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分解式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分解式教案(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2種份法,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份法。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3.在游戲中學習3、4的組成,發展動手能力及觀察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荷葉與蜻蜓的圖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游戲: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提問幼兒。(2)老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來都是3、讓幼兒指讀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組成。
(1)出示4片荷葉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
(2)讓幼兒把荷葉分成兩份你們會怎么分?有幾種分法?
(3)老師寫出4的分合式: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后,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
(4)老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4.幼兒操作練習,鞏固游戲----"分糖果":3的組成3顆糖分成2份,4的組成4顆糖分成2份。
5.集體講評幼兒操作練習,進一步鞏固3、4的組成。
活動反思:教學不能只光教學當下的知識點,更要為以后的教學服務,好的方面是準備充分課堂氛圍比較好幼兒積極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兒造作較少應讓幼兒多動手多探索。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2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了解4的分解組合。
2.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記錄的習慣,并發展幼兒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學習4的分解和組成。
2、難點: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2、3數字卡片每人一份,數學練習冊,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3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3的組成和分解,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3)我們將數字3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兩種)分別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3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3”。如:“我說1”、幼兒答出“我說2”。
二、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里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里不過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你們愿意嗎?有幾種分法?
三、解決問題,了解4的分解組合。
1、教師:“小兔有四條金魚,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魚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誰想來試一試?”“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兒我就忘了。”
2、教師:“教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請小朋友們都來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記錄。”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3、幼兒操作完后,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四、發現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著方便,不容易漏掉,為什么?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合起來總數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然后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字進行記錄。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兒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五、游戲“我的伙伴在哪里”聽音樂做游戲。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里,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卡片上的數字找到另一個數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3
說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主導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特點制定以下活動目標,分別為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說出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并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說活動重難點
在充分理解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為: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組成。
難點是:幼兒能夠大膽地參與活動,并主動探索發現6的分合規律。
說活動準備為了更好地進行活動,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數學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貓圖案圓片,背景色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綠色,每人6個。
3、"撒圓片游戲"記錄單。
說教法
本節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節課我十分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掌握數學知識,在活動中得到發展。通過游戲教學使比較抽象的分合較好的融入具體實物當中,在生活中掌握數學。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因此本節活動課我采用游戲的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探索6的分解組成。
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幼兒好動愛玩,注意集中時間短,數學課堂需要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使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2、在前面已經學習了2、3、4、5的分解,所以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學習新知應比較輕松。
3、自由討論法:在教師提出問題后,給幼兒時間和空間,進行和伙伴自由討論的機會,也培養了幼兒分享自己想法和成功的樂趣。
說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許多小動物都收到了樹媽媽的信、你們猜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呀?(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游戲:撒圓片,幫熊貓分家。
1、每名幼兒取6個圓片,引導幼兒玩撒圓片游戲。
教師請小朋友把6個圓片輕輕撒在桌子上,看看有幾個是紅色的,幾個是綠色的,把不同的發現記在記錄單上。
2、幼兒操作并記錄撒圓片的不同結果。
3、將幼兒分成小組,根據記錄結果進行討論,熊貓分家一共有多少分法?以組為單位歸納總結出以數字方式表達的6的分解組合式。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記錄整理。
(三)探索:觀察6的分合規律為了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我采用了聲音變化的方法進行結束部分,有利于幼兒鞏固所學知識,在自然狀態下結束本次活動。
觀察左邊是12345,右邊是54321,左邊的數越大,右邊的數越小。
