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壓強規律
課題:
液體內部壓強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知道u形管液體壓強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②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領會液體內部各個方向上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各方向上的壓強相等;領會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領會不同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壓強不同。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②初步認識研究物理規律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以實驗和實例為基礎,使學生產生對身邊物理現象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
重點: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難點: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大燒杯、u形管液體壓強計、水,鹽水
板書設計
第四章第二節探究——液體內部壓強1、產生原因2、規律3、規律應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發現問題:
①由固體壓強聯想到液體壓強
②潛水員的職業病
③水庫堤壩的形狀
④[探究1]觀察現象,并能歸納總結。
[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問題]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呢?
[探究2]液體對側壁壓強演示器[思考討論]若瓶上的三個小孔在同一高度處會發生什么現象?為什么?
[探究3]在兩個相同的底部扎有橡皮薄膜的開口玻璃管中分別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硫酸銅溶液。觀察比較橡皮膜形狀有何不同?
2、提出猜想:
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3、設計實驗:
[講解]u形管液體壓強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液體壓強計是由金屬盒、橡皮軟管、玻璃u形管(內裝有液體)組成。u形管的右管開口向上,左管通過橡皮軟管跟一個扎有橡皮薄膜的金屬盒相連,當金屬盒的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的水面相平。
(a)u形管兩側液面原先是平齊的',表示兩側液面上方的壓強相等。
(b)當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側液面便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時,高度差也越大。思考歸納由于液體受重力對容器底部產生壓強,又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對容器側壁產生壓強。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行猜想了解微小壓強計的構造通過觀察大概了解微小壓強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控制變量法的滲透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為更好的探究埋下伏筆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4、進行實驗:
[學生探究] 4人一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提出液體內部壓強可能的有關因素,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用u形管液體壓強計和分別裝有水和濃鹽水的燒杯進一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5、分析結論:在探究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科學方法,如何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得出結論的。
6.規律應用:略
7、總結及作業進行實驗歸納液體內部各方向上都存在壓強,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內部各個方向上的壓強相等;液體內深度越大處,壓強也越大;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越大的壓強也越大。使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地進行物理規律的探究,體現自主性原則將規律應用于實際,體現物理來源于社會又回到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為人類服務)
授課教師:周曉靜授課
班級:初二(3)班
授課時間: 12.9授課
地點:物理實驗室
【液體壓強規律】相關文章: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11-05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3篇11-14
認識液體說課稿11-05
《壓強》教學反思09-29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說課稿11-04
大氣壓強說課11-12
壓力和壓強測試題12-15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說課稿11-02
搭配規律說課稿11-02
中考物理壓強知識點梳理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