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數和公倍數(二)》的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練習四第5~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對比,使學生發現和掌握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2、通過練習,使學生建立合理的認識結構,形成解決問題的多樣策略。
3、在學生探索與交流的合作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我們已經掌握了找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這節課我們繼續鞏固這方面的知識,并能夠利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練習)
2、填空。
5的倍數有:( )
7的倍數有:( )
5和7的公倍數有:( )
5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 )
3、完成練習四第5題。
(1)理解題意,獨立找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2)匯報結果,集體評講。
(3)觀察第一組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每題中的兩個數有什么特征呢?(倍數關系)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4)第二組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有什么特征?(是這兩個數的乘積)
在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乘積。
4、完成練習四第6題。
你能運用上一題的規律直接寫出每題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嗎?
交流,匯報。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訓練
1、完成練習四第7題。
(1)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樣找到這兩路車第二次同時發車的時間的?
你還有其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7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56)
2、完成練習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每隔6天去一次”是指7月31日去過以后,下一次訓練日期是8月6日。“每隔8天去一次”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說說,他們下次相遇,是在幾月幾日嗎?(8月24日)
你是怎樣知道的?
要知道他們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實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數)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同學們又掌握了一些比較快的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并能運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公因數和公倍數二》的教案】相關文章:
《公倍數和公因數》的教案10-07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案設計10-25
〈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復習教案與反思12-26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反思11-02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反思范文11-19
《復習公因數和公倍數》教學設計范文12-19
公因數公倍數教學反思05-31
公因數與公倍數教學反思09-11
公因數和公倍數奧數數論試題及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