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種魚》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貓種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貓種魚》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新偏旁:提土旁、雙人旁、夕字旁。
2、學會7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很多”、“到了”練習說話。
3、繼續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通過看圖學文,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原因,從而教育學生在向別人學習的時候,要動腦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繼續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道理。
3、識字、寫字。
4、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圖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節卡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繼續學習看圖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圖的意思,并能把幾幅圖聯系起來看,理解圖意。
(二)圖文結合,能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看幾幅有聯系的圖畫的方法,理解圖意。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8小貓種魚
讀題,解題。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從題目上看講了誰的事?講了小貓的什么事?小貓種魚,能長出魚嗎?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看圖、學習課文。
(二)指導看圖一、圖二,初讀課文。
1、這課書中有幾幅圖?哪兩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三幅圖和第四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
2、出示圖一,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種玉米)
(1)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是在種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著小盆往地里撒種;③從第二幅看見長熟的玉米)
(2)什么季節撒種?(春季撒種)
(3)用一句話說出這幅圖的意思來。(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種子)
3、出示圖二,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節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種的玉米長得怎樣?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話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出來嗎?(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現在看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有什么關系?(第一幅圖講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種子,第二幅圖講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這位阿姨是什么人?(農民)
(2)練習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說)
(農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種子,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天農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是講的這兩幅圖的事。(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能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三)指導看圖三、圖四,初讀課文。
1、出示圖三,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農民叔叔在種花生)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農民叔叔是在種花生呢?(①農民叔叔用鋤頭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著種子;③從第二幅圖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種花生)
3、什么季節種花生?什么季節花生成熟了?(春季種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農民叔叔種的花生長得怎樣,收得多不多?(長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這兩幅圖的事?自己練習讀一讀。
(1)學生自己練讀,讀準音字,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五,初讀課文。
1、出示圖五,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小貓種魚)
2、小貓現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貓把魚種到坑里,坐在坑邊想,到了秋天他會收到一大筐的魚)
3、讀第3自然段課文。
(1)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練讀。
(2)教師指名讀。
(五)讀全文,自己小聲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結合,學懂課文內容,懂得詞義。
(二)知道小貓的錯誤是: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動腦筋,把事情做壞了。
(三)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練背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圖文結合,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小貓為什么會做錯事的道理。
(二)練背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讀詞語卡片:種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義。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學習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表述圖畫的意思的'。
2、學習第1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了誰的事?
(2)讀讀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圖的事?(指名讀)告訴學生這叫前半句話。
(3)前半句講了誰?(農民)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種在地里)師述:前半句告訴我們誰、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
①“種”在這是什么意思?看圖說一說。(翻土、挖溝、播種、蓋土)板書:種
②農民把什么種在地里了?(玉米)
③種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樣的東西?(種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書:玉米
④讀讀前半句。
(4)讀一讀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說的是誰?怎么樣了。(農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課文里有“農民”兩個字嗎?(這是半句話,跟前半句合起來是一句話,前半句話里有誰(農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著說的,說的還是他<農民>)
②后半句講的是在什么季節,誰收到了什么。板書: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圖說說。(“很多”在圖上畫的筐里玉米已經裝得滿滿的了,地里的玉米桿上還長著許多沒有掰下來的)
師述:在春天播下種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許多的玉米,農民心情怎么樣?
(5)讀一讀第1自然段,讀出農民的高興心情來。
(6)練習背誦。
①根據問題練習背誦。
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的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收了什么?這種背誦形式與填空背誦一樣,但是難度比填空背誦大。
②根據板書練習背誦。
農民種玉米收玉米
這種背誦形式比上述兩種都難一些。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自讀課文。
(2)看圖,讀文,回答問題。
①第2自然段與哪兩幅圖相對應?
②這段話中有哪些詞語與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與“玉米”)
③前半句講了誰?在干什么?(讀文自己說說)在什么時間種花生?
板書:農民種花生
④農民怎樣種花生?(進一步理解:“種”字)
⑤后半句講的誰?到了什么時間?收到了什么?
板書: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農民怎樣收花生?(看圖說說)
⑦讀全句話,問:句子中的兩個“花生”各指什么說的?(農民種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種的是種子,收的是果實。
⑧農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圖說說怎樣多?(農民叔叔身邊的筐里裝滿了花生果,地里還有很多沒有刨出來的)
⑨讀課文,讀出農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4、練習背誦課文。
(1)第1自然段會背了,這個自然段只要把“花生”這一詞語換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總結兩段,讀課文,回答問題。
(1)農民在什么時間,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什么?
(2)農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種—秋收)
6、學習第3自然段。
(1)讀課文,想想這段有幾句話?講的是誰的事?什么事?哪幅圖與這段話對應?
(2)讀第1句話,回答問題。
①小貓看見了什么?(看到農民春天種下種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實)
②所以小貓就怎么做了?(把小魚種在地里)
③小貓為什么要把小魚種在地里呢?(因為他看到農民春天種了種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實,他也想種上小魚,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魚)讀熟第1句話。
(3)讀第2句話,這句話講了小貓的想法,他是怎樣想的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確定不變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貓確信自己的想法肯定會實現)讀第2句話。
(5)問:小貓能收到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種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嗎?
③小魚怎樣繁殖?
