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時間:2024-11-13 08:44:42 毅霖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1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了解近代科學、文學、音樂、美術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學和文化上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和關注國家前途命運的基本素養和情懷樹立學生勤于探索、謙虛謹慎、敢于捍衛真理的精神品質;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貝多芬等人在科學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教學難點: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梵高藝術畫派特點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據傳說,有一天傍晚,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落在他身邊。牛頓看見后,反復思考蘋果掉落的原因。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經過專心研究,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觀察“蘋果落地”受到了怎樣的啟發?萬有引力定律是怎樣的一個定律?這與牛頓觀察“蘋果落地”有怎樣的關系?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近代科學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史料,了解牛頓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領域的杰出成就,認識萬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學上的重要貢獻。

  材料展示: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經典力學體系,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總結了運動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計算并成功預言了彗星的回歸時間,這顆彗星被命名為“哈雷彗星”。

  設問:牛頓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學理論?對“哈雷彗星”的預言說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總結了運動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預言是證明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頓的主要成就:英國科學家,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認識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及其理論貢獻。

  1、設問:圖一漫畫英國神學主教為什么要譏諷達爾文?圖二自然和社會法則是怎樣的?

  提示:

  (1)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不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它向“上帝造人說”發起了挑戰。

  (2)達爾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一樣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達爾文的理論貢獻:理論著作《物種起源》;核心理論“進化論”。目標導學二:近代文學巨匠及其文學成就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巴爾扎克文學作品,賞析其作品的思想內涵。材料展示:《歐也妮·葛朗臺》是《人間喜劇》中的經典篇目。葛朗臺是個被金錢異化了的吝嗇鬼,靠投機鉆營發了財。為了金錢,他甚至把女兒當誘餌,誘惑求婚者,從中漁利。葛朗臺彌留之際還想把神甫的鍍金十字架搶到手,因用力過猛而一命嗚呼。葛朗臺給女兒留下了巨額財富,可女兒已失去了青春、愛情和幸福。

  設問:《人間喜劇》是怎樣一部作品?《歐也妮·葛朗臺》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怎樣的社會問題?提示:《人間喜劇》是一部小說集,內容可歸納為貴族衰亡、資產者發跡和金錢罪惡三大主題。《歐也妮·葛朗臺》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丑惡現象。

  2.引導學生讀教材和漫畫,說說托爾斯泰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

  設問:《戰爭與和平》是誰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提示:《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者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目標導學二:近代音樂美術大師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材料,體驗貝多芬音樂作品的主旋律。材料展示:《英雄交響曲》完成于1804年,是貝多芬應法國大使邀請為拿破侖譜寫的。在貝多芬的心中,拿破侖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時,貝多芬在扉頁上寫下“獻給拿破侖·波拿巴”的字樣。但當拿破侖稱帝的消息傳來時,他十分氣憤,把扉頁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設問:當拿破侖稱帝的`消息傳來時,為什么貝多芬把《英雄交響曲》的扉頁撕碎?作品如其人,該作品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思想理念?

  提示:因為拿破侖稱帝,實行專政獨裁,他已經由革命者演變為獨裁者,違背民主精神。表達了貝多芬崇尚民主,反對專制;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維護人權的民主思想。

  2、閱讀教材,感悟梵高《向日葵》等作品的藝術特色。三、課堂總結

  一定的科學和文化藝術發展都根植于時代的變遷,都與當時政治經濟生活狀況緊密相聯。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創作出經典作品,對當時社會狀況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撻。貝多芬和梵高創作出杰出的音樂美術作品,給人以思想啟迪和藝術熏陶。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新課程實施以后教師從以講解、概括為主,到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第1課俄國十月革命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經過和歷史意義等基本史實把握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及其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取信息探能力訓練過程分層解疑知方法識遷移義如何?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情感態度價值人民發急發斗爭,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觀引導學生學習列寧的革命首創精神,認識領袖人物在推動歷史前人文素養進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原因和重大歷史意義。【教學難點】二月革命后出現的兩個政權并存局面【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哪些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區別?為什么要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兩個政權”分別指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十月革命的主要參加者是誰?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歷史意究討論唯物史觀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溫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局如何?(以德國為中心的同盟國戰敗,由英法美日中等組成的協約國集團戰勝)2.俄國原先是協約國成員,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指導學生閱讀有關課文)3.教師指出:戰爭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引起了俄國十月革命。革命勝利后建立的蘇維埃俄國宣布退出大戰,所以說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戰爭。十月革命如何取得勝利?它怎樣推動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請大家打開課本,根據屏幕上的導讀提綱閱讀全文,作好讀書標記。

  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1、哪些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2.、“兩個政權”分別指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區別?

