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常規課堂的教案設計
課堂常規的教案
霍 慶
教師專業發展理念的提出進一步強調了教師的工作是一門具有特殊性的專門化職業,要求教師要熟諳教育教學理論,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做到熟練掌握和運用有關教學的方法和技術。
一、課堂組織技術
點到為止: 課堂上隨時都有可能產生不確定事件,如果教師處理不當,不但影響教學進度還可能降低教師的威信。專業化的教師絕對不能讓管理來干擾課堂教學,可在不傷害學生的前提下通過幽默的語言進行善意提醒。
言無不盡: 課堂 教學是一項活動,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更多的時候是在做一名主持人。為了保證活動的有序進行,特別是在教學環節中由一個活動轉向另一個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將該說的話都說到,說具體,說清楚,做到言無不盡。
以靜制動:
二、課堂行為技術
1、作業技術
布置作業,寫比說好
作業形式,多比少好
作業內容,可選更好
2、應變技術
課堂教學是一個富于變化的時空群體活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現場性。因此,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對教師的應變能力有著極高的技術要求。
有時候,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鮮活“學情”,尤其是那些“錯情”進行靈活地“點擊”。
有時候,教師要善于把學生提出來而自己又不能當場作答的問題予以“反詰回避”,把直接解答的窘境變為啟發學生思考的契機。
還有的時候則需要根據情境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或改變教學形式。
3、評價技術
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之間系統的相互反饋過程。教師能否及時地實事求是地反饋信息,也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方面。所以, 專業化的老師首先要具有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的本事。善于通過及時反饋和激勵評價來構建一個靈動的“學習場”。 其次,
三、溝通技術
我們有很多師生沖突都是由教師的不適當發問引起的。比如學生因事遲到了,教師問:“你怎么搞的?為什么不早點?下次不準遲到。”學生可能就會頂嘴:我還不想遲到呢?可能早到的了嗎?于是沖突就開始了。原因在于教師以一種單純責備、命令的口吻與學生對話,只顧自己“暢所欲言”,不給學生開口的機會,堵塞了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未能主動搭建師生對話溝通的橋梁。如果教師這樣說:“遲到了,臉紅了,我想肯定有原因,能說說嗎?”如此,站在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學生,把自己對學生的理解和感覺誠懇地說出來,并給學生以陳述理由的機會,則有助于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與溝通。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后一種發問有詢問的性質,它是開放的,前一種發問則是封閉的。
再如,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我們經常聽到教師以“你……”的口吻與學生談話。這種談話方式,教師向學生發布的是“你向信息”。溝通的一方(或雙方)老是不斷地說對方錯了,而不是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師生之間的溝通常常因為相互否定、各持自己見而中斷,這種有對話無溝通的信息傳遞往往達不到解決問題的效果。如果采取發布“我向信息”的方式則既不包含對對方的否定評價也不會損害師生關系。
四、管理技術
1、懲罰技術
2、強化技術
五、媒體技術
能夠科學、藝術、熟練地運用教學媒體技術是新時代對教師教學技術的新要求。運用好這一技術教師必須要堅持不能為運用技術而運用技術這一基本原則;其次,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技術的特點、應用方法,甚至操作技巧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如此才能讓課堂教學游刃有余。
【常規課堂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課堂常規”的優秀教案設計04-04
課堂常規優秀教學設計06-12
課堂常規教學設計范文07-12
有關課堂常規教案案例04-05
課堂常規評價激勵語05-06
體育課堂常規教學反思10-09
小學課堂常規檢查情況的總結02-06
落實課堂常規,提高課堂實效性論文06-12
幼兒園課堂常規教育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