師的琴聲,全班同學一起將歌曲完整演唱。(唱歌錄音,課后回放)
5)知識回顧。詢問學生學到了什么?
教學小結:
今天老師和大家度過了一堂非常愉快的音樂課…
教學反思:
樂教學中實踐“關注音樂”最根本的原則是教學要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教學的形式上要遵循音樂教學的特性,強調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5
教學內容: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啟發式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初聽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
2.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介紹作曲家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曾赴美國學習,先后在歐伯林大學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鋼琴。1929年歸國后,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任教并兼任音樂教務主任,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愛國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3.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4.聽師范唱。同位討論,這首歌曲節拍是多少拍?運用了什么節奏型?
5.教師簡單分析歌曲:這首歌為4/4拍,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這四個樂句都采用了相同的節奏:x x -- -- ︱ x - x - ︱ x x︱ x- - 0 ︱,但旋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對比。旋律流暢,在上下流動的級進中插
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 “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學唱歌曲:
1) 跟琴視唱歌譜。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 用“啊”隨琴唱旋律,并試著打節拍演唱。
3) 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 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 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說說本節課自己的收獲。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能夠掌握不一樣節奏的變化對樂曲的影響,了解作者的創作初衷,了解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場景。
過程與法目標:
經過感受、欣賞,提升學的聽辨能,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過本課學習,學能夠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樂曲的不一樣段落,進比較式聆聽。
難點:聆聽不一樣樂器音樂和拍強弱變化對樂曲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國旗的產引導到《國旗頌》
感受樂曲:
1、聆聽樂曲,教師提問樂曲的情感與速度變化是什么樣
總結:樂曲(慢—快—慢),情緒(抒情、宏偉—跳躍、歡快—抒情、宏偉)
2、總結樂曲的情緒、段落;
樂曲為44拍,強調拍強弱特點。樂曲分為:(材料)
(1)引(引用國歌),象征著中國民共和國成立。
(2)主題,用頌歌的式描繪第面五星紅旗升起的景象。樂曲重復兩次,既感受到對命勝利的欣慰,又有對命先烈的追憶。(音樂間,有禮炮的聲音)
(3)主題,音樂用雙簧管開始,接上提琴,小提琴共三遍。讓追憶命開始的艱難,民活的.艱辛。
(4)低音響起,弦樂鋪底,長笛偶爾引領旋律,象征著白恐怖,但小號聲音響起,催促著命者奏響反抗的號角吹響,比較性的進曲用長號演奏,國歌中不愿做努的民響起,連續的小提琴級進上,進反抗最潮。
(5)主題的變奏,進曲的風格再現,描述軍民,前赴后繼,把紅旗插上
頂的場面。
(6)主題再現
(7)東紅旋律響起,進樂曲潮,新中國成立,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8)尾聲:引再現,使用《國際歌》旋律,證明類的偉夢想定會實現。
3、總結、提升情感。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聽音樂、觀察樂譜、表達音樂的能力。
2、引導學生以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西風話》,啟發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3、通過音樂對比,了解音樂元素在音樂表達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表達歌曲的抒情意境。
2. 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元素對音樂的表現效果。
教具準備:
鋼琴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1、我導入
課前音樂:在期待的領域(用音樂和秋景營造秋天的氛圍和意境)
問題導入:學生們,歡迎來到秋天的宮殿!你熟悉正在播放的歌曲嗎?你知道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季節?(秋天)歌中提到了什么熟悉的東西?(冬小麥,田野地獄地獄)它表現出什么樣的情感?(快樂而活潑)事實上,秋天不僅是快樂的,而且是深情的。讓我們來欣賞這首歌“西風之語”。
2、享受風
1.聽錄音和唱歌
問題:西風的話是溫暖歡快的,還是溫柔抒情的?它表現出什么樣的速度和力量?
2. 再次欣賞并體驗歌曲結構
老師:根據歌曲情感、速度、力量和節奏的明顯對比來劃分歌曲片段。有些是一段,有些是兩段,有些是三段。讓我們一起欣賞《西風》的歌詞,感受這首歌的音樂結構。
3. 教師:老師唱這首歌。這首歌由幾個詞組組成?