  4、為什么要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歷史意義如何?

  6、列寧和十月革命的關系如何?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新時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A、運用課件展示“綱要信號”和教科書第4頁“動腦筋”資料:

  一戰

  →災難

  革命二月

  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布爾什維克黨)

  列寧確定武裝起義方針

  命

  B、教師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二月革命后,臨時政府繼續執行沙皇政府的內外政策;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采取正確的方針政策;俄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比較集中等。這些都導致了十月革命的爆發。

  2、“兩個政權”分別指什么?(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兩個政權: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其中,臨時政府是主要的、實際掌權的機關。)

  3、為什么會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工農群眾缺乏政治對抗經驗,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黨主要領導人身居國外,影響了黨對群眾的組織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區別?

  革命群眾擁護列寧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十月革月繼續進行世界大戰遭慘敗

  名稱時間性質革命任務結果兩個政權并存二月革命1917年3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統治十月革命1917年11月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5、運用動態地圖演示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經過,組織學生完成填圖練習:

  A、.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

  B、起義信號:“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

  C、起義勝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宮,隨即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權——人民委員會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

  7、蘇維埃政府采取的措施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斷退出世界大戰,堅決維護民眾的政治經濟利益)

  8、為什么要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十月革命勝利后,不甘失敗的內外反動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為了在極端艱苦的三年國內戰爭中,有效地集中全國經濟力量戰勝敵人,蘇維埃政權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為什么說十月革命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

  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2、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中國當年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五四運動的爆發、中共的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動。

  【練習鞏固】

  1、完成第5頁“練一練·選擇題”: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公歷(D)A.2月B.3月C.10月D.11月

  2、列寧和十月革命的關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正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從此,社會主義制度開始了同資本主義制度曲折、長期的斗爭。)

  3、建議學生.回憶小學時候學過的課文──《誠實的孩子》,或者借閱電影故事《列寧在十月》等。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2

  教學目標

  需要掌握的知識:解析幾何學和微積分的創立;牛頓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法拉第及電磁感應原理;原子——分子結構學說的確立;門捷列夫制定化學元素周期表;達爾文及其生物進化論學說;巴斯德及微生物學的創立;居里夫婦及放射性元素鐳。

  通過引導學生編制近代自然科學簡表,培養學生歸納、提煉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近代時期自然科學的學習,了解它的迅速發展,認識到是由于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進了生產發展所引起的,同時自然科學的發展,反過來促進了生產的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勝利;通過了解近代科學家的巨大成就及他們獻身科學的崇高品德及勤奮刻苦、執著追求的進取精神,使學生繼承并發揚科學家們的優秀品質。

  教學建議

  本課地位

  本節主要概述了17——20世紀初期自然科學成就。在這近三個世紀的時間里,資本主義經歷了相當長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并于19世紀70年代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過渡。經濟發展為科技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文藝復興后重視實踐和理性的風氣也促進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自然科學成就轉化為生產力,又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重點分析:

  牛頓對力學的貢獻;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學說;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婦發現鐳元素;愛因斯坦及相對論。這些科學家在他們各自的研究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事跡及獻身科學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

  難點分析:

  涉及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如解析幾何學、微積分、運動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電磁感應原理、原子——分子結構學說、化學元素周期表、生物進化學說、微生物學等。這些知識都是在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等自然學科中的專門知識,所以以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來理解這些自然科學知識是非常困難的。

  重點突破方案:

  對于重點知識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興趣、設疑、引導學生在課上或課下主動探究近代自然科學的成果與奧秘,并思考科學家們的事跡給學生以怎樣的啟示。

  難點突破方案:

  本節的難點都是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抽象概念,老師對此稍做說明,使學生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不必作太深奧的講述。由于歷史人物較多,可充分運用歷史圖片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

  牛頓對力學的貢獻;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學說;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婦發現鐳元素;愛因斯坦及相對論。

  難點:

  解析幾何學、微積分、運動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電磁感應原理、原子——分子結構學說、化學元素周期表、生物進化學說、微生物學等。

  教學思想:

