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精選7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1
活動目標:
1、了解放風箏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放風箏兒歌,能說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規則。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風箏的安全規則。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風箏一個,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這是什么?小朋友喜歡放風箏嗎?知道在放風箏時要注意哪些嗎?
2、請幼兒討論并回答
教師先提出問題,啟發幼兒討論,之后教師小結。
(1)師:放風箏要選擇什么樣的場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擁擠的地方可以嗎?上空有很多電線的場地可以嗎?坑坑洼洼的場地或者山上可以嗎?
(2)小結:放風箏要選擇安全的場地,開闊平坦,沒有樹木,路燈和電線等障礙物的場地比較安全,比如廣場或者公園的草地。
(3)師:放風箏時跑得快會發生什么危險?風箏繩很細,如果使勁握住或被纏住會有什么危險?如果在有高壓電線的場地放風箏會有什么危險?
(4)小結:放風箏要慢慢跑,留神腳下,不能光顧著看風箏,否則容易被石頭或草叢絆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傷腳。風箏繩很細,會割傷皮膚,要小心。不要在高壓電線附近放風箏,如果風箏纏繞到電線上,可能會使人觸電。
3、學習放風箏的安全兒歌
(1)師:剛才小朋友們把放風箏要注意的問題都找了出來,誰能把這些注意事項完整地講出來呢?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放風箏的安全兒歌
①師:有一首兒歌把放風箏要注意的事項都編了進去。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②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③師:兒歌先講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項,后講了什么?
④集體學習朗誦兒歌
4、總結
師:小朋友學習了放風箏要注意的`安全規則,我們一起來回顧。
它們是:要選擇開闊平坦,沒有樹木、路燈和電線等障礙物的場地;要慢慢跑,留神腳下;注意不要被風箏繩割到手;要遠離高壓線。小朋友在放風箏地時候一定要遵守這些安全規則!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喜歡的活動——放風箏貫穿始終,環節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幼兒感興趣的放風箏活動引入談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觀看小朋友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而發生事故的情景,從而體會到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所帶來的后果。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2
設計背景
近段時間經常碰到我班孩子在廣場或自家門口等地方放風箏,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決定開展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認識在放風箏時應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項。
2、幫助孩子體會不注意安全帶來的不良后果。
3、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一些方法。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幫助孩子體會不注意安全帶來的不良后果。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放風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二、觀看課件,體會放風箏時不注意安全帶來的后果
1、教師播放課件(小朋友放風箏時發生事故的.故事),幼兒觀看。
2、交流小結: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放風箏時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3、教師再次交流小結。
三、討論:放風箏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1、教師:為了避免發生像電視里的小朋友那樣的情況,我們以后放風箏時應該注意什么?
2、請幼兒討論。
3、交流小結。
4、教師總結。
四、結束環節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喜歡的活動——放風箏貫穿始終,環節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第一環節由幼兒感興趣的放風箏活動引入談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第二環節讓幼兒觀看小朋友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而發生事故的情景,從而體會到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所帶來的后果。第三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幼兒總結出放風箏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及放風箏地點的選擇等,達到了本次活動預定的目標。因整個活動用故事貫穿,并伴隨著多媒體的演示,所以幼兒的興趣特別高。所以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肯定。
1、內容貼近生活。
2、形式靈活,為幼兒提供充分討論的機會,教學過程輕松有趣。因此活動效果很好,幼兒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學習詞匯:五彩繽紛。
2、嘗試仿編散文詩句,表現風箏的特征。
3、體會散文詩優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風箏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散文詩課件、優美的背景音樂、放風箏的視頻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放風箏”,引起幼兒興趣。提問:這些人在干什么?都有什么樣的風箏?什么顏色的風箏?一只只風箏是怎樣飛到天空中的?
提問:你放過風箏嗎?你放的風箏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的?
小結:風箏是各種各樣的,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風箏,風箏由一條長長的線牽引著,很多風箏飛在天空中很美麗。
2、欣賞散文詩《放風箏》,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提問:你聽了散文詩后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樣?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提問:他們的風箏都是什么樣子的?用散文詩中的語言梳理、提升幼兒的答案。
3、結合課件圖片再次欣賞散文詩,加深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
提問:很多顏色的風箏在天空中飄蕩,一眼望去,就變成了什么樣的風箏?引導幼兒理解詞匯:五彩繽紛。
提問:孩子們為風箏做了什么事情?用什么把它送上了蔚藍的天空?散文詩中他們在比什么?