3、歌唱風美麗windrdquo
1.根據節奏演唱旋律
(1)觀察四個短語的節奏特征。
(2)找出構成歌曲旋律的音符,在譜寫音階時用可大易手勢演唱。
(3)看這首歌的旋律,找出包括上下音階在內的部分。
(4)邊唱邊畫旋律線。
2. 唱歌詞
(1)使用ldquourdquo模擬旋律并糾正發聲方法。
(2)體驗旋律與歌唱力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根據強度標記輕聲唱歌詞。
輕聲歌唱(糾正連接線的歌唱方法)
兩次呼吸。
與伴奏一起唱三遍,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最后一句的演唱方法。
在老師的'伴奏下完成四次演唱。
(4)情感教育:每年,深情的西風一次又一次地吹拂。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季節性風景的變化。最后,緩慢而脆弱的治療將西風的期望寄托在我們身上,似乎提醒我們什么?(時光飛逝,請珍惜時間)
3.聲音比較
如果我們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和明亮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會有什么效果?(嘗試引導學生體驗速度和力量對歌曲情感的影響)歌曲情感發生了變化。因此,如果我們想用聲音和顏色來唱這首歌,我們可以找出這首歌需要注意什么?(速度、力度、旋律起伏和歌唱音色)
4、作者介紹是誰給我們帶來了這首優美的歌曲
(關于多媒體播放器作者)“西風之語”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黃自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國學習。回國后,他在國家音樂學院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他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曲、清唱劇《長恨歌》、《抗敵合唱曲》、《飄揚的旗幟》、《血之歌》、《九與十八正午》、《紅唇藝術歌》、《鄉愁》、《玫瑰三愿》等等
5、擴展
黃子先生通過歌曲表達深邃而遙遠的深秋情懷,回味無窮,甚至有一絲憂傷。也有許多藝術家以不同的自我形式表演秋天。你將如何表達心中的秋天?
6、總結
秋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在貪婪的秋天收獲歡樂和愛情的陶醉。同時,別忘了記錄下你喜歡的美好一面。老師期待著在下節課上看到你的作品,好嗎?同學們,再見!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 8
教學資料
1、歌曲:《西風的話》歌曲處理。
2、欣賞:抗敵歌(合唱)
介紹音樂家黃自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持續聲音位置的統一。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珍惜時間。
2、特別欣賞,感受音樂家通過歌曲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重點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學難點
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持續聲音位置的統一。
教學準備
手風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二、檢查復習:
1、請同學回答,do=F調的do在五線譜的什么位置?
此調哪個音發生了變化?DO音在哪?
2、用首調唱名法寫一寫《西風的話》的曲譜
三、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在聽到過程中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樣的?速度是怎樣的?
(平緩級進、較慢的)
2、簡單介紹作曲家黃自
3、復聽歌曲: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
(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完美時光的憧憬)
簡練而生動地描述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
4、在老師指導下視唱全曲。能夠用母音U來練唱全曲。注意氣息的運用。
那么讓我們來扮演西風,踩著音樂的腳步來有感情的`朗誦一遍歌詞。要求聲音高位置。
5、填歌詞:隨著老師的伴奏填唱歌詞,注意演唱姿勢。
四、處理歌曲
1、這首歌為大調式,典型的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這四個樂句都采用了相同的節奏:XXXXXX|X-X-|,但旋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情緒的比較,我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
2、每個樂句的最后一個字要求我們把嘴張開,注意歸韻,氣息要連貫。
3、演唱過程中注意力度的變化.
4、全體同學在伴奏帶的配合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欣賞:抗敵歌
1、下面老師再為大家介紹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是老前輩。他就是音樂家黃自。
教師介紹黃自:(書上介紹;教師再補充一部分)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黃自作曲的一首歌曲《抗敵歌》。
教師介紹《抗敵歌》創作背景:
2、初聽樂曲,請同學說說聽了以后對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你認為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分兩段細聽,注意聽這兩段音樂不同的寫作方法。
六、復聽全曲
在歌曲中下課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西風的話教案12-07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12-10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09-22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09-09
歌曲《西風的話》教案09-13
《西風的話》的教學反思11-25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12-10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03-30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03-22
西風的話教案10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