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應該怎么做》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應該怎么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應該怎么做的討論,明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行為。
2.積極思考問題,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懂得不做危險的事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教師自攝一段危險行為的錄像,畫有日常生活中安全行為的圖片若干幅,每個幼兒一塊泡沫板坐墊,一面鼓。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播放一段幼兒做出危險行為的生活情境錄像,幼兒認真觀看。
提問,在錄像中,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開展游戲;擊鼓傳花。
組織幼兒開展游戲;幼兒坐在泡沫板上圍成圓圈,畫有安全行為的圖片放在泡沫板坐墊下。聽到擊鼓聲,幼兒開始傳'花',鼓聲停止后,'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把泡沫板坐墊下的'圖片內容評析一下。如有困難,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
(3)教師提問。引發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手向窗戶外扔垃圾和物品?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站立在窗臺上或陽臺欄桿外?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碰電源插座?會有什么危險?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吃藥品?會造成什么后果?應該怎么做?
出入房門應該怎么樣?
上下樓梯應該怎么走?
(4)歸納活動內容。
在教師的帶領下,歸納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活動形式可多種多樣,不一定拘泥于擊鼓傳花,可根據幼兒的興趣變為其他形式,如大轉盤,讓幼兒根據大轉盤轉到的顏色和數字,抽取相應的圖片進行討論。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比較合適。
(2)組織幼兒開展'應該怎么做'的搶答賽,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行為。還可請幼兒將班級日常安全行為以標識的形式畫下來,張貼在相應的位置,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應該怎么做》】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公開課應該怎么做教案04-15
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應該怎么做》08-20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被打了怎么做》01-09
中班社會公開課教案《被打了怎么做》08-20
幼兒園中班社會《我們升入中班了》教案04-18
幼兒園中班社會《我們升入中班了》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