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家鄉十年前的景象,與家鄉的今天對比,了解家鄉的變化;知道寫本篇作文要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前后對比寫出變化,語言要具體生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加深對家鄉的了解,通過交流討論知道寫好作文要抓住自己關注的內容,用具體的語言描繪家鄉的巨大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交流敘寫的過程中,讓學生記住家鄉的昨天,珍惜家鄉的今天,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并為家鄉的未來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主題
1、激趣。
讓學生猜在座的`嘉賓乘坐的交通工具,導入中國三十年間的交通變化視頻。請同學用兩個字來概括視頻帶給自己的感受。
(1)孩子們,今天我們學校來了很多朋友,你知道他們是怎么來的嗎?
(2)如果你要出遠門要怎么去?
(3)你們知道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我國普通公民出遠門做什么車嗎?我們來看一段資料(播放視頻)
(4)請你用兩個字來概括這段視頻帶給你的感受。(板示學生回答的詞匯)隨機引出"變化"一詞。
2、導入討論話題。
說到變化,在我們的家鄉就有很多。課前讓去大家調查家鄉在十年間的變化,收集一些能展示變化的物品,你們有什么收獲嗎?展示給大家看看。
二、實際展示,把學生調查、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實物或語言展示出來
(1)我發現同學們的收獲真是不少,有實際物品、有照片,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些同學的桌子上什么都沒有,相信你們把搜集的資料存在腦子里了,看來你們的記憶力很好用。不過,老師給你個小建議,如果想把這些資料保存得更久,把它們記錄在本上,一點一點積累起來,時常翻閱一下,它們就會成為一種財富讓你受益一生。
(2)為了便于展示,我根據同學們所帶物品把你們分為三個組。帶實際物品的我們就組成實物組;帶了照片的,我們就組成影像組;帶了頭腦來的就組成思想組。大家看可以嗎?下面我們就請實物組的同學先來給我們展示一下自己所帶的物品。希望實物組的同學在展示的時候注意把物品購買的大致時間、用途介紹一下。以及現在的使用情況怎樣,如果不用了,請你說明原因,以及用什么替代它了。
(3)展示過程中可讓學生實際操作,體會產品的變化帶給人們的便捷、舒適。根據展示情況適當讓學生作出補充。
(4)“實物組”的同學讓我們切切實實的看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下面我們請“照片組”的同學,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收獲。
說說在你選取照片的大致拍攝時間、拍攝地點,你想告訴大家哪些變化?
(5)剛才同學們用具體可感的實物和照片向大家展示了家鄉的變化,相信思考組會把很多不能直觀展示在課堂上的家鄉變化帶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互相補充自己所見到的變化。
(6)補充資料,展示周口店地區的一些變化,(以前周口店人經濟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依靠水泥廠,現在周口店人的經濟來源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感受來自國家的關懷。
(6)用幾個詞概括出這些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7)如果學生在說變化時沒有提到負面影響的變化,這時候可提示學生說一些不良影響。并引導學生說出治理辦法或是努力方向。
三、引導學生把自己所提出的變化概括成幾個方面,使學生體會到寫文要有條理性。
孩子們,剛才大家說了很多家鄉的變化,這兒也變了,那兒也變了,這么一說很亂,你能給它們歸歸類嗎?比如:同學們提到了服裝的變化,那我們就可以把關于服裝的內容歸為服裝變化。
學生分組討論,把羅列出來的變化歸類。
四、激發情感
提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家鄉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回答)你希望你的家鄉將來是什么樣子的?(激勵學生熱愛家鄉)
五、習作練習
1、討論習作時應注意的內容和具體寫作方法。(孩子們,通過你們的描述在座的朋友已經看到了我們家鄉的巨大變化,也了解了我們對家鄉的熱愛,那我們怎樣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些呢?對,寫出來。那寫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什么呢?)——書寫要公正;注意要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前后對比著寫;語言要具體生動;要寫出自己的感受。
2、動筆練習。
【《家鄉的變化》教案】相關文章:
《家鄉新變化》的教案設計01-02
家鄉的變化01-29
小學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優秀教案08-30
家鄉的變化經典散文11-19
家鄉的變化征文07-30
家鄉變化小學作文06-30
家鄉的變化小學作文06-11
家鄉的變化周記12-26
日記范文 家鄉的變化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