  以近代自然科學家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和事跡教育感染學生,以科學家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找到科學研究的切入點,使學生課上或課下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科學家的事跡及其成就,勇于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究。

  教學手段:

  自制PowerPoint多媒體課件;圖片教學;圖示法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14世紀,一股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興起,這種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歷史上被稱為什么?請同學回憶文藝復興的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教師指出:文藝復興不僅在當時是思想文化領域里的一場偉大變革,而且成為近代文化的先驅,在重視實踐和理性分析的社會風氣下,自然科學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飛速發展,涌現了許多杰出的自然科學家,他們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講授新課:

  一、數學的進展

  1、用小數表示分數。

  2、代數符號規范化

  3、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學。教師解釋概念,并闡明解析幾何學與微積分的關系。

  二、物理學的進展

  1、力學及其發展。解釋力學的概念,說明17世紀以前人們運用力學知識的狀況,并請學生列舉生活中運用力學的實例,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2、牛頓對力學的貢獻: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教師可以先請學生講或者直接由老師講關于牛頓的小故事,或者介紹牛頓的名言,然后師生共同閱讀了解牛頓的貢獻,教師要講明《自學哲學的數學原理》的重大意義及地位,最后請學生分析牛頓只所以做出如此重大貢獻的原因。如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刻苦努力、重視和精心研究前人和同時代人的科學研究成果。

  3、法拉第與電磁感應原理。教師回顧電、磁發展簡史,突出法拉第在這方面的特殊貢獻。

  4、電磁感應原理的應用。請學生列舉電磁感應原理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三、化學的發展

  1、原子——分子結構學說的確立。教師講清三個問題:

  (1)19世紀之前,人們掌握的化學知識還很零散和膚淺,缺乏系統的理論來總結和提高。

  (2)道爾頓創立原子學說及其意義。(阿佛加德羅的原子——分子學說及意義。

  2、門捷列夫與化學元素周期表

  提問學生元素周期表是由誰發現的,教師講門捷列夫是如何在困境中成才的小故事。再說明元素周期表的貢獻。

  四、生物學的發展

  1、生物進化思想的產生。請學生列舉生物進化的例子,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問題,教師介紹神創論者關于生物進化思想主張及其影響,盡管神創論者影響深遠,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經過多年的艱苦斗爭,生物進化的理論終于戰勝了傳統的神學觀點而獲得勝利。

  2、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理論。達爾文是怎樣完成這一偉大的創舉呢?達爾文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看圖、老師講達爾文遠航考察的故事)講術理論內容及意義。

  3、巴斯德開創微生物學

  (1)請學生講什么是微生物。

  (2)巴斯德在一系列化學實驗中證明引起發酵的細菌來自空氣,并發現殺滅細菌的消毒方法。

  (3)微生物學在醫學方面的應用與貢獻。

  (4)請學生閱讀教材134頁資料,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情況,給學生什么啟示?

  五、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的科技進步

  1、放射現象的發現: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被廣泛應用于醫學。

  2、居里夫婦發現鐳元素:請學生講述或者教師講述居里夫婦為科學獻身的故事,培養學生的進取努力的精神。

  3、愛因斯坦與相對論:教師簡要介紹什么是相對論,重點突出相對論的意義: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提示了時空的可變性,否定了牛頓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觀念,相對論的提出使愛因斯坦成為繼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結合圖片講述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及他原子彈爆炸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科學發明與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

  課堂小結:請學生列舉近代自然科學家及其成就,課后繪制自然科學簡表。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 3

  重點:

  笛福和《魯濱孫飄流記》、雨果和《巴黎圣母院》、巴爾扎克和《人間喜劇》、列夫·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馬克·吐溫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音樂家貝多芬。

  難點:各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繪畫的藝術風格及時代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在世界近代歷史的三、四百年的時間里,西方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促使自然科學取得了空前成就的同時,在文學藝術領域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這一時期的杰出的文學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同當時東方的燦爛的文化成就交相輝映,成為人類文化寶貴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首先展示文學作品簡表

  提問學生:在上述表格中你讀過或了解哪些作品,請學生談。然后老師對每部作品的時代及內容作簡要介紹,重點作品分析兩部,讓學生掌握分析文學作品的基本角度和方法。概要如下:

  一、近代文學

  1.17世紀文學:

