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故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火車的故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目標
1.認識郊、列等14個生字,會寫名、發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火車的發展,激發創造的欲望。
課前準備
掛圖,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知道大家都喜歡聽故事。關于火車的故事,(邊說邊板書課題)你們知道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火車的故事》,你將會了解到更多關于火車的知識。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讀通課文。
2.檢查識字情況。
齊讀,分組讀,抽讀。
3.聽老師范讀,標出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火車的什么故事。
結合插圖,邊讀邊想
4.自讀第1、2自然段。
指名讀第1自然段,理解飛馳而過。可以播放火車疾駛而過的場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當做火車,演示飛馳而過的樣子。
5.讀第3自然段。
a.讀了這個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蒸汽機車(第二幅圖上的車頭就是蒸汽機車。它燒煤,從上面的煙囪冒出濃濃的黑煙)
◆內燃機車(它燒汽油、柴油或煤油,不會產生多少煙)
◆電力機車(教師出示圖片并講解:電力機車的車頂有電線。它行駛時下面是兩根鐵軌,上面靠電線提供能量)
b.磁懸浮列車(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車,速度快,接近普通飛機。這種火車只有中間一根鐵軌,最特別的是:它是浮在軌道上的。第三幅圖畫的就是磁懸浮列車。它在日本、德國常見,我國上海也有)
c.朗讀領會。
6.自讀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a.理解夕發朝至:夕是晚上,發是出發,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誰能把詞語意思連起來說說?(晚上出發,早上就到了)
b.爸爸還說了什么?
c.引導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師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海面及山勢的'剖面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海拔。青藏鐵路指從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鐵路,那里海拔特別高,平均超過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
d.指導朗讀,重點讀好長句子:我國正在青藏鐵路。
4.讀第6自然段。
你也想駕駛火車嗎?你想駕駛什么樣的火車呢?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復習鞏固生字
1.學生讀生字卡片。
2.游戲:教師讀一字,學生快速拿出相應的卡片,再組詞語。
書寫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想想怎樣寫才好看。
2.重點指導:發的第一筆、成的斜鉤要寫好,整個字才好看。
拓展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一列未來的火車,大家交流。
總結
注意肯定學生的創新之處。
【《火車的故事》教案】相關文章:
火車的故事教案01-13
火車的故事教案15篇01-13
火車的故事說課稿11-04
神奇的小火車的故事12-19
火車下的哲學哲理故事02-17
大班語言《音樂故事火車》01-12
中班音樂教案《火車》及活動反思01-06
小班音樂《開火車》教案(附反思)01-15
中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火車賽跑》09-23
中班語言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開火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