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工具的認識教案
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學習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的數學。
學習重點:計算器的使用。
學習難點:鍵盤操作與顯示的關系。
一、自主學習
看教材23-25頁并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計算工具的歷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的算籌是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大約1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更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一顆代表();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
3、在撥數時要先定好(),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規定從右往左數第三檔為個位)
4、算盤在計數時算珠要靠()。
5、17世紀初()人發明了計算尺,開創了模擬計算的先河。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6、認識計算器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研究算盤的認識。
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2、操作交流,認識計算器的功能
(1)學生相互介紹,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762.32—0.89=32010—8925=
436.8÷0.75=13.6×2.7÷0.75=
145+145+145=138+489=
三、過關檢測:
1、判斷。
(1)、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一顆代表1。()
(2)、算盤每顆下珠代表5。()
(3)、算盤在計數時算珠要靠梁。()
(4)、CE鍵是清屏鍵。()
(5)、ONC鍵是開關及清屏鍵。()
2、用計算器計算。
(1)、太平洋的面積是17967.9萬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積是9336萬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積是7491.7萬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積是1310萬平方千米,問:四大洋的面積一共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2)、即將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橋,全橋長3042米,預計投資約6,0000,0000元。問:每米投資約多少元?(得數保留整數)
【計算工具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計算工具的認識》教學設計07-21
《認識工具》教案08-23
認識濾鏡工具經典教案及點評11-28
小班教案:認識交通工具03-14
大班主題認識書法工具教案04-06
認識美術工具課件04-16
《認識常用交通工具》教案設計07-13
大班社會領域教案《認識交通工具》08-20
計算機教案之我的新工具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