  (1)法國莫里哀,代表作《吝嗇鬼》,人物形象:阿爾巴貢。

  (2)他以辛辣之筆、巧妙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局安排,讓人們在笑聲中去認識封建貴族的腐朽和教會的虛偽,反映了法國的社會現實。

  (3)現實意義:國王為加強王權,采取了拉攏資產階級,打擊封建貴族割據勢力的策略,從而使法國的資產階級在經濟和政治地位上得到相應的提高,使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

  2.18世紀文學:

  (1)笛福和《魯賓孫漂流記》:j著名的英國小說家笛福真可謂是“大器晚成”,《魯濱孫飄流記》就是他在59歲時才開始發表的第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在1719年發表之后,立即受到英國社會的廣泛歡迎,從而成為笛福的代表作,奠定了笛福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k結合時代特點講清笛作品受歡迎的原因。

  (2)簡要介紹歌德和《浮士德》和席勒的劇作《陰謀與愛情》。

  3.19世紀文學

  (1)雨果和《巴黎圣母院》。介紹寫作背景;雨果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他極力宣揚和推崇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認為人道主義所表現出來的“愛情”和“仁慈”可以改變社會,創造世界,同時,雨果在這部作品中盡情地抨擊了中世紀教會的黑暗和丑惡。《悲慘世界》,可作為學生課后閱讀作品。

  (2)作家巴爾扎克及其《人間喜劇》。

  ①介紹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

  ②《人間喜劇》的文學地位和社會價值:被譽為“社會百科全書”。《人間喜劇》所體現出來的深刻現實主義精神不僅在于它正確地反映了當時法國社會階級力量的對比和矛盾的變化,而且還表現在對資產階級的自私和貪得無厭的剝削本性的揭示,即使當時資產階級處于上升階段,對于社會發展有著相當的積極作用,它的剝削階級本性也已經表現得相當充分,這種剝削階級的本性在巴爾扎克的筆下被展示的淋漓盡致,毫發畢露。

  ③了解幾部最出色的小說,如《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

  ④簡單介紹巴爾扎克文學文學創作的基本特點。

  (3)簡要介紹狄更斯和《大衛·科波菲爾》。

  (4)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是俄羅斯民族文學的奠基者,他的詩歌吹響了反沙皇專制統治的革命號角。

  (5)果戈里和《欽差大臣》。時代背景:19世紀的俄國是一個充滿社會矛盾和斗爭的時代,一方面以農奴制度為基礎理論的俄國封建專制在拼命地茍延殘喘,一方面基于緩慢但是向前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上的革命民主主義,使得陰云密布的天空出現了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新時代的曙光。代表作品:《欽差大臣》,無情地嘲笑了俄國封建官僚社會的丑態的著名諷刺喜劇。

  (6)列夫·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地位: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戰爭與和平》的內容:是一部反映歷史題材的長篇巨著,描寫1812年拿破侖入侵時期俄羅斯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的史詩。他的另外兩部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7)泰戈爾和《戈拉》:他是聞名世界的優秀作家和詩人,《戈拉》廣泛反映了近代印度的社會生活。

  (8)馬克吐溫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地位: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他寫了大量作品,以幽默諷刺的筆觸,廣泛地描寫了美國黑暗現實。《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描寫“文明”和“禮法”的白人少年哈克和逃亡黑奴吉姆之間的深厚友誼,最后經過激烈斗爭,幫助吉姆獲得自由。它是馬克·吐溫創作高峰的標志。

  二、近代藝術

  1.近代繪畫:(講解每個作品所反映的內容及特點)

  2.近代音樂:請學生列舉著名的近代音樂家及代表作品,教師對音樂家的貢獻及特點略加說明。

  3.近代建筑;

  (1)以巴黎圣母院為例講明近代宗教建筑的風格和特點。

  (2)以凡爾賽宮為例講述文藝復興后的宮室建筑。

  (3)以泰姬陵為例講述東方國家的建筑。

  三、課后作業

  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課后的閱讀一位作家的作品,在活動課的時間向全班同學做以介紹。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教案】相關文章:

初三歷史《近代科學與思想文化》教學反思07-22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陳涉世家》教案05-07

部編版《燕子》教案01-10

部編版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3-16

部編版四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1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9課《登勃朗峰》教案08-03

部編版第8課《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407-25

部編版第13課寒號鳥練習題及答案10-06

部編版《語文園地一》教案11-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欧美一区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1 | 久久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