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

時間:2021-06-12 13:43:43 教案 我要投稿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

  一、教學目標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并掌握測定溶液酸堿度—pH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實驗比較不同濃度同種酸和同種堿的酸堿性強弱程度,體會到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

  2.通過對生活中一些物質pH的測定,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測定溶液酸堿度—pH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在坐標系中表示酸堿度的變化情況

  四、教學準備

  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酚酞試液、不同濃度的兩瓶硫酸溶液、不同濃度的兩瓶氫氧化鈉溶液、橙汁、白醋、潔廁靈、洗潔精、洗發水、護發素、石灰水、自來水、pH試紙。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1、提出問題:洗發時,用過洗發劑后再用護發劑,這樣對頭發有保護作用。你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

  學生閱讀教材,了解pH在生產、生活及生命活動中的意義,聆聽老師講解。

  根據實驗測得的洗發水和護發素的pH,思考、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

  從教材、實驗中獲取信息,并能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會到化學于生活。

  2、提出問題:分別往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鹽酸,試著畫出pH隨著鹽酸加入量的關系圖。

  老師巡視并指導學生畫圖。

  學生畫出之后,標出A、B、C三點,引導學生分析A、B、C三點所示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3、追問:稀釋酸溶液或者堿溶液,pH與加水量的關系圖是怎樣的?

  學生合作畫出圖像,然后分析A、B、C中溶質成分。

  A點溶質有氫氧化鈉和氯化鈉,B點溶質只有氯化鈉,C點溶質有氯化氫和氯化鈉。

  學生畫出稀釋酸堿溶液的圖像。

  將化學知識與數學知識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1.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pH<7為“酸性” ph="/">7 為“堿性”。

  2.測定pH的方法

  3.改變溶液酸堿度的方法:加水或加酸、堿溶液

  4.酸堿度在生產、生活及生命活動中的意義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相關文章: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07-26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09-04

《酸和堿中和反應》說課稿12-2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學設計范文04-19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評課稿11-11

九年級化學《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備課教案04-07

酸和堿的反應的化學教案06-19

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案設計03-29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教案08-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 |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另类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午夜福利视频韩国19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