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先后》模擬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先后》模擬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出序列,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1、種子發芽、早晚的變化、洗手、脫衣服睡覺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講一講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臉、刷牙,后吃早餐
2、師: 去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里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師問好,去區角玩游戲、收玩具、最后跟老師去做早操。
3、師:吃點心了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點心。
小結:小朋友剛剛我們說了很多平時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知道我們做事都有先后順序。今天我們來學習認識先后。
二、幼兒分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時間與事件先后的理解。
1、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師:植物的生長過程也是有先后順序。
種子發芽長出兩片葉子長出許多葉子2、幼兒分組操作,根據圖片內容的先后排序。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準備了一些生活及自然變化的圖片,請小朋友給圖片排序。
3、 分享交流,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為故事圖片排好了序列,來看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給洗手的順序排序的?
幼:我們是根據老師教我們的洗手方法來排序的。
師:這組的是從早到晚的變化排序,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看從太陽到月亮來排序。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師小結:在這次活動中都學會了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會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見的先后順序,請你說說還有那些?
媽媽炒菜的時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先后》模擬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先后》含反思08-11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08-29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錢幣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08-21
大班數學認識日歷教案06-10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06-26
大班數學5的認識教案04-22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02-22
大班數學認識星期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