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宋代的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他告訴我們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應具有依據(jù)教材和同學實際設計課堂提問和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提問的能力。設問它能啟發(fā)同學思維,發(fā)展同學的智力;激發(fā)同學的興趣,引發(fā)同學的注意;反饋課堂教學信息,調控課堂教學過程;給同學提供參與機會,發(fā)展同學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把一切不懂弄懂,不知弄知,同時設計好關鍵問題和主要問題。
我在教學《難忘的一天》這課時,提了個問題:“小作者和鄧小平爺爺見面,一開始心怦怦地跳個不停,為什么后來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同學馬上說:“因為鄧爺爺高興地點點頭,還和我握手。”這時小朋友已經明白鄧小平爺爺讓小作者覺得很親切,但是如何讓同學充沛地理解課文中的描寫呢?我就讓同學帶著問題 (還有哪些地方寫出鄧爺爺很親切?請你讀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來。)再讀第三自然段。讀完以后就有同學找到“慈祥的微笑”一詞,但是立即有人提出異議:“慈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認為這個詞就是寫鄧爺爺很親切呢?”同學們對于“慈祥”的意思懵懵懂懂的.,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時我假如照搬詞典的解釋──和藹安寧,按二年級同學的知識水平,可能都聽不懂,于是我就先告訴他們這個詞是專門用來形容老年人很親切的,接著我讓同學想想自身的爺爺奶奶,然后告訴他們,鄧爺爺?shù)纳袂榫拖衲銈兊臓敔斠粯樱杂谩按认椤眮硇稳菟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學一下子就明白了慈祥的意思。課堂上發(fā)生的這個小細節(jié)也告訴我,課堂上師生雙方信息交流出現(xiàn)情況,要懂得和時進行靈活處置,特別是要從同學的實際情況動身。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06-24
《難忘的一天》的教學反思11-03
《難忘的一天》的教學反思12-09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08-13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09-11
關于《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06-26
《難忘的一天》教學設計及反思06-25
關于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08-11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范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