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兩只小獅子》的教學反思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故事通過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并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整篇課文中存在著大量的對話,很適合于讓學生朗讀。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
一、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
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初讀課文,給兩只小獅子取名字。在樂趣橫生的取名過程中,小朋友們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從而拉近孩子們與文本的距離,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再讀課文,找找為什么取這個名字的理由。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
二、抓重點詞語,感悟文本。
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教學“一只小獅子整體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時,抓住“刻苦”一詞,創設“情境對話”:
三、挖掘訓練點,發展想象力。
聾啞學生想象力較差。在課的后面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請孩子們來勸勸懶獅子。充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兩只小獅子》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07-04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02-20
《兩只小獅子》的教學反思07-26
兩只小獅子 教學反思05-21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01-19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06-17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11-21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12-07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11-26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