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 1
教學內容:
第十一冊p5859,例2、例3,練習十三1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探求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
教材簡析: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它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根據兩個量的比推想出各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校四(3)班有男生30人,女生18人。體育課上,沈老師要把24個實心球分給男、女同學分成兩大組進行練習,可以怎樣分呢?男同學組、女同學組各能分到幾個?
同桌討論,再回答。
(估計學生回答:1、平均分,就是男生12個,女生12個;2、這樣不合理。3、應該按人數來分,男女生人數的比是30:18,化簡后是5:3,按這個比例來分較合理。)
師小結:這樣24個實心球按5:3來分,男女生各能分到幾個?你能解決這樣問題嗎?
二、主動探究,歸納方法:
老師把剛才的問題板書成應用題出示,并引導學生一起研究解決剛才的問題:
四(3)班體育課,沈老師要把24個實心球分給男、女同學分成兩組練習,男女生人數的比是5:3,男女生各分到實心球幾個?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同學老師建議畫個圖幫助理解。解答后同桌說說是怎么想的?
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路及解答方法。生1:24(5+3)5=15(個)24-15=9(個);生2:先想男生是總人數的幾分之幾?5+3=8,男生是總人數的5/8.245/8=15(個)24-15=9(個)師補充:這樣做,實際上是轉化成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生3:24(5+3)=3(次)35=15(個)24-15=9(個);
方法引導:同學們想出了很多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方法都可以,具體解題時用什么方法,同學們可以靈活地選擇。
小結:我們分東西,可以用平均分,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來分。像剛才一樣,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出示課題: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初步運用
師:這樣的問題你能解決嗎?
出示:學校買科技書和故事書共540本,其中科技書和故事書數量的比是5:4,兩種書各買幾本?
(2)出出金點子:
師:像這樣按比例分配的問題在生產、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下面,我們一起來幫助出出點子,好嗎?
出示:水果店的李經理準備用3600元買進一些水果,可以買哪些水果,按怎樣的比例分配,每種水果各用幾元?你幫助出出主意好嗎?
學生先自己做,再交流。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哪些知識?并說說我們是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
五、課堂練習:練習十三14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題關鍵: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掌握怎樣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比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4。
男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 )。
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 )。
2.創設情境,提出課題。
(1)媽媽有10塊糖,平均分給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幾塊糖?(每人可分到5塊糖。)
提問:媽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
(2)如果媽媽分給弟弟6塊,分給哥哥4塊,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3∶2。)
提問: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好,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分配的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講解例2。
例2 一個農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里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1)這道題是一道分配問題的應用題,想一想:分誰?按照什么分?求的是什么?
(2)分析思考:看到播種大豆和玉米面積的比是3∶2這句話你想到了哪些倍數關系?小組討論。
④玉米的面積與播種總面積的比是2∶5,玉米面積是播種面積的
各小組選代表匯報,教師提前把學生要匯報的內容制成活動投影片,逐步出現。
(3)解答例2。
①試試看,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答例2,并在學習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②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方法a:3+2=5
播種大豆的面積 10053=60(公頃)
播種玉米的面積 10052=40(公頃)
方法b:總面積平均分成的份數為
3+2=5
③比較一下這幾種方法中哪種方法更好一些?為什么?(第二種方法好,好想好算。)
說說這種方法的思路?(播種大豆和玉米面積的比是3∶2,就是說,在100公頃的地里,大豆地占3份,玉米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
(4)這道題做得對不對?如何進行檢驗?請你檢驗一下同組同學做得對不對?(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的總面積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播種的總面積。或者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后是不是等于3∶2。)
2.練習:第62頁中的做一做(1)。
六一班和六二班訂《少年科學》的人數比是3∶4,兩個班共訂了49份。兩個班各訂了多少份?
(1)弄懂題意。
(2)提問:這道題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進行分配?(這道題分配的是49份報紙,按照3∶4的比例分給六一班和六二班。)
(3)獨立完成。組員之間互相檢驗。
3.學習例3。
例3 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1)小組討論:這道題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來分配?(分配的是280棵樹,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的比來分配。)
(2)提問:根據一班、二班、三班人數怎樣算出各班栽的棵數占總棵數的幾分之幾?
(3)請你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①三個班的總人數:
47+45+48=140(人)
②一班應栽的棵數:
③二班應栽的棵數:
④三班應栽的棵數:
答:一班、二班、三班分別栽樹94棵、90棵、96棵。
(4)同組同學互相檢驗。
4.練習:第62頁中的做一做(2)。
一種什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這樣的水果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1)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同組同學互相檢驗。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課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想想看這種應用題有什么特點?(已知總數量和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是多少。)解答這種應用題怎樣想?(把一個總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就要先求出總份數,再看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接著就可以求出各部分量。)
回到準備題,問:平均分按幾比幾分配的?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指出平均分應用題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的一種特殊情況。
(四)鞏固反饋
1.填空練習:
①把35千克蘋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 )千克,2份( )千克,5份是( )千克。
2.專業戶王大伯共養雞和鴨2100只。雞和鴨只數的比是4∶3。王大伯各養了多少只雞和鴨?
3.第62頁的做一做(3)。
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比是3∶5∶4,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36厘米。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厘米?
與練習題2有什么區別?
如果求它的最短邊、最長邊怎么求?