小結:有的'風箏是黃蜜蜂,有的風箏是紅蜻蜓,有的風箏是白蝴蝶,顏色五彩繽紛,小朋友們用一根長長的線拉著他們,比一比誰的飛得高,誰的飛得遠。
4、仿編散文詩句,大膽表達。
提問:除了散文詩中說的風箏,還有什么樣的風箏?請你用散文詩中的語言來說一說。
5、討論: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
小結:放風箏要在一個空間較大的、還要避免有電線、高架橋等的地方,放風箏時要有風,然后根據風向放風箏,當風箏升起到一定高度時,前后輕輕抖動,使風箏穩定下來。當風箏有下墜的趨勢時,要迅速收回一部分風箏線,直到風箏在空中停住了不再下墜。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5
活動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于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活動準備:
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風箏、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活動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4、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并對風箏進行改進。
5、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并夸獎幼兒的表現。
活動評析:
幼兒們爭先恐后的去抓風箏線,放風箏的熱情很高。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6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放風箏的正確方法,體會其中的樂趣,練習快速跑。(重點)
2、學會按一定的規則放風箏。
3、培養幼兒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調與他人的距離。(難點)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三組幼兒 、 斜坡跑道、自制風箏六只 、獎品。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活動幼兒的全身:頭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師用語:春暖花開了,我們來學學花草樹木在風中點頭、搖晃的姿勢好嗎?
2、練習追逐跑,為放風箏做身體上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1、請六名
幼兒放風箏,讓幼兒嘗試錯誤。
教師用語:春天到了,你們自制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幼兒放風箏
2、就幼兒在放風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習正確的方法。
提問:他們六個人誰的.風箏放得好?誰的風箏沒有放起來,為什么沒放起來?怎樣才能讓風箏飛上去?
幼兒討論
小結: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舉,放出一段線,抓牢線。快速奔跑,讓風速將風箏托起。
3、請第二組幼兒再次嘗試,就秩序問題再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幼兒:你們撞到對方后,疼不疼?你為什么會撞到別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與人相撞?
討論
總結:從斜坡的右邊跑上去,從左邊跑下來,這樣就不會兩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時,注意前面小朋友,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4、提問:如果風箏被樹枝刮住了,怎么辦?怎樣可以避免呢?
5、請第三組幼兒嘗試按正確的方法和秩序放風箏。
6、放風箏比賽。請三組幼兒中出現問題較多的幼兒進行比賽,觀察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為放得好又遵守規則的幼兒發獎。
7、總結?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今后在晨間體育游戲時我們再來比賽,看誰的風箏放得好。
三、結束活動
放松整理:學風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隨風飄回教室。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7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兒歌《放風箏》,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2. 能夠正確地朗讀兒歌,并理解兒歌的意思。
3. 學習生字詞,提高學生的詞匯量。
4.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學習兒歌《放風箏》,朗讀兒歌,理解兒歌意思。
2. 教學難點:生字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詞匯量。
三、教學準備:
1. 教學課件:兒歌《放風箏》的課件。
2. 生字詞卡片。
3. 風箏圖片。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1 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兒歌《放風箏》的課件,讓學生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1.2 學生跟讀兒歌,注意發音和節奏。
2. 學習兒歌:
2.1 教師逐句講解兒歌,讓學生理解兒歌的意思。
2.2 學生跟讀兒歌,鞏固學習效果。
3. 學習生字詞:
3.1 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讓學生朗讀并認讀生字詞。
3.2 學生進行生字詞接龍游戲,加深對生字詞的.記憶。
4. 實踐活動:
4.1 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個生字詞,用生字詞造句。
4.2 學生互相交流,分享造句成果。
5. 總結:
5.1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兒歌《放風箏》的內容,鞏固學習效果。
5.2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給予鼓勵和評價。
五、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學生對兒歌《放風箏》的學習興趣濃厚,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生字詞的學習方面,學生通過接龍游戲等方式,加深了對生字詞的記憶。在實踐活動環節,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生字詞進行造句,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學生在朗讀兒歌時,對韻律和節奏的把握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輔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 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放風箏的基本知識和過程,掌握相關詞匯和句子。
過程與方法:通過故事講述、圖片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和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放風箏的活動,讓學生體驗童年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放風箏的樂趣。
難點:用語言描述放風箏的過程和心情變化。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括放風箏的圖片、視頻和故事錄音。
風箏模型或實物,供學生觀察和體驗。
角色扮演道具,如頭飾、小旗子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風箏飛翔的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
提問:“你們放過風箏嗎?放風箏時心情怎么樣?”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二)新課呈現
講述《放風箏》的故事,配合圖片和錄音,讓學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提問:“故事中的小朋友放風箏時遇到了什么問題?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情感。
(三)知識拓展
展示風箏模型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特點。
提問:“放風箏需要什么樣的線?風箏會飛到哪里去?”引導學生思考風箏飛行的原理。
(四)活動體驗
組織學生進行放風箏的'模擬活動,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放風箏的過程。
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放風箏的動作和心情變化,如“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風箏飛走了,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等。
(五)總結提升
回顧本課內容,總結放風箏的樂趣和注意事項。
鼓勵學生回家后與家人一起放風箏,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放風箏》的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中班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特點和需求。在教學中,我注重通過故事講述、圖片展示和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我也注意到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描述時,需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引導,幫助學生克服表達上的困難。
此外,我還認識到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放風箏的模擬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放風箏的樂趣和挑戰,從而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同時,我也需要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適合中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01-13
中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1-26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1-26
中班語言教學反思03-24
中班語言《問路》教學反思11-19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07-21
中班語言《微笑》教學反思04-09
中班語言教學反思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