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傳》班會課教案設計
一 指導思想
據有關報道,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小學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如:吸煙、逃學、尋釁滋事、群伙毆斗,甚至搶劫、盜竊等一系列行為。
二 教育目的: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 教學過程:
1.引言:同學們都有十一、二歲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 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 犯罪的類型復雜
3.學生討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會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學生的心理因素
5.知識競賽
1)案例分析主持人出一些問題,關于同學們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
法律案件,然后以組為單位,,用搶答的形式,分別為案件做分析解答
2)自問自答
學生自己出一些案例,然后讓其他組搶答
6、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7 、布置作業
本周大家就本節班會課寫一篇周記,談談自己應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四.班主任總結:
(1)男女同學的相互交往有助于班級團結,有助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純潔的友誼,對于男女雙方來說更具有激勵和補償兩方面的作用;因此,應該學會坦誠大方地與異性進行交往,但不應當專注于個別異性的交往。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絕不能捕風捉影,無中生有,亂造謠言。
(2)男女交往時應做到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有分寸,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儀表談吐。交往方式以群體活動為主,個別交往應注意時間、地點、場合的選擇,應避免過多的個別交往。
(3)男女中學生都是未成年人,對感情的理解還都不成熟,如果處理不當,這樣于人于己都不利,所以當發現自己的情感因某人發生波動時,必須用毅力控制自己,行為上更要做到端正穩重,自尊自愛,如果實在無法控制自己,應及時找自己信任的家長或老師請求幫助。
【《法制宣傳》班會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參與環保班會課教案設計09-14
成功在于協作班會課教案設計范文01-10
高三勵志主題班會課教案設計07-13
養成教育主題班會課教案設計06-22
舉手之勞參與環保班會課活動教案設計07-13
三年級班會課教案設計07-21
愛我校園,從我做起班會課優秀教案設計09-14
誠信從你我身邊走來班會課教案設計09-14
學習中苦多樂多班會課教案設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