4.判斷練習:(正確舉,錯誤舉)
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0分米,長與寬的比是3∶2,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業
第63頁第1,2,3,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復習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復習比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接著通過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題目為學習新知識創設情境,從而提出課題。學習新課部分中,例2、例3的教學有扶有放,例2側重于引導、講解;例3則是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之后獨立完成,最后說說怎么想的,從而掌握解題關鍵。鞏固反饋部分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第4題是學生很容易錯的一道題,所以采用了判斷的方法,指出易錯的地方,引起學生注意。
本節課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活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根據條件,提問。(男生和女生及全班人數的關系)
已知六年級(3)班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2/3
(二)口答應用題
六年級(3)班和二年級(3)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復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師提問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
(三)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這句話你可以聯想到什么?
(四)嘗試解答:用你學過的知識解答例題,并說一說怎么想的?
(五)比較思路:這幾種方法中,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六)這道題做得對不對呢?我們怎么檢驗?
1、兩個班級的面積相加,是否等于原來的總面積
2、把六年級和二年級的面積化成比的形式,化簡后的結果是不是等于3∶2、
(七)練習
一個農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里播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八)教學例3
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1、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別?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來分?
怎樣計算各班栽的棵數占總棵數的幾分之幾?
2、學生獨立解題
(1)三個班的總人數:47+45+48=140(人)
(2)一班應栽的棵數:280× 47/140=94(棵)
(3)二班應栽的棵數:280×45/140=90(棵)
(4)三班應栽的棵數:280×48/140=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應栽94棵、90棵、96棵、
(九)小結
三、鞏固練習
(一)六年級(2)班共有42人,男、女生人數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二)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比是3∶5∶4、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36厘米,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厘米?
1、還是按比例分配問題嗎?
2、如果是四個數的連比你還會解答嗎?
(三)判斷
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20×3/10=6(厘米)
(四)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按照幾比幾分配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這種應用題有什么特點?應該怎樣解答?
五、課后作業
(一)一個鄉共有拖拉機180臺,其中大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臺數的比是2∶7、這兩種拖拉機各有多少臺?
(二)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種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三)用84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三角形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四)一種藥水是把藥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這種藥水4040千克,需要藥粉多少千克?
“比的'應用"一課是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長期以來,應用題教學在教材和課堂教學等方面,其應用性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教學流于簡單的解題訓練,我在設計此課時,力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體現應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計算應用較廣,學生有很多應用機會,因此通過從生活實際引入按比例分配的計算,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了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并能解決實際問題,充分體現了應用題教學的應用性。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意義。
掌握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以及解題方法。
能夠正確解答比例分配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意識和靈活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分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復習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提問: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復習簡易方程的解法。
提問:如何解簡易方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例分配
引入比例分配的概念。
提問: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講解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指出:比例分配應用題通常告訴我們總數,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幾部分。
探究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示例:陳叔叔和王叔叔合資開了一家文具廠,一年的凈利潤是10萬元,他們投資額的比是2:3,問他們各應分得多少錢?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列出等式,并解出未知數。
三、鞏固練習,提升能力
布置練習題,讓學生獨立解答。
示例:學校為六年級二班和三班學生配備了課外書,二班有30人,三班有24人,已知書總共有90本,按人數比例分配,問二班和三班各應分得多少本書?
學生匯報解答過程,教師點評。
強調解題步驟和注意事項,如先列出比例式,再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列出等式,最后解出未知數。
引導學生總結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指出: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列出等式,并正確解出未知數。
四、拓展應用,聯系實際
引導學生討論現實生活中的比例分配問題。
提問:你們見過或聽說過哪些現實生活中的比例分配問題?
布置拓展練習題,讓學生嘗試解答。
示例:某公司有三個部門,A部門有員工20人,B部門有員工30人,C部門有員工50人,公司決定按照員工人數比例分配年終獎金,問每個部門各應分得多少年終獎金?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強調比例分配的意義、結構特點和解題方法。
布置課后作業。
要求學生完成教材上的相關練習題,并嘗試找出生活中的比例分配問題,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
學會識別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問題。
掌握解決比例分配問題的方法。
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括圖片、視頻等)用于展示實例。
準備一些實物道具,比如不同顏色的珠子或小球,用來做演示實驗。
分組活動所需材料:紙張、筆、計算器等。
三、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5分鐘)
通過一個小故事或者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例如分蛋糕、調制飲料等)引出本節課的主題——比例分配。
提問:“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需要按照一定比例來分配物品的.情況嗎?”
2. 概念講解 (10分鐘)
定義什么是比例,并給出幾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講解比例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使用多媒體展示幾個典型的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3. 方法介紹 (15分鐘)
介紹幾種常見且實用的比例分配方法:
直接計算法
單位化法
圖形表示法
對每種方法都給予具體的操作步驟指導,并通過例題詳細解釋。
4. 實踐操作 (20分鐘)
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領取一份任務卡,上面寫有需要解決的比例分配題目。
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同學們討論解決方案,并嘗試動手解決問題。
鼓勵使用多種方式表達答案,如文字描述、圖表繪制等。
5. 成果分享 (10分鐘)
邀請幾組同學上臺分享他們的解答思路和結果。
教師點評,強調正確性和創新點。
6. 總結歸納 (5分鐘)
回顧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強調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尋找身邊的一個比例分配的例子,并嘗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分析它。
四、課外延伸
鼓勵學生們關注周圍世界,思考更多有關比例分配的實際應用場景,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如何解比例分配應用題六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分配應用題》教學反思09-25
《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教學反思06-08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教學設計08-23
比和比例的應用題07-19
《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05-27
《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09-30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06-06
比例應用題含有答案07-26
比例尺應用題及答案04-15
數學比和比例應用題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