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篇課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想象極為豐富的作品。作者以種種奇思妙想,描繪出一個個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驚嘆,引人遐想。主要是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并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深入理解課文,更注重調動創新思維,積極發表學生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這篇美麗的童話,她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有詩一般的境界,“愛”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最終匯成歡快的強音。通過對這篇課文的研討,在感情上要學生同情他們,要愛他們,并在關愛別人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這也是本篇童話的感情寄托和動力。
二.教學內容
(1).深切感受課文,是進一步理解概括的基礎。所以朗讀的“質”與“量”很重要,要讀出語氣、節奏、感情,要多讀幾遍,讓故事熟在口上,活在心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情節片斷“復述”故事。
(2).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向思考,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廣泛的思考,思之有據的習慣.質疑是本節課的主體,通過質疑,使主題凸顯出來.
(3).情畫意的境界,美的語言的探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課文思路,情節發展,主題的整體把握。
B.教給一點聯想、想象的知識,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演繹歸納、聯想、想象的方法。讓他們明白聯想、想象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以知識、生活的積累為基礎。
(2)能力目標
通過富有想象力的美麗童話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聯想、想象的能力,引導憎惡假丑惡,向往真善美,發展創新思維。
(3)個性品質目標
充分利用復述的方式,以及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和認識,應允許并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爭辯,發展個性,培養特長,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4)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A.文章的特點: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的反映現實,表達了美好生活的向往,贊美呼喚人間真情。當然讓學生明白童話小說的創作源泉是真實生活。
B.文章確有作者對生活的親身體驗,真實的場景感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運用夸張、擬人的手法。情節注重情調和意境的渲染,以情感人。
C.文章有美的意境,美的語言。
四.學習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能力目標]通過富有想象力的美麗童話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聯想、想象的能力,引導學生憎惡假丑惡,向往真善美,發展創新思維。
(2)難點:聯想、想象知識的認識和美的意境,語言的體會。
(3)關鍵:閱讀、激發探究興趣。
五.教材處理
(1)本文是一篇童話,體現了童話的想象特點,同時也滲透著人間真情,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一方面通過閱讀后的復述,展示想象的特點;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順著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理解課文的內容、意境、語言描寫的妙處。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人生哲理。
(2)在熟讀、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童話進行復述,可以加入自己的再創造,理解想象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
(3)童話的意境美、語言美,通過閱讀、復述、理解,達成情感的體驗,促進意境感受,品味語言魅力,把握童話故事的感情基調,進而得出主旨。
[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手段]
1.對內容的理解,想象的把握,充分利用復述的方式。
2.對主旨的理解、認識,采取討論方式,歸納總結,自然流露。
3.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點,努力踐行新課標,力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堅決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學與教的新理念、新氛圍。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通過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來導入。這樣首先在“復述”故事時,以形象為中心,不至于偏離主題;其次,形象是童話小說的主要要素,對它的清晰把握,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題;再者,童話中形象的語言描寫,生動有趣,富有哲理性,更好地體會語言美、意境美。
(二)新課主要內容
1.分情節片斷,“復述”童話故事。(由于故事長,分片斷易于把握)
五個環節:盲孩子與影子初識,盲孩子與影子形影不離,盲孩子與影子在夏夜結識螢火蟲,盲孩子與影子在困境中得到螢火蟲的幫助,盲孩子在眾形象的幫助下最終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評價]:學生評價,教師總結。
2.質疑,內容研討
學習方式:四人或五人一組,合作研討,教師“蹲點”。之后,抽幾組選代表向全班報告,有不同意見,全班討論解決;或個人自由提問,由學生自己作答。教師可加以評述。
引導法:(個別指導)
A.朗讀體會,調動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
B.專讀有關語句,體會思想感情。
C.體會不同形象的性格,把握主題。
D.從正面思考,把握主題。
[參考問題]:
(1)盲孩子很寂寞,誰來陪伴他?
(2)影子、螢火蟲給盲孩子帶來了什么?
(3)為什么“盲孩子手中的燈突然滅了。隨后影子也不見了”?
(4)為什么“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
(5)影子和光明是什么關系?
(6)盲孩子有那些苦惱?
…………
3.小結內容研討的經驗
(1)學習方法和習慣也是教學目標。
(2)適時總結一點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同時,應也有探究、合作式學習的體會。
4.文章主旨的探討
以學生的體驗、感受為主。一則材料,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題,得出不同答案。
[方式、方法]:合作討論,探究理由。
[參考主旨]:
(1)“影子”的陪伴,“螢火蟲”的關愛,太陽、月亮的幫助,使他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2)“影子”最后也獲得生命,給別人幸福,自己也獲得幸福。
(3)熱愛生活,執著追求的精神。
(4)堅強不屈,要有自信心。
…………
(三)作業
寫作訓練:
1.我被幫助之后
2.我幫助他人之后
要求:生活體驗,真情實感。
(四)板書設計
略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教案】相關文章: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11-1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設計12-10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閱讀練習和答案12-27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讀后感7篇12-28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案例及反思12-16
人教版七年級《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課文原文12-13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說課11-04
關于鄉愁的說課教案02-23
《化石吟》說課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