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鵝的頸項、翅膀線條所表現出的活力和動態美。
2、體驗作品中恰倒好處的構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優雅意境。
3、能夠大膽用自己的語言或肢體動作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鵝鵝鵝》
2、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作品《鵝鵝鵝》
教師: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覺怎么樣?
欣賞作品的色彩
教師:這幅畫里有許多的鵝,畫家用了哪些色彩來表示?這些白色都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畫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還有什么顏色?深深的墨綠和少量的紅色、土黃有什么作用?
(畫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現鵝的潔白,還通過畫面下的墨綠、上部的土黃和鵝頭的朱紅來襯托鵝的潔白,這樣用色使畫面的色彩單純而又不失活潑。)
重點感受作品中鵝的形態美
教師:
這幅畫中的鵝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它們美在哪里?它們的翅膀美在哪里?
它們張開大大的、美麗的翅膀想要干什么?它們的頸項美在哪里?你覺得象什么?畫家是怎么畫出美麗的翅膀和頸項的?我們用手來模仿一下?畫家在畫中畫了很多的鵝,它們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畫家筆下的`鵝都扇動著自己美麗的翅膀,但同時又各具形態。它們在不同的動態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諧的韻律美。)
欣賞作品中鵝的布局。
教師:畫家畫了這么多美麗的鵝,他在畫面上又是怎樣安排這些鵝的呢?如果我們把鵝都擠在一起好不好?畫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鵝安排的密一點?哪里又疏一點?誰來指一指?這么多鵝像排著隊一樣,如果我們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會
有什么樣的感覺?畫家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用手來指一指。
他這樣處理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畫家在布局上不僅把鵝群放在了畫面的中央,醒目突出,與此同時還將鵝群排列成S型曲線,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在鵝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畫面活潑不呆板。)
2、結合故事《詠鵝》欣賞作品
教師朗誦古詩《詠鵝》
教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教師:這首詩說了什么?和這幅畫有相似的地方嗎?畫面的什么地方表現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請幼兒再次用動作表現對古詩和畫面的理解。
教師:誰愿意用動作表現
“曲項向天歌”?“紅掌撥清波”是真么樣子呢?
教師注意用語言營造意境,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的興趣:這是多么美的一幅畫呀!
潔白的鵝群游在碧綠的水面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于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能力培養。
2、學唱歌曲并進行表演。通過舞蹈表演過程中近一步體會到了《詠鵝》著首歌的意境。
3、讓學生在聲情并茂地歌唱古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以詩配畫。讓學生發揮想象,感受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為學生的學習領域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教學內容,課堂氣氛良好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本節課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把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知識教育的要求,又體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科學探究的實踐。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相關文章:
《牛和鵝》教學反思10-21
鵝大哥說課稿11-04
斗鵝閱讀答案03-14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古詩—詠鵝》09-22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案12-22
詠鵝原文、翻譯、賞析12-01
鵝大哥說課稿5篇11-09
題鵝李商隱唐詩賞析11-02
牛和鵝教師教學反思(精選6篇)12-03
關于詠鵝練習題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