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乘法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一、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幾個幾”的表達方法。
二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而在課堂教學中,是首次認識“幾個幾”這種表達方式。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形成對“幾個幾”的感性認識。例如:
(1)看圖
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主題圖,引導學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組,每組就是1個2只,兩組就是2個2只,三組就是3個2只……
(2)操作
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每幾根小棒一組,一共有幾組,也就是幾個幾根小棒?
(3)畫一畫
每5個圓圈一組,畫3組,就是幾個幾;你能用三角形畫出2個4嗎?
(4)游戲
根據老師拍手的次數,說說看,老師一共拍了幾個幾下?
同桌同學一起玩拍手游戲。
讓學生運用手、眼、耳、口、腦,通過觀察、操作、想象、聽、說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通過教材第二個例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
有關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數學常識,通過讓學生看書自學和集體交流來教學。
本環節的`重點是溝通乘法算式意義與“幾個幾”之間的聯系,盡管沒有明說:“一個乘數是相同的加數,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義。如:
四乘二就表示4個2,為什么其中一個乘數是4呢?因為加數2有4個;為什么另一個乘數是2呢?因為相同的加數是2。
從而使學生對乘法的意義逐步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
三、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乘法計算的價值,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通過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對比,在強烈反差中,使學生認識到求幾個幾用乘法算式表達比較簡便,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例如:請學生列式計算9個2的和,看誰寫得快。
【認識乘法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乘法》數學教學反思11-18
《認識乘法》數學教學反思03-28
認識乘法的數學教學反思10-22
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7-30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08
二年級上冊數學《認識乘法》教學反思01-22
小學數學認識乘法教學案例與反思06-20
二年級上冊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31
二年級上冊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