師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種在地里能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小魚是動物,它生活在水中。
《小貓種魚》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農”的書寫教師重點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教師出示小貓種魚的插圖,讓學生觀察,提問: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小貓種魚。學生齊讀課題。看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回答:小貓為什么要種魚?小貓最后收到了魚了嗎?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和要求認識的字。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借助漢語拼音把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字。
4、抽讀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鞏固字的讀音。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邊讀邊標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遍。
3、教師范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一會兒請同學讀,看誰比老師讀得好!
4、指名讀,大家評議。
四、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1、學生自學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2、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比比誰識記字形最巧妙?一會兒請同學們給大家講一講?
3、請小老師講:
種:左右結構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中”字左邊加上“禾”字旁就是種。出示課件:先出示:禾中再出示:種。組詞:種田、種花。
秋:“秋”字和“種”用比較的方法來記。把“種”字右邊的“中”換成“火”就是“秋”字。組詞:秋天、秋風。
農:獨體字。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字形。筆順是。學生書空組詞:農民、農物。
民:獨體字。也是用粉筆畫的方法來記,筆順是。學生一起書空筆順。組詞:人民、農民、民主。
玉:獨體字。用“王”字加一點記憶字形。筆順是一二干玉,注意最后一筆是點。組詞:玉米。玉石。
地:合體字,左右結構,出示課件:先出示“土”“也”再出示“地”用學過的熟字“也”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組詞:土地、地里。
他:左右結構的字。和“地”用比較的方法記憶。把“地”字的“提土旁”換成單人旁就是“他”字。組詞:他的,他們。“地和他”字。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單人旁?讓學生說一說。
4、抽讀生字詞卡片。
5、學生獨立觀察每個生字的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觀察的基礎上描紅,邊描邊記住重點筆畫的位置。
7、在描紅的基礎上你想提醒大家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種”: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成左窄右寬,“禾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農”字注意字的筆順是,書寫時要寫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筆的“豎折”和第五筆“捺”的起筆位置不能挨上。
“民”字注意最后一筆是斜鉤,寫得稍長一些,經左邊稍長出來一些。
8、在學生提示的基礎上,把每個生字在書中田格上獨立寫一遍。寫后同桌互查糾正。
9、同學再把每個字獨立書寫一遍。
10、全班評議修改!
11、教師對比較難寫的字進行重點指導。如“農”字教師示范板書。學生再練習寫“農”字。
12、鞏固練習:學生在生字本上寫生字,每字寫3遍。
《小貓種魚》教案3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有一位小朋友特別想和你們交朋友,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小貓圖)大家看看它是誰?
2、這只小貓和你們一樣喜歡觀察,讓我們看看它在田野中看到了什么。
(1)出示插圖1,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小貓看到了什么?
(2)出示插圖2,提問:小貓繼續向前走,它又看到了什么?
(3)啊?小貓到哪兒去了,快去找找它!(出示插圖3)哦!在這兒呢!它在干什么?
(4)誰能看著圖畫連起來說一段話?
教師總結:同學們真棒,都可以稱得上故事大王了,能編出這么好聽的故事。一位有心的小朋友還把它寫了下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
板書:小貓種魚(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情況。(出示生字、詞卡片)
老師手中有幾張生字卡片,有沒有信心讀好?(在心里讀、齊讀、開火車讀,采用多種方式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你敢不敢把這個故事讀給大家聽?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你知道了什么?
農民伯伯受到了很多玉米,而且心情特別高興。
想象農民伯伯是怎樣同過自己的努力才有收獲的!(借助插圖以及學生平時對生活的了解)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引導學生體會農民伯伯收到很多的玉米特別高興的心情(可借助插圖1),有感情的朗讀。(采用多種方式讀)
(4)學生齊讀。
(5)誰能看著圖,把這段話說出來?
教師小結: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才有收獲,心情怎么能不高興呢?
2、放手學生自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借助插圖2,自由讀課文,比比誰讀的好。
(2)指名讀。(多名學生)
讀得好的同學,讓他說說為什么讀得那么好。讀得不好的同學讓別的同學幫助他。
體會阿姨通過自己的努力,收到許多花生,心情特別高興。
(3)采用多種方式練習讀。
(4)集體背誦。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小貓看到農民種玉米可以收到玉米,種花生可以收到花生,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有所收獲!讓我們來看最后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指名讀,問:小貓做在石頭上美滋滋地想什么呢?誰來猜一猜?
(3)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偷笑,可以告訴大家你笑什么嗎?
你是小貓的好朋友,你不想對他說點什么嗎?
他怎么才能得到更多的魚,快點幫他想想辦法啊!(同學們各抒己見)小貓悄悄地告訴我:“同學們可真聰明,謝謝你們了,等他受到更多的魚,一定請你們去他家做客。”
四、背誦課文。
同學們剛才已經讀了課文,知道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課文,這么有意思的課文,你們要不要把它記在腦子里?
五、課后總結。
(1)學習了這一課,你想說什么?
(2)以后你們也可以把你們看到的寫下來,一定能比這寫的更好!
【《小貓種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小貓種魚課件05-07
小貓種魚作文5篇12-1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貓種魚》教案12-27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小貓種魚》教學反思12-16
關于小貓捉魚作文三篇01-16
有關小貓畫魚作文3篇01-15
《魚我所欲也》教案推薦11-14
魚我所欲也教案復習11-14
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11-13
魚我所欲也翻譯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