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
這堂課要引導孩子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征”,在出示百數圖之前,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怎樣去找2、5的倍數的特征” 、“我們采取什么方法去找2、5的倍數的特征?” 整節課實際就是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討論——驗證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
整個教學力求把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機融為一體,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讓學生寫電話號碼,列舉生活中的數等,使學生真正領略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有許多環節處理極不得當,有待進一步改進。如學生提出最小的偶數是什么?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花很多的時間,因為小學階段我們只在0除外的自然數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在這個范圍內說最小的偶數是2。其他也不適于多說,以免讓學生混亂。
【五年級數學上冊《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2和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2-22
《2、5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反思07-02
《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6-20
《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3-10
《2和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7-01
《2、3、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8-06
《2,5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12-19
《2,5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6-20
《2、5、3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反思01-21