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教案及反思
天寶鄉中心學校“先學后教三疑三探”教學設計學科:語文教師姓名:李菲
授課班級:七(二)班授課時間:2015/11/5
章節名稱:《三峽》
計劃課時:3課時
【教學模式】“先學后教三疑三探”
【三維目標】
1.知識和能力技能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三峽四季不同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三峽四季特點
【教學重點】文言文翻譯和文言現象
【教學難點】文言現象
【教學過程】
1.設疑自探:
(1)節奏劃分和字詞識記
。2)自主解決相關文言實詞的釋義
2.解疑合探:
。1)小組合作完成相關重點詞語的`釋義
(2)交流談論理解課文內容
3.質疑再探:
(1)文中采用襯托手法表現水流急速的句子是哪一句?
。2)文中概括春冬之時峽水特點的是哪一句?
(3)總寫三峽春冬之時季節特點的是哪一句?
。4)三峽秋季特點的句子?
4.運用拓展:
(1)本文與李白詩的聯系
(2)為什么先寫山后寫水?又為什么先寫夏水?
(3)結尾引用漁歌有什么作用?
(4)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小結與評價:
本文通過對三峽四季不同景色的細致描寫,表現了作者對三峽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6.板書設計:
山:雄壯美
水:奔放美
7.思維導圖:
8.作業設置:
如果你是三峽的導游,請結合本文的內容為三峽寫一份解說詞。
9.教后反思: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著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我理解其根本任務是讓學生接受古代
文化的熏陶漸染,提高人文素養。這樣面對一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古人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文言文閱讀可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我大膽地刪節了過去串講這一環節,完全讓學生借助注釋來讀課文,若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拿到課堂上大家共同討論解決。實踐證明,有了前面品讀的基礎,學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文意串講這個問題的。
【三峽的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巴東三峽》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三峽》教學反思06-14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的教學反思06-27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教學反思11-20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的教學反思11-29
《三峽》教案07-29
《三峽》教案04-11
《三峽》教案06-22
三峽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