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時間:2023-05-25 12:53:09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

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和凝練含蓄、饒有趣味的語言。

  2、學習幾個文言實詞和虛詞。

  學習重點:目標2

  學習方法:自讀、講讀、合作交流

  課時計劃: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蘇軾是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但他的命運卻不太好。他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其心情可想而知。可他善于解脫,與友人張懷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筆下,顯得澄清透明,如詩如畫。詩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隨緣自適,自我排解,自豪地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現在讓我們與這位大詩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二、閱讀主場

  (一)學習小組組織對課文的閱讀。(查工具書或參考書,疏通字詞,把握文意。)

  (二)抽兩三個學生朗誦,檢查學習小組組織閱讀的效果。如有問題,請學生糾正或老師訂正。

  (三)指導學生翻譯課文,好的譯文安排在組上、班上交流。教師指導中提醒學生注意下列詞句:

  念無與樂者(想,考慮)(……的人)

  懷民亦未寢(睡覺)

  相與步于中庭(相約一起)(散步)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不過)(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留連光景的人)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四)問題討論。

  怎么看待“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慨嘆?

  這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不能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師生一起朗誦課文,再次感受課文的.美景和作者的閑適。

  三、閱讀尾聲

  (一)師生合作研究“探究練習一、二”

  (二)解決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三)課堂背誦課文。

  (四)布置作業。

  向家長朗誦課文,并把課文的大意講給家長聽。抓住結尾處“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與蘇軾談心,就自己的認識看法寫一段文字。

  內容預覽:

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2、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丟了腦袋。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

  3、導語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經歷。那么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二、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為樂者

  水中/藻荇交橫

  三、翻譯理解

  |給加點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寢()

  |看課文注釋,了解大意。小組合作,結合注釋,翻譯全文。

  通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賞析

  思考問題:

  1、作者為什么會想著夜里去寺廟游玩?

  因為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2、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3、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月色皎潔,空靈。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相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處”句點明了這一真諦。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緣由。

  6、文章的結尾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作者最后這一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小結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空靈、皎潔

  竹柏--藻荇交橫

  抒情: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瀟灑、達觀自我排遣的樂觀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03-16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08-30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06-11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11-27

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原文及賞析10-17

記承天寺夜游優秀教案03-19

《記承天寺夜游》精品教案08-26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優秀04-26

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04-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天堂日本美女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最精品精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