教師小結: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一個數一個一個的減小,另一個就會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總數不變。
幼兒認讀:讀6的分解式(6可以分成1和5、……)
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的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采用把數字卡和圓片投放進科學活動區域,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幫助幼兒把本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繼續延伸。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教學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一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動物卡片、鉛筆、橡皮、1—5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問:都有誰收到了樹媽媽的信?(引導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
問: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2、出示大掛圖引出“6的分解組成”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自己的小動物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自己的學具,說說自己分是什么小動物,點數小動物的數量(6只)
(2)、幼兒將6只小動物分在兩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游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一個數字卡(1—5)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兒做朋友。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書寫數字4,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培養幼兒正確的書寫姿勢與習慣。
3.能夠正確地將數字4寫在田字格內。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卡—1-64按照線寫數字
2.鉛筆每人一支
一、導入
出示樂趣卡:按照線寫數字
教師書寫的數字4,請幼兒觀賞,引起幼兒書寫的興趣。
二、展開
1.請幼兒說說數字4的字形:象帆船。
2.講解示范數字4的正確寫法:
起筆、運筆、落筆方向。
重點注意象鉤子的部分要飽滿,最后橫線寫平整。
3.幼兒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書寫姿勢,
有針對性地提醒幼兒書寫時出現的問題,及時鼓勵表揚幼兒,引起的幼兒書寫興趣。
4.與幼兒一起做眼保健操,保護好幼兒的眼睛,繼續進行書寫。
三、結束
當場批該作業,給幼兒作業本上得小獎章,引起下次書寫的興趣與愿望。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6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幾片雪花片?(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片)出示“6”的數字卡。
師:孫老師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兩個小盒里,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來幫我分分。
二、學習并掌握6的5種分法
1、請幼兒來分雪花片。
幼兒將6片雪花片分在兩個小盒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幼兒每分一次的結果用數字記錄下來。
2、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出6的5種分法,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幼兒進行調整,總結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有序分解式。
3、引導幼兒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三、通過游戲,練習6的分解組成
游戲猜猜看:
1、教師出示6張撲克牌,分在兩只手上,請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撲克牌數,猜出另一只手有幾張牌,猜出后點數驗證。
2、幼兒兩兩結對,玩猜雪花片的游戲,方法同上。
四、完成作業
幼兒人手一張作業紙,進行填寫,教師巡回指導。指導策略:1、對于有困難的幼兒提供雪花片,讓幼兒操作填寫2、完成快的幼兒,教師準備另一張6的加減法作業紙供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接著進行復習鞏固,并利用撲克牌開展游戲,根據6的分解組成學習6的加減法。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能較熟練的掌握6的分合規律,進行數學和游戲活動。
四、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個小盒、、6個雪花片、6的分合式需要的數字、撲克牌6張,雪花片若干,印有6的分合式的作業紙每個小朋友一張。
五、活動過程
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組成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孫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4和1……
教師:XX,我問你,4和1合起來就是幾?
幼兒:孫老師,我告訴你,4和1合起來就是5……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思維體的插放,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2、通過4的分解組合操作活動,能夠說出四的分解,并能夠通過操作實物來感知說明。
3、幼兒發現和體驗數越大,分解和組合的方法越多。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有順序地取思維學具
一、情景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來復習“3的分解組合”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學習4的分解
教師:請聽題、思維板上有幾個思維體呀?
幼兒:(訓練耳朵)4個思維體
教師:好棒啊!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不好啊?
幼兒:好,1、2、3、4、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和思維體做游戲好不好?請聽題
幼兒:(訓練耳朵)
教師:請你用好方法、快速度拿出一根紅色的思維棒,在思維板的第一排上插出4個思維體,預備開始
幼兒:操作
教師:現在,有兩種顏色的思維體說要小朋友幫忙,他們要和4個紅色的思維體做朋友,請小朋友幫助他們(出示黃、藍色的思維體)。現在呀,老師把1個黃色的思維體插到第二排(與4個紅的的思維體對應)我們來看一下,還要插放幾個藍色的思維體才能和紅色思維體的一樣多呢?(三個)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1、2、3、小朋友們很棒,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4可以分成1、32、23、1)
游戲二:學習4的組合
教師拿出由4個思維體組成的思維棒向小朋友們展示,并讓他們點數有多少個思維體?(4個)并提問:“請想題(訓練大腦)請你用好方法快速度,用幾個藍色的幾個白色的思維體才能拼出和紅色一樣長的思維棒呢?
幼兒:操作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別人的不同組合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幼兒說出4一共有幾種組合方法?“三種”分別是“1”和“3”可以組成4、“2”和“2”可以組成4、“3”和“1”可以組成4
讓幼兒不斷地練習說出4個思維體的組合方法,并在演示板上做記錄(用數字卡片及符號卡片)
游戲三、4以內的分解組合練習
教師請幼兒取出四個紅色的思維體在思維板上插放,讓幼兒拿出不同顏色的思維體來插放和紅色思維體同樣多的思維體。(教師可以從2|—4之間不斷地練習)
三、交流總結
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可以組成“4”以及“4”的分解組合有幾種
四、遷移運用
1、教師可以用閃看思維體來練習4以內的分解
2、引導幼兒發現了3比2的分解組合方法多,及4比3的分解方法多。
讓幼兒了解數越大分解組合的方法就越多
3、幼兒有序的收思維學具并有序送思維學具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不斷引導幼兒練習2—4的分解及組合
2、做練習在思維板上不斷地讓幼兒練習4以內的分解組合,鞏固幼兒對4以內分解組合的認識
【幼兒園分解式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3的分解教案03-30
幼兒園小班《7的分解》教案03-29
6的分解教案03-28
三的分解教案03-19
《9的分解》教案09-10
7的分解大班教案02-20
6的組合分解教案03-27
5以內的分解教案03-28
